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咸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含卡培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探讨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将5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29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入,>1h,希罗达2000mg/m2,口服,2次/d,每21d为1个周期;23例既往未曾采用蒽环类治疗,给予卡培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化疗剂量为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推注,希罗达2000mg/m2,口服,2次/d,每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个周期。52例患者中,治疗后CR12例,PR24例,SD9例,PD7例,有效率为69.23%(36/5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8.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占51.9%;手足综合征,其中Ⅱ~Ⅲ级占2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 赵怡章骏杨志刚曹伟周咸亮
- 关键词: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
- 诺维本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诺维本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诺维本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希罗达2250mg/(m2·d),分早晚2次餐后30min口服,连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32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2例,病情稳定(SD)11例,病情进展(PD)4例,总有效率53.12%,临床获益患者(CR+PR+SD)28例(87.5%)。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恶心、呕吐、厌食、疲劳,少数患者出现口腔炎、头晕、腹泻和胸闷。36.4%的患者有轻~中度贫血和白细胞下降,1例Ⅳ度骨髓抑制,个别患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诺维本联合希罗达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疗法,尤其是对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效。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 赵怡章骏杨志刚曹伟周咸亮
- 关键词:乳腺癌诺维本希罗达化疗肿瘤转移
-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CEA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168例乳腺癌(Ⅰ+Ⅱ期125例,Ⅲ+Ⅳ期43例)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并与132例非肿瘤患者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1);三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下降(P<0.05),与非肿瘤患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志刚曹伟章骏周咸亮
- 关键词:乳腺癌CA153CA125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择早期乳腺癌患者138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保乳组(BCS)和根治组(MRS),保乳组采取保乳手术方案,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复发或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应首选保乳手术方式治疗。
- 赵怡章骏杨志刚曹伟周咸亮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手术
- 35岁以下的乳癌临床特征被引量:2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青年乳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青年乳癌 71例 (≤ 35岁 ,青年组 )与 (>35岁 )乳癌 739例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乳癌病人有延迟诊断、更高的临床肿瘤分期、更多侵袭性肿瘤和更加积极地接受辅助治疗等临床特点。两组间的 5年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青年乳癌的临床特点与对照组不同 ,积极地接受辅助治疗是有益和必要的。
- 高标余建军梁国良崔叶钧江河周咸亮
- 关键词:青年人乳房切除术乳腺癌流行病学
- 青年乳腺癌71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了解青年时期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年间 810例女性乳腺癌的病例。其中青年组 71例 (≤ 35岁 ) ;中老年 739例 (>35岁 )作为对照组。分析包括 :诊断过程、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措施、5年生存率等。结果 两组比较 :发病至就诊的时间青年组 (5 6± 4)d较对照组 (35± 3)d长 ;u =2 .33;P <0 0 5 ;首诊失误率高于对照组 (5 6 3%vs2 8 6 % ;χ2 =2 3 38;P <0 0 5 ) ;侵袭性肿瘤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 (91 5 %vs 82 4% ;χ2 =3 84;P <0 0 5 ) ;完成计划辅助治疗的人数多于对照组 (70 7%vs 5 6 5 % ;χ2 =4 80 6 ;P <0 0 5 )。两组间 5年生存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5 5 6 % (2 0 / 36 )vs 6 2 5 % (192 / 30 7) ;χ2 =0 6 6 6 ;P <0 0 5 ]。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对照组间有较多的差异 。
- 高标余建军梁国良周咸亮江河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青年人
-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早期乳腺癌极少侵犯皮肤、乳头的特点,保留乳头行皮下切除+腋窝淋巴清扫,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结果对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1例出现乳头坏死。术后随访10~41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曹伟章俊杨志刚赵怡陆耀周咸亮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