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迎涛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细胞
  • 2篇复合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复合体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动物替代试验
  • 1篇毒性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 1篇增殖
  • 1篇增殖能力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寿光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吴迎涛
  • 1篇张平
  • 1篇张凯
  • 1篇钟德钰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复合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灭菌效果及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新型复合光敏剂(甲苯胺蓝-羧甲基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灭菌效果及细胞毒性,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根据不同的复合光敏剂质量浓度(1.0、1.5、2.0、2.5 g/L)、光强度(53、106、159、212 mW/cm^(2))和光剂量(12、24、36、48 J/cm^(2))依次分为光敏剂组(A1~A4亚组)、光强度组(B1~B4亚组)、光剂量组(C1~C4亚组),进行PDT处理;对照组(A5、B5、C5亚组)为不加复合光敏剂且不用激光照射。分析比较各组的灭菌效果。(2)在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设置复合光敏剂质量浓度为1.5、2.0、2.5 g/L,在光强度212 mW/cm^(2)、光剂量60 J/cm^(2)下进行PDT处理的记为PDT组,不进行光照的记为避光组;以不加入复合光敏剂(0 g/L)进行PDT或避光处理的为各自的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RGR),并评价细胞毒性。结果(1)光敏剂组、光强度组、光剂量组的组内各亚组间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29、28.15、25.36,均P<0.05)。各组中灭菌率最高的分别为A2、B4、C3亚组,其中C3亚组的灭菌率高于A2、B4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复合光敏剂质量浓度的增加,PDT组和避光组的RGR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06和24.15,均P<0.05)。当光敏剂质量浓度为2.5 g/L时,PDT组和避光组较对照组RG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应用不同质量浓度复合光敏剂PDT处理后的细胞毒性均为0和1级,属于合格。结论新型复合光敏剂介导的PDT对龈上菌斑中的细菌具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局部应用有效灭菌浓度的复合光敏剂介导PDT的细胞毒性级别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张平吴迎涛栾秀玲杜锐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细胞毒性
天然骨形成蛋白复合体促进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狗下颌牙槽骨缺损区植入天然骨形成蛋白(BMP)+Ⅰ型胶原+天然珊瑚复合体后新骨形成情况。方法BMP复合体由天然萃取的鹿骨来源的BMPs、Ⅰ型胶原载体、天然珊瑚骨架结构组成。4条成年狗右侧下颌牙槽骨2mm×3mm×...
吴迎涛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牙槽骨骨缺损
文献传递
BMP复合体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①目的 观察狗下颌牙槽骨缺损区植入天然骨形成蛋白 +Ⅰ型胶原 +天然珊瑚复合体 (BMP复合体 )后新骨形成情况。②方法  4只成年狗右侧下颌牙槽骨建立 5mm× 3mm× 2mm大小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 ,植入BMP复合体 ,左侧建立相同骨缺损作为对照侧 ,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 8周处死动物并进行放射、组织学 (光镜及扫描电镜 )检查。③结果  4只狗中的 3只实验侧较对照侧牙槽骨愈合更佳 ,1只狗实验侧与对照侧骨愈合无明显差别。光镜检查实验侧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 ,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盈 ;对照侧则见大量的纤维母细胞 ,新生骨量较少。电镜下实验侧可见大量位于骨陷窝内的成熟的成骨细胞。④结论 BMP复合体可促进狗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
吴迎涛钟德钰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牙槽骨动物替代试验
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因阻生齿或正畸需要拔除牙齿的患者18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分别为A组(18~20岁)、B组(30~35岁)、C组(50~55岁),每组6例。原代培养人PDLSC,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衰老程度和增殖能力。成骨诱导人PDLSC,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Nanog和Sox2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均成功原代培养出人PDLSC,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发现,A组阳性染色细胞率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通过MTT法检测发现,不同年龄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54,P=0.009),且各组OD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F=28.367,P=0.018),年龄与时间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F=26.431,P=0.015)。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发现,A组染色面积百分比大于B组和C组,B组染色面积百分比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q RT-PCR结果显示,A组Nanog和Sox2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和C组,B组Nanog和Sox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衰老的人PDLSC增多,其增殖能力、成骨分化能力以及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
张凯杜婷婷张毅吴迎涛
关键词:年龄牙周膜干细胞增殖能力成骨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