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旭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毒素
  • 4篇杂色曲霉素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低发区
  • 3篇血清
  • 3篇突变
  • 3篇胃癌
  • 3篇胃癌高发区
  • 3篇胃蛋白酶
  • 3篇胃蛋白酶原
  • 3篇胃泌素
  • 3篇P53基因
  • 2篇血清胃蛋白酶...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人外周血
  • 2篇食管

机构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孙旭明
  • 15篇张祥宏
  • 13篇严霞
  • 12篇王凤荣
  • 7篇王俊灵
  • 7篇曹文军
  • 6篇王会艳
  • 6篇谢同欣
  • 5篇赵文元
  • 3篇左连富
  • 2篇卜玉华
  • 2篇杨永滨
  • 2篇李月红
  • 1篇邢凌霄
  • 1篇林培中
  • 1篇高建国
  • 1篇黄向华
  • 1篇路灵敏
  • 1篇边林

传媒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第三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端孢菌素类毒素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张祥宏孙旭明曹文军
关键词:毒素免疫机能免疫病理学
杂色曲霉素对人胚胃粘膜细胞p53基因致突变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为探讨杂色曲霉素(ST)的致癌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银染PCR-SS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T(1mg/L和3mg/L)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恶性转化情况以及此过程中抑癌基因p53在蛋白及基因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ST处理4周后处理细胞增殖旺盛,并出现恶性转化灶;ST处理24周后处理细胞可在软琼脂上形成细胞集落(ST1mg/L和3mg/L组每皿细胞集落数平均分别为15和17个);FCM检测结果表明,ST处理的细胞细胞增殖指数增高,DNA含量增高,出现DNA异倍体,突变型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ST处理22周后,处理细胞p53第8外显子出现异常泳动带型。
孙旭明曹文军张祥宏谢同欣严霞王俊灵左连富王凤荣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胃粘膜细胞P53基因基因突变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G_1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1
1999年
以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居民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显示,DON、AFG1处理组淋巴细胞出现了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细胞峰,凋亡百分率与毒素作用时间(DON:2~72小时;AFG1:2~24小时)及剂量(DON:50~2000μg/L;AFG1:3.12~2000μg/L)呈正相关关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ON(1000μg/L)、AFG1(1000μg/L)处理24小时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的DNA"Ladder"条带。因此表明,DON、AFG1可诱导和促进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王会艳孙旭明张祥宏左连富严霞王俊灵王凤荣
关键词:DON淋巴细胞凋亡镰刀菌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胚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p53基因突变研究
孙旭明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恶性转化P53突变
河北省赞皇县胃癌高、低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对比分析河北省赞皇县胃癌高、低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和幽门螺杆菌抗体变化,以探讨这些指标与胃癌发生是否有关。方法以放免和ELISA方法对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929名居民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血清平均胃蛋白酶原Ⅰ、Ⅱ、Ⅰ/Ⅱ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54.1μg/L、12.9μg/L、4.4和54.5μg/L、12.3μg/L、4.5,两地区无明显差异;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相对低发区(85pg/ml∶68pg/ml,P<0.01);两地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均较普遍,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除胃泌素外,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张祥宏赵文元严霞王俊灵米建民张振国谢同欣谢同欣曹文军孙旭明三角顺一曹文军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幽门螺杆菌
食管癌高发区粮食中常见污染真菌毒素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结合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饮食中真菌毒素污染的实际状况,探讨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C1,AFG1)、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
张祥宏邢凌霄李月红黄向华严霞王俊灵左连富曹文军孙旭明王凤荣
文献传递
环境致癌物与抑癌基因p53被引量:2
1998年
环境致癌物与抑癌基因p53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研究室(石家庄050017)孙旭明张祥宏王凤荣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各种理化致癌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表明,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致癌物质均...
孙旭明张祥宏王凤荣
关键词:环境致癌物抑癌基因P53基因真菌毒素烟草
黄曲霉毒素G_1对体外培养HPBM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PBM)增殖及细胞TNF -α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和MTT比色法研究AFG1对HPBM增殖的影响。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FG1对HPBMTNF -α分泌的影响。结果 :FCM检测结果显示 ,AFG1作用 6h ,10 0 0 μg/L处理组HPBM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AFG1作用 2 4h ,2 0 0 μg/L和 10 0 0 μg/L浓度的AFG1可明显刺激HPBM增殖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AFG1作用 6h和 2 4h ,AFG1浓度均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12 2和 0 5 119,P均 <0 0 5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 ,2 0 0 0 μg/LAFG1处理HPBM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FG1在 10 0 μg/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TNF -α分泌 (P <0 0 5 )。结论 :AFG1对体外培养HPBM的增殖有刺激作用 ,在 10 0 μg/L浓度下对HPBMTNF -α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
王会艳张祥宏严霞王俊灵孙旭明杨永滨王凤荣
关键词:单核细胞黄曲霉毒素类肿瘤坏死因子
云南个旧锡矿井下作业工人咽部和皮肤真菌污染情况
2000年
王凤荣孙来华张祥宏王俊灵高建国严霞孙旭明
关键词:锡矿肺癌咽部皮肤真菌污染
河北省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饮水水质和饮水习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为进一步探讨赞皇县胃癌高发区饮水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分别以水源类型和饮水习惯的问卷调查、饮用水源水质分析方法对赞皇县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胃癌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05~126/10万和36.3/10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居民饮用河水及饮生水习惯者均明显高于相对低发区。饮水水源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饮水微生物检出率均明显超标。高发区饮水在硬度、镁、氟、钠、NO-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均明显低于相对低发区。两地饮水水源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
张祥宏赵文元张振国王俊灵严霞严霞米建民谢同欣孙旭明三角顺一卜玉华
关键词:胃癌饮水水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