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诊治
  • 3篇诊治分析
  • 3篇腔内
  • 3篇疗效
  • 2篇胆源性
  • 2篇胆源性胰腺炎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腔
  • 2篇血管腔内
  • 2篇血管腔内治疗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源性
  • 2篇手术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足
  • 2篇腔内治疗
  • 2篇下肢
  • 2篇腺炎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10篇姚凯
  • 8篇张学利
  • 6篇单远洲
  • 5篇张光军
  • 3篇姚国相
  • 3篇杨治
  • 3篇张海清
  • 3篇周文华
  • 2篇施慧华
  • 2篇陈建荣
  • 2篇陆孝道
  • 2篇刘海军
  • 2篇于进玲
  • 2篇檀占海
  • 1篇顾铮
  • 1篇许传斌
  • 1篇郁林海
  • 1篇单远州
  • 1篇张吉发
  • 1篇黄爱霞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海南医学
  • 1篇2013国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U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36条患肢,42处溃疡)VULE 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A 闭合曲张浅静脉及溃疡床周围穿通支静脉,术后穿循序弹力袜(20~30 mmHg)。结果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2~20 ml,平均10 ml;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5 d。术后随访6~24个月,溃疡愈合率为90%(38/42),平均愈合时间为28 d(14~45 d),2年内累积溃疡复发率为7.9%(3/38)。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VLA 能有效治疗 VULE,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溃疡复发率低等优点。
张光军杨治张海清姚凯单远洲张学利
关键词:静脉性溃疡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85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及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冻存标本,采用原位杂交与q RT-PCR法检测TUG1和UCA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UCA1和TU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相对表达量均明显癌旁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UCA1和TUG1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均有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UCA1与TUG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相应的低于UCA1低表达患者(χ~2=5.491,P=0.019;χ~2=4.345,P=0.037)。UCA1与TUG1的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UCA1和TUG1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进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姚凯朱光辉单远洲
关键词:结肠肿瘤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ABP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131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2例,ERCP+EST 5例;胆囊切除+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5例。结果非手术治愈8例,死亡1例。手术治愈122例,死亡9例;早期急诊手术54例,死亡6例(11.1%,6/54);延期或择期手术77例,死亡3例(3.9%,3/77),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48~72 h后症状加重,应早期急诊手术。虽然本组研究显示早期急诊手术不增加ABP病死率,但早期急诊手术也不能降低ABP病死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延期或择期手术。
陈建荣张学利陆孝道于进玲姚凯檀占海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诊治
长链非编码RNAMALAT1在肝癌中表达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长片段非编码RNA(lnc RNA)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的功能。方法:用q RT-PCR方法检测8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不同肝癌细胞系(Hep G2、Hep3B、HCCLM3、Hu H7)与正常肝细胞系(L02)中MALAT1的表达。分别用MTT试验、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 G2、Hu H7)转染MALAT1 si RNA后增殖、迁移、凋亡的变化。结果:80例配对标本中,72例(90%)肝癌组织MALAT1表达较其癌旁组织明显上调,MALAT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癌细胞(均P<0.05);Hep G2、Hu H7转染MALAT1 si RNA后,增殖率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划痕愈合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0%、16.41%,而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8.89%、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上调,且可能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望为肝癌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姚凯张光军黄忠明姚国相
13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ABP的诊治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8例,治愈7例,死亡1例,病死率12.5%.手术治疗131例,基本术式为常规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
陈建荣张学利陆孝道于进玲姚凯檀占海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高龄病人围手术期氨基酸全谱的变化及干预对预后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015年
氨基酸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而人体不能全部合成。如果人体缺乏或减少其中某一种,人体的正常生命代谢就会受到障碍,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或生命活动终止。老年人容易出现各种营养不良,如果不能在短期、足量和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所缺乏的氨基酸进行补充,会影响手术后的康复。但目前对老年人在围手术期特异性氨基酸的变化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姚国相黄爱霞许传斌刘海军姚凯单远洲冯景张学利
关键词:围手术期氨基酸老年
Angiosome指导下糖尿病足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
2014年
目的评价Angiosome指导下糖尿病足(DF)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12月间共有30例缺血性DF患者(34条患肢)按照Angiosome概念评价足部破损区域的目标血管并行血管腔内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1周和1、3、6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和血管通畅率。结果成功开通目标血管患肢28条,技术成功率为82.4%(28/34)。围术期7例患者(23.3%)发生并发症。3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患肢静息痛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和1个月患肢皮温低、皮色苍白、无足背动脉搏动的发生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术后1周和1个月患者的跛行距离均显著长于术前(P值均<0.05)。术后1周和1、3、6个月,患者的ABI分别为0.87±0.26、0.84±0.19、0.81±0.22和0.72±0.35,均显著高于术前的0.24±0.28(P值均<0.01)。术后3和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和75.0%(21/28)。结论 Angiosome指导下DF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张光军周文华施慧华杨治张海清姚凯单远洲张学利
关键词:糖尿病足腔内治疗
98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DVT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10 d,平均4 d;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下肢肿胀。所有患者接受个体化的规范的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出院后96例患者获访,随访率为98.0%,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后3个月96例患者患肢的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和患肢周径变化(患肢大腿中部周径变化和患肢小腿中部周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01)。96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81例,有效6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均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E)发生,且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DVT复发。结论老年急性DVT患者就诊晚,采用个体化的规范的以抗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张光军虞贞凤周文华姚凯李成磊单远洲张学利
关键词: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前瞻和对照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比较5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CC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胆囊结石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LCCC组(200例)和LC组(20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症状和结石复发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CCC组与LC组比较,手术时间长[(53.6±15.2) min与(29.4±10.8) min,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随访5年,平均3.8年.正常饮食情况下,LCCC组无腹泻症状,LC组术后出现腹泻症状者110例(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必须服用低脂饮食以缓解腹泻症状.技术开展初期(3个月),经复查B超发现LCCC组结石残留4例(2%),复发结石4例(2%).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CCC较LC手术时间稍长,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保胆手术复发和结石残留率低,无胆囊切除后的腹泻症状.保胆手术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值得进一步探索.
姚国相刘海军姚凯顾铮张吉发单远州郁林海张学利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
糖尿病足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DF)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46条患肢) DF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和累积通畅率。结果成功开通患肢43条,技术成功率为93.5%。9例(22.5%)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患者均获随访。技术成功的患肢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ABI分别为(0.91±0.18)、(0.87±0.25)、(0.84±0.15)和(0.75±0.21),与术前(0.31±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8.4、81.6%、88.3%。结论糖尿病足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张光军单远洲施慧华杨治张海清姚凯周文华张学利
关键词:糖尿病足腔内治疗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