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定余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文蛤
  • 1篇基因
  • 1篇分子鉴定
  • 1篇CO

机构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1篇姚韩韩
  • 1篇董迎辉
  • 1篇林志华
  • 1篇陆荣茂
  • 1篇姚定余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浙江和广西两种文蛤的分子鉴定及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以文蛤如东群体(RD)和北海群体(BH)为对照群,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苍南文蛤(CN)和北海白壳文蛤(BW)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苍南文蛤和斧文蛤的碱基组成非常相似,通过文蛤属贝类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和分子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苍南文蛤CN1、CN2与斧文蛤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0%、99.2%,在依据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2个苍南文蛤也与斧文蛤单独聚为一支,据此将苍南文蛤确定为斧文蛤,此结果将斧文蛤的分布区域向北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沿海,修正了现有文献中记载的仅在我国南海诸省分布的说法;而白壳文蛤与其它6种文蛤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都不高(79.6%~85.3%),在系统进化树上单独分出一支,明显是独立于这些文蛤之外的新种。斧文蛤、白壳文蛤与文蛤群体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文蛤BH群体的变异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斧文蛤其次,而白壳文蛤10条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未发生任何核苷酸位点变异,说明其遗传多样性很低。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分析了斧文蛤、白壳文蛤与文蛤群体的形态差异,发现斧文蛤的壳长明显大于壳高,且SMW/TW、IW/TW 2个参数与文蛤、白壳文蛤群体差异显著(P<0.05);而白壳文蛤的壳宽指数大、壳型相对膨胀,SW/SL和SW/SH值均最大,与文蛤和斧文蛤群体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文蛤属贝类种间鉴别、种质资源保护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董迎辉姚定余林志华姚韩韩陆荣茂
关键词:分子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