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宏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温度
  • 4篇水稻
  • 3篇冷害
  • 2篇稻田
  • 2篇低温冷害
  • 2篇栽培
  • 2篇数值天气预报
  • 2篇同化
  • 2篇同化方法
  • 2篇气象
  • 2篇雷达
  • 2篇雷达资料
  • 2篇环流
  • 2篇环流特征
  • 2篇降水
  • 2篇光照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东北冷涡
  • 1篇玉米

机构

  • 1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市气象局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7篇周立宏
  • 4篇夏传栋
  • 3篇王伯伦
  • 3篇王艳华
  • 3篇李秀芬
  • 3篇韩亚东
  • 3篇任传友
  • 2篇裘碧梧
  • 2篇石宇虹
  • 2篇刘新安
  • 1篇廖国进
  • 1篇刘淑梅
  • 1篇王术
  • 1篇贾宝艳
  • 1篇黄元财
  • 1篇尚宗波
  • 1篇张文忠
  • 1篇李国春
  • 1篇隋东
  • 1篇赵凤艳

传媒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辽宁气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气象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水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东北冷害年环流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以东北三省 5~ 9月大于等于 10℃积温距平和水稻年景指数作为判断冷害年因子 ,用聚类分析方法将 195 1~1995年划分成 4类年型并进行判别分析 ,选出 19种对分类影响较大的环流特征量再进行判别。分析几个严重冷害年的环流特征量 ,得出典型冷害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 :西太平洋副高较弱 ;极涡中心位置偏南 ;亚欧及大西洋地区纬向环流较弱 ,经向环流盛行 ;
夏传栋周立宏
关键词:环流特征聚类分析
沈阳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利用 1947~ 2 0 0 0年沈阳月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对气温距平求直线回归方程和 10a滑动平均值的方法 ,分析沈阳近 5 0a的气温变化情况 ,结果为 :沈阳年平均气温和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各季变化幅度不同 ,冬季上升幅度最大 。
夏传栋周立宏
关键词:气温变化平均气温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年的环流特征及预测被引量:25
2001年
采用中国东北三省5~9月≥10℃积温距平和水稻年景指数作为判断低温冷害年的因子 ,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951~1995年划分成4类年型 ,选出19种对分类影响较大的环流特征量进行判别分析 ,得到很好的回判结果。使用几个严重低温冷害年的环流特征量 ,分析典型冷害年的主要环流特征。将所有环流特征量的年份加1后 ,再进行判别分析 ,选出18个环流特征量 ,预测下一年的年型 ,效果很好。
周立宏刘新安周育慧
关键词:低温冷害环流特征
稻田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群体中的小气候状况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辽优20、辽粳294等8个品种为供试品种,观测群体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收获后测定产量和品质,分析各气象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群体中温度、湿度生长后期差异较大,其中湿度差异大于温度差异。水稻群体中温湿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大气温湿度一致,中午群体中的温度在灌浆期高于大气,成熟期低于大气。群体中光照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弱。太阳高度角较低时,群体上部光强减弱得快,下部减弱较慢;太阳高度角较高时,上部和下部减弱的差异不大。群体中平均透光率与产量成抛物线关系。品质与10:00—14:00时透光率的关系较为明显,直链淀粉含量与10:00的透光率显著负相关。
周立宏李秀芬王伯伦王艳华
关键词:水稻小气候特征温度光照
东北地区春玉米品种熟型搭配的决策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栽培地的热量资源及玉米生育期所需的热量指标 ,确定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成熟度;利用概率决策方法 ,计算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成熟度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 ,来确定当地的主栽品种 ;采用线性规划方法综合考虑栽培地区的热量年际波动状况,对当地不同熟型玉米品种种植比例进行了搭配,以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优化玉米品种布局,达到主动防御低温冷害的目的。
罗新兰周立宏任传友高西宁国力张丹
关键词:品种搭配线性规划玉米栽培
东北地区不同季节持续低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温暖化的响应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73个常规气象台站1961年-2005年日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近45年来不同季节CCDI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温暖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年CCDI呈下降趋势,并且春、夏、秋、冬季CCDI具有一致性降低的特征。不同季节CCDI降低的幅度并不一致,冬季降低幅度最大,夏季最小;②东北地区年CCDI大致表现出南、北降低缓慢,中间降低较快的分布形态。不同季节CCDI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年CCDI降低的规律基本一致,仅数值大小上存在差异;③东北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p<0.01),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38°C/10a,并且春、夏、秋、冬季平均温度具有一致性升高的特征。不同季节的增温幅度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④就年及不同季节总体而言,平均温度与CCDI为负相关关系(p<0.01)。季节间温度升高的差异大于CCDI降低的差异,不同季节内CCDI的降低对该季节平均温度升高的响应强度不等,单位温度上升造成CCDI降低的幅度,冬季大于夏季。
王艳华任传友刘刚周立宏韩亚东黄瑞冬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
2002年7月沈阳地区连续强雷暴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对 2 0 0 2年 7月 11~ 15日在沈阳地区出现的连续强雷暴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中纬度稳定维持的阻塞形势使东北冷涡滞留是强雷暴能够连续
夏传栋廖国进周立宏
关键词:强雷暴东北冷涡高低空急流
东北地区持续低温指数的温度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应用东北地区7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日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观测资料,分析持续低温指数(Consecutive Cold Day Index,CCDI)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年、季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P<0.01),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2001-2005年夏、秋、冬季平均温度有所下降、年际变率增大;研究期内年、季CCDI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年际变率增大,不同季节CCDI降幅及年际变率差异明显,2001-2005年的年、季CCDI较1991-2000年有所升高;研究期内年、季CCDI的温度敏感系数皆为正值,说明年、季CCDI值随相应的年、季平均温度升高而下降;CCDI的温度敏感系数及CCDI与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均呈阶段性减小的趋势,但90年代中期以来又有所增加。虽然东北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CCDI下降,但由于存在季节间差异,夏季热量条件并未得到很大改善,加之温度波动加剧、更晚熟作物品种的大量播种,致使低温冷害频繁发生,因此在东北地区栽种晚熟作物品种仍需谨慎。
王艳华任传友刘刚周立宏韩亚东张文忠
关键词:低温冷害
雷达反射率湿度相关估计的集合三维变分同化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雷达反射率湿度相关估计的集合三维变分同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大气科学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一种雷达反射率湿度相关估计的集合三维变分同化方法包括:基于WRFDA3DEnVar混合同化方法,通过编写程序增加能够综合利...
高士博吴钰欣周立宏韩亚东朱盛杰
沈阳地区5~9月温度和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
2002年
对沈阳地区近50年来的温度资料和90年来的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 ,将每年5~9月的距平累加 ,再用周期函数对累加序列进行拟合 ,分析出温度和降水变化的规律 :1947~1995年温度变化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总下降幅度为0.2℃ ,其间存在周期约20年的波动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初为两个波谷 ,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为波峰 ;1905~1995年降水量总的趋势基本不变 ,但年际差异较大 ,20世纪30~60年代属降水偏多时期 。
周立宏夏传栋刘新安
关键词:温度降水农业气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