孙蕴婕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化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科技部中德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CuO-ZnO-ZrO_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其低温CO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CuO-ZnO-ZrO2催化剂及对比样品CuO-ZnO,通过XRD、BET、XPS、H2-TIR、H2-TPR等表征,考察了ZrO2的添加对CuO-ZnO-Zr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与CuO-ZnO相比较,CuO-ZnO-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CuO和ZnO粒子的平均粒径减小、表面Cu粒子含量增多、还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表明ZrO2的添加有利于提高CuO分散度,存在更多与ZnO相互作用的CuO微粒。TPR的还原动力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ZrO2对CuO还原性能的促进作用。在CO催化氧化反应中,CuO-ZnO-ZrO2样品的催化活性最高,并且还原温度对该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性能影响显著,在160℃还原活化的催化剂具有77.3%的还原度,表现出较优的CO催化氧化性能。在50℃、3 MPa的反应条件下,CuO-ZnO-ZrO2催化剂可将液相丙烯中体积分数1.0×10-5的CO脱除低至2×10-8,连续反应1 500 min,稳定性能良好。
- 叶丽萍詹俊荣张荣孙蕴婕李建龙吴向阳罗勇
- 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和降解被引量:5
- 2011年
- 对海南岛红树林柱样中有机生物标志物等生物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树林中有机碳(OC)与总氮(TN)比值范围为5.35—7.47,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范围为?25‰—?22.9‰。脂肪酸与正构烷烃浓度分布范围分别为7.8—21.8μg.g?1(干重)和3.2—25μg.g?1(干重)。在表层沉积物中,红树林植物、细菌与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生物标志物各占总脂肪酸的25.4%、12.9%和7.5%,结合较低的OC/TN比值和较高的δ13C值,表征了当地微生物和外源浮游植物的有机质贡献。各类脂肪酸在柱样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特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优先被降解,而长链脂肪酸(LCFAs)则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降解。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显示,埋藏深度越深,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改造程度越大。
- 孙蕴婕吴莹张经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降解红树林
- 烯烃催化净化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应用
- 李建龙陆秋欢徐大刚沈伟叶晓峰高道春张荣毛怿春陈国康马静君肖明威张长远夏伟玲季菁华孙蕴婕
- 该项目属新材料领域,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它符合世界聚烯烃新工艺、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推广应用、聚烯烃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及节能降耗的新趋势。烯烃催化净化系列催化剂产品包括适合于脱除石油裂解气、碳二\碳三选择性加氢前砷化物的C...
- 关键词:
- 关键词:烯烃聚合催化剂石油裂解
- 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物源示踪及环境演变指示——以海南及中国东部若干入海河流为例
- 河流系统能携带颗粒物将陆源物质输送到近岸和海洋,是陆海作用的重要媒介。因此研究河流体系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和归宿对于了解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意义。脂肪酸与正构烷烃是两种有代表意义的有机生物标志物。可通过其组成来判断沉积物中...
- 孙蕴婕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环境演变物源示踪
- 文献传递
- 制备条件对CuO-ZnO-ZrO_2催化剂结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 O-Zn O-ZrO_2催化剂,考察了加料方式、焙烧温度和沉淀剂种类对Cu O-Zn O-ZrO_2催化剂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XRD、H_2-TPR、BET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择较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Cu O-Zn O-ZrO_2催化剂进行了液相丙烯低温脱除CO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并流方式,焙烧温度为400℃,以(NH_4)_2CO_3为沉淀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BET比表面积,更小的活性组分晶体颗粒,以及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在反应温度为50℃,压力为3MPa,体积空速为8.0 h^(-1)的条件下,连续反应1 500 min,较佳制备条件制得的Cu O-Zn O-ZrO_2催化剂在液相丙烯杂质脱除中,10μL/L CO转化率均在99.7%以上,稳定性良好。
- 张荣叶丽萍黄金花孙蕴婕李帅李建龙
- 关键词:CU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