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宝启

作品数:81 被引量:1,10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9篇种子
  • 17篇甘草
  • 12篇乌拉尔甘草
  • 12篇小麦
  • 8篇硬实
  • 7篇近红外
  • 7篇近红外光
  • 7篇近红外光谱
  • 7篇光谱
  • 7篇红外
  • 7篇红外光
  • 7篇红外光谱
  • 6篇玉米
  • 6篇植物
  • 6篇萌发
  • 6篇发芽
  • 5篇种子质量
  • 4篇单粒
  • 4篇玉米种
  • 4篇玉米种子

机构

  • 7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农林科学...
  • 6篇北京农业大学
  • 6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专利信息...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邹平县农业局
  • 1篇唐县林业局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78篇孙宝启
  • 55篇孙群
  • 34篇王建华
  • 12篇丁自勉
  • 6篇谢宗铭
  • 6篇鲁守平
  • 5篇代小伟
  • 5篇王庆
  • 5篇马晗煦
  • 5篇朱丽伟
  • 5篇曲超
  • 5篇杨力钢
  • 5篇黄艳艳
  • 5篇谭祖卫
  • 5篇王永春
  • 4篇王建革
  • 4篇薛卫青
  • 4篇杨秋林
  • 4篇李军会
  • 4篇杨丽明

传媒

  • 11篇种子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中国种业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世界农业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草地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杂种优势分析
1993年
对21个不同杂交组合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中高秆品种间杂种硝酸还原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差异幅度很大(-30.7%~40.7%),15个组合平均为9.9%;具有 Rht_3基因的杂种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负优势,6个组合平均为-11.83%。显性矮秆杂种小麦可能是抗倒耐肥的高产杂种类型。
孙宝启张爱民
关键词:杂种小麦杂种优势硝酸还原酶活性
甘蓝种子适宜精选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6份甘蓝种子:庆丰(2009)、庆丰(2011)、中甘11(2009)、中甘11(2011)、中甘17(2009)和早红(2010)为材料,通过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直径、单粒重、RGB值、灰度值、比重等)、吸水特性与种子活力之间的比较分析,以确定甘蓝种子适宜的精选指标,研究结果对于生产实践中提高甘蓝种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最终结论是:针对不同种子,建议先测定种子相关的物理特性,通过分析确定适宜的精选指标,以获得最佳精选效果。通过优化后的参数对甘蓝种子进行精选,可将甘蓝种子的发芽率提高4%~18%。
薛卫青王庆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甘蓝种子物理特性单粒
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被引量:14
2009年
用改良SDS法提取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叶片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模板、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dNTPs等4因素各7个水平对栝楼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子的浓度进行优化,首次建立了栝楼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1×buffer,模板含量为50ng,引物的浓度为0.5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8U,dNTPs的浓度为200μmol/L。随机选取10条引物验证体系稳定性,并对190条ISSR引物初筛,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26条。经验证,本实验所建立的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多态性较强等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栝楼的ISSR分子生物学分析。
曲超孙群丁自勉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栝楼ISSR-PCR正交设计
液体比重法无损分选多种植物种子硬实与非硬实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不同比重的硫酸溶液,对苦豆子、乌拉尔甘草、草决明、黄芪4份种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比重越大,种子硬实率、发芽率、活力越高,虫蚀率越低。苦豆子、乌拉尔甘草和草决明种子的硬实率与比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82。比重大于1.262g/ml的苦豆子种子批的硬实率为95.2%,低于1.241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达到87.7%,比重大于1.296g/ml的甘草种子硬实率为97.8%,低于1.296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大于61.6%;液体比重法可在苦豆子和甘草种子上较好地分离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由于硫酸溶液液体比重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草决明种子的硬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适合的液体比重法。黄芪种子的比重与硬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866,不适宜采用液体比重法分选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
朱丽伟黄艳艳代小伟王建华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硬实发芽率
种皮蜡质与乌拉尔甘草种子抗菌及抗老化能力的关系
2010年
本文研究了乌拉尔甘草种子种皮蜡质的厚度与蜡质抑菌效果、蜡质与种子抗老化能力和种子吸水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浓硫酸浸泡2~3min可完全除去蜡质,蜡质的厚度约为30μm;接种菌液后,脱蜡种子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的青霉和曲霉菌斑的直径显著大于不脱蜡的种子形成的菌斑直径,但蜡质的体外抗菌能力不明显;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脱蜡种子的含水量增加速度和发芽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未脱蜡种子,且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脱蜡种子的平衡水分比未脱蜡种子显著升高,说明蜡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种子不易受外界湿度的影响。
张文静孙群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种子蜡质抗菌抗老化
向日葵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与技术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评述了向日葵品种纯度鉴定的几种主要方法,重声、介绍了生化指纹技术和DNA指纹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与应用潜力.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传统方法与生化方法以及分子水平技术有机结合的品种纯度鉴定路线思想。
谢宗铭陈福隆孙宝启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纯度检验
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收获年份不同、收获地点不同的112份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其硬实率分布范围为0.3%~99.3%,根据3:1的比例划分校正集和检验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其硬实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谱范围采用5 000~6 000 cm^(-1),主成分数为6时,校正集和检验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0.85%和91.5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 2和0.957 9,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73%和6.96%,标准差分别为9.98和9.57。采用该方法建模时,即使采用不同的建模样品,校正集和检验集的决定系数均在90%以上,校正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在10.00左右,平均绝对误差在7.90%左右。该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提出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促进硬实种子在生产上的利用。
孙群李欣李航吴坷李军会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
如何构建我国新型种业体系的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把种业体系划分为品种管理、种子管理和行为主体三个子体系,并对它们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我国种业体系市场化程度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减少行政干预,改革种业管理体制,整合科研机构、种子企业以及行业协会,打破我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种业体系,构建国家和省“二级种业体系”,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
谭祖卫高旺盛杨秋林王建华孙群孙宝启
关键词:种业《种子法》品种管理种子管理行政干预行政区划
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被引量:21
2002年
春化反应、光周期反应和早熟性本身是影响小麦抽穗期的三种重要因素 ,它们的作用和互作可以调节生育期以应付不同的环境胁迫。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非常复杂 。
王建革孙宝启黄友志
关键词:春化反应光周期反应小麦抽穗期
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概况被引量:34
2006年
综述了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和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稀醇溶液对甘草酸的提取效果较好,添加稀氨水后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收率;超声波强化或微波辅助提取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效率并节约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CO2超临界流体法无毒、高效且不需加热即可将甘草酸与溶质分离开来;TLC,HPLC,CE方法可实现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鲁守平孙群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甘草甘草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