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磊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Bt基因转化玉米培育抗玉米螟自交系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毒蛋白基因(CryIA)导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幼胚中,诱导愈伤组织。抗虫基因的表达载体是pBI121,包含Bt杀虫毒蛋白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II)基因,筛选标记bar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通过对后代植株的除草剂草丁膦(PPT)筛选、分子鉴定和ELISA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可以稳定遗传。对转基因株系进行田间接玉米螟虫卵,调查不同生长时期的危害指数,最终筛选出一批抗玉米螟自交系。
- 袁英李晓辉孔祥梅董英山姜志磊林春晶李葱葱武树香刘红军刘芳刘德璞
- 关键词:玉米BT基因基因枪转化
- 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昆虫饲养和抗虫性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玉米粉200‑400份、多维葡萄糖100‑150份、...
- 武奉慈尹俊琦宋新元王云鹏王大铭王柏凤姜志磊
- 基于中型土壤动物多代观测的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型土壤动物多代观测的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方法,所述方法是在添加有转基因作物凋落物的培养基中饲养中型土壤动物,通过多代连续观测,统计土壤动物不同代际间的存活率、繁殖率、体长,并对土壤动物功能酶进行检测,综...
- 宋新元王柏凤常亮王大铭周琳尹俊奇武凤慈姜志磊
- 转基因玉米Bt蛋白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互作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以转CryllAc基因玉米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大、中、小不同孔径的凋落物分解袋,研究黑土区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Bt蛋白的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第二年春天大孔径凋落物分解袋内转基因玉米残体Bt蛋白含量为初始含量的25.98%,至8月份Bt蛋白只剩下初始含量的0.35%。分解袋孔径对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Bt蛋白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说明大型和中型土壤动物都可以促进凋落物分解和Bt蛋白的降解。与对照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凋落物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t-test),说明导人助基因对玉米残体分解速率和土壤动物均无显著影响。
- 王柏凤范春苗姜志磊尹俊琦武奉慈宋新元
-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BT蛋白土壤动物降解规律
- 转基因大豆W82‑HAL1‑8062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转基因大豆W82‑HAL1‑8062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左侧翼序列和右侧翼序列,其序列如SEQ ID NO:4或SEQ ID NO:8所示。本发明的转基因大豆W82‑HAL1‑8062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侧翼...
- 蔡勤安马瑞于志晶尚丽霞姜志磊孙雪慧
- 一种基于人造土研究转基因作物通过凋落物途径对土壤跳虫风险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造土研究转基因作物通过凋落物途径对土壤跳虫风险的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将石英砂、高岭土和活性碳粉按照质量比88:25:10的比例混匀后,加水配制成人造土;转基因作物和对照...
- 王柏凤李世界宋新元王云鹏姜志磊王大铭武奉慈尹俊琦
- 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昆虫饲养和抗虫性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玉米粉200‑400份、多维葡萄糖100‑150份、...
- 武奉慈尹俊琦宋新元王云鹏王大铭王柏凤姜志磊
- 文献传递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合子基因转化被引量:9
- 2008年
- 本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合子转化方法。用农杆菌介导合子转化方法,以含有bar基因的标准双元载体PTF102和含有bar基因和双价抗虫基因Cry1A(a)或Cry1A(c)、PTA(半夏凝集素)的载体p3300-Bt-pta转化玉米自交系吉8902、丹340、吉4112、吉853、铁7922及PA91,直接从受体植株得到转化种子,用除草剂PPT筛选和PCR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及后代。实验分析了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3批转化操作的结实率、转化率及转基因的遗传情况:经农杆菌侵染的雌穗平均结实率为39%,合子转化频率达1%以上,转基因可以遗传下去。农杆菌介导玉米合子转化方法可以重复获得成功,表明我们成功建立起一个新的不依赖组织培养的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
- 刘德璞袁英郝文媛王景会李晓辉孔祥梅姜志磊孙传波曲文利
- 关键词:玉米合子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
- 水稻、拟南芥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基因转录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枢纽,确定转录因子与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以及转录因子在靶基因上的结合位点成为理解转录调控机制的核心问题。分析UniGene数据库获得的拟南芥和水稻中根、叶片、花、种子4种组织中特异表达基因和组织中特异不表达基因。从TAIR和RAP-DB获得其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ME预测获得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模式搜索软件FIMO,考察顺式作用元件序列的分布特征。发现了9个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CCACACA"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技术和策略可为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获得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进一步构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提供基础。
- 姜志磊李淑芳胡庆才龙丽坤
- 关键词:拟南芥水稻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
- 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调研及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为杂食性鞘翅目害虫。近年来,该虫对我国农业的为害呈加重趋势,本文对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进行调研及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全基因组测序提供参考,并为双斑萤叶甲线粒体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单只雌性双斑萤叶甲进行双末端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基因组大小约为2.4 Gb,重复序列含量约为52.61%,杂合率为0.67%,GC含量为30.29%。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较大,但其基因组的杂合率和GC含量较低。利用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借助NOVOPlasty软件直接提取基因组中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组装,获得16299 bp的双斑萤叶甲线粒体基因组。通过MITOS软件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注释,斑萤叶甲线粒体基因组共有37个基因,包括13蛋白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及2个核糖体RNA基因,以及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其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方式与果蝇的模式排列相同,并未发生基因重排。进一步利用线粒体COX1蛋白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为双斑萤叶甲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并初步发现鞘翅目内各个物种遗传距离相对于昆虫纲下其它目的各个物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
- 姜志磊王大铭王柏凤宋新元
-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鞘翅目基因组线粒体基因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