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
- 作品数:148 被引量:1,88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21世纪的城市发展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模式选择被引量:2
- 2005年
- 周振华
- 关键词:城市发展国际大都市世界城市化网络市场内在动力互动
- 经济改革与改革机制
- 1993年
-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问题集中在转换经济运行机制上,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然而,我们在研究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时候,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改革机制的研究,这应该讲是一个缺陷。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本身也要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才能得以实现。不同的改革机制对转换经济运行机制有不同的绩效。因此,改革成绩如何不仅取决于改革取向、内容及其步骤是否得当,而且也取决于改革机制是否有效率。为了推进改革深化,我们必须研究改革机制,完善改革机制,提高改革机制的效率。
- 周振华
- 关键词: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国营企业改革
- 论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关联变化被引量:23
- 2004年
- 尽管现实中的产业关联是极其复杂的 ,呈现出多样化和网络化的特征 ,但构成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之要素 ,则可以抽象为两类 ,即物质流与信息流。信息化进程正在深刻地改变产业关联中物质流主导信息流的传统格局。而当信息流一旦成为产业关联中的主导性要素时 ,由于其不同于物质流的特殊属性 ,完全可以突破物质流相对固定的“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传递轨道的束缚 ,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系统集成。这不仅引导和加速了产业关联中的物质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开辟了新的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
- 周振华
- 关键词:信息化物质流信息流
- 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非国有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 1993年
-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是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即非国有经济发展与国营企业改革。同时,这两条线索又是互相联系,交叉发展的。从动态的特征来看,大体表现为非国有经济发展率先形成新的企业制度安排,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 周振华万曾炜
-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非国有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制度安排财政收入国营企业改革
- 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 2001年
- 周振华
- 关键词:生产力
- 流量经济及其理论体系被引量:43
- 2002年
- 流量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指一个地区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 ,吸引区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其中 ;并在该地区重组、整合和运作 ,进而带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 ;再以由此形成并倍增的经济能量向周边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通过高效、有序和规范的流动 ,各要素实现其价值 ,并且通过循环不断的流动 ,要素流量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 ,达到该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流量经济具有流动性、规模化、开放性、协作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等特征。根据流量经济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从流量经济发展的范围、流量经济的能级和流量经济的主导流三个方面 ,来划分流量经济的发展阶段。
- 周振华韩汉君
- 关键词:流量经济
- 产业融合拓展化的过程及其基本含义被引量:22
- 2004年
- 产业融合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拓展化 ,主要表现为信息生产力对工业生产力的替代程度的变化 ,其实质就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运行平台在产业经济中转化为主导资源、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的过程。产业融合只不过是改变了传统分工形成的产业边界固定化形式 ,是对传统工业化的产业分立的一种扬弃 ,从而它并不是对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否定。恰恰相反 ,它是代表着一种新型产业分工模式 ,即新的分工混业的形式。产业融合拓展化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 。
- 周振华
- 关键词:产业融合
- 上海国有经济发展:战略性改组的方向及重点
- 1999年
-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上海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布及地位作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变动主流是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但与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实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是上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性任务.
- 周振华顾光青
- 关键词: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
- 价格改革的重点和策略(下)
- 1991年
- 一、价格改革重点、策略选择的指导思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既要抓住有利时机深化价格改革,又要正视不利因素谨慎行事。试图利用目前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再来一次“价格闯关”是失之偏颇的,可能会使中国的价格改革更加往后推延。中国的价格改革也许从其开始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打持久战。
- 李鸿江张继光周振华
- 关键词:价格改革价格补贴价格体系物价总水平
- 信息化战略与就业战略的协调推进被引量:6
- 2004年
- 在一个静态分析框架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不只是产生单一的“就业缩减效应”,同样也存在“就业增补效应”。由于这双重效应是相互抵消的,所以信息化最终对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力量对比。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主导性效应则可能是不同的。这表明信息化战略和就业战略从长期过程来讲,本质上是兼容的,但在某些时点上会有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在某些特殊时点上存在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时间差来扩展其兼容性,缓解其矛盾与冲突。
- 周振华
- 关键词:信息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