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树森

作品数:35 被引量:199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共聚
  • 7篇浮选
  • 7篇表面活性
  • 6篇离子
  • 6篇离子浮选
  • 6篇活性剂
  • 6篇共聚物
  • 6篇表面活性剂
  • 6篇表面性能
  • 6篇丙烯酸
  • 5篇乳液
  • 5篇丙烯
  • 4篇乙烯
  • 4篇树脂
  • 4篇水分散
  • 4篇水分散液
  • 4篇铜离子
  • 4篇接枝
  • 4篇环氧
  • 4篇环氧树脂

机构

  • 26篇华东理工大学
  • 9篇华东化工学院

作者

  • 35篇吴树森
  • 11篇胡春圃
  • 5篇袁荞龙
  • 5篇应圣康
  • 5篇王世容
  • 4篇田久旺
  • 4篇王贵友
  • 4篇丁莉
  • 4篇王世容
  • 3篇李虹
  • 3篇张兆斌
  • 2篇诸德志
  • 2篇马克勤
  • 2篇汪海伟
  • 1篇朱耀辉
  • 1篇胡伟
  • 1篇张国伟
  • 1篇黄福明
  • 1篇窦跃华
  • 1篇袁莽龙

传媒

  • 9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高分子学报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化学学报
  • 2篇自然杂志
  • 2篇胶体与聚合物
  • 2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印染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2003全国...
  • 1篇首届全国涂料...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0
  • 2篇1988
  • 1篇198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的离子浮选和溶剂浮选被引量:9
1993年
以浮选过程中存在各种离子平衡为基础,从理论上推算出浮选Cu^(2+)稀溶液的最佳pH范围,并为浮选实验所证实。将C_(12)H_(25)SO_4Na(NaLS)与Cu(LS)_2作为理想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物,通过表面张力测定,算得离子对平衡常数K与Cu(LS)_2的表面过剩摩尔分数X_(Cu(?)LS_z)~3的值分别为1.77×10~3与0.917。在pH=5.6条件下,以铜萃取剂加在溶剂中的溶剂浮选,比离子浮选和溶剂萃取具有更佳的分离效率,其效率可达91.6%。
窦跃华吴树森
关键词:离子浮选法铜离子浮选溶剂浮选
铜离子浮选动力学的单泡吸附模型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就离子浮选提出了单泡吸附模型,并据此从理论上导出了适应于吸附动力学控制的方程式:(C_0-Ct)+a/2×1n(C_0/C_t)=At然后以NaLS浮选Cu ̄(2+)离子的实验验证了上式,结果颇为一致。通过上式计算了离子浮选的传质系数k、吸附与解吸系数k_1、k_2。研究了气流量与pH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发现在pH=5.0时传质系数为最大,并讨论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吸附机理。
孙经一田久旺王世容吴树森
关键词:离子浮选铜离子
动态表面张力与铜离子浮选的传质系数
1996年
应用单泡吸附模型处理铜离子浮选的动力学,提出了测定动态表面张力数据求算该浮选过程传质系数K_2的新方法。研究了溶液的酸度对传质系数k_2的影响,所求得的最佳酸度(pH=5.0)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发现在pH=2~5的范围内,k2与浮选实验值kexp.2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吴树森王世容
关键词:传质系数离子浮选动态表面张力
异戊二烯橡胶的乳化与乳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反相乳化和脱除溶剂制备了异戊二烯(PIP)橡胶乳液,研究了乳化剂、油水比、乳化剪切速度和胶体SiO2对异戊橡胶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钾与Span80复配、油水相重量比为1∶1时,经高速剪切均化后得到相对稳定的PIP乳液。而胶体二氧化硅在PIP乳胶粒表面达到吸附饱和,可进一步提高PIP乳液的稳定性。
张雯袁荞龙吴树森
关键词:异戊二烯橡胶乳化乳液稳定性流变性
水性环氧树脂/硅溶胶杂化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本文在合成水性环氧树脂的同时,选取实验室制备的、粒径明确的硅溶胶,利用原位分散的一步法,制备了固含量较高(30~33%)的水性环氧树脂/硅溶胶有机-无机杂化乳液,对纳米相与树脂相间杂化效应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测定了所形成膜...
丁莉王贵友胡春圃吴树森
关键词:环氧树脂硅溶胶水性乳液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文献传递
阳离子无皂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面性能被引量:9
2007年
在合成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酰氧基乙酯(FA)基础上,用半连续法制备了无皂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当乳液的粒径在100~200nm、ζ电位大于40mV时,乳液较稳定。阳离子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含氟丙烯酸酯中质量分数为0.10~0.18、固含量小于20%时乳液的稳定性好,且随DMC含量的增加稳定性提高;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的附着力与耐磨性好,乳胶膜的透湿率随DMC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膜表面自由能下降;经160℃热处理后膜发生了交联,表面自由能为18mN/m,与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能相近,DMC含量对膜表面自由能影响不大。XPS分析也表明膜表面氟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汪海伟袁荞龙吴树森
关键词:阳离子单体无皂乳液聚合表面性能
含氟嵌段共聚物离聚体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Fluorine-containing block copolymer ionomers were prepar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of 2-[(perfluorononenyl)oxy]ethyl methacrylate (FNEMA) using bromine-endcapped poly(styrene)(PSt- Br) as macroinitiators,followed by partial sulfonation of the styrene blocks.The formation of the block copolymers before sulfonation was confirmed with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1H-NMR.The sulfonation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Furthermore,their solution behavior and wettability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ied with those of the parent copolym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onomers,especially the metal salt ionomers exhibit higher viscosity than that of the parent block copolymers.Although the polar groups-sulfonated group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copolymer,the film of the ionomer kept high hydrophobic ability.
李虹张兆斌胡春圃吴树森应圣康
关键词:含氟嵌段共聚物离聚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粘度接触角聚苯乙烯
动态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的传质系数
1996年
本文提出一个应用单泡吸附模型由测定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推算其传质系数的新方法,并应用于离子浮选。
吴树森
关键词:动态表面张力传质系数离子浮选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酯型聚氨酯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由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 硅氧烷(AEAPS)为扩链剂,制备了AEAPS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与未改性的聚氨酯水分散液相比,AEAPS 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增大,但粒径分布和表面张力基本不变,说明疏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侧链被包裹 于分散颗粒的内部;此外,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冻融稳定性显著增强。AEAPS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成膜 后,吸水率明显下降,水在膜表面的接触角增加,400℃时热失重下降,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热性。
江琳一陈永林胡春圃吴树森
关键词:水分散液改性聚氨酯氨丙基聚酯型聚氨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
阳离子型聚氨酯-脲-胺在二氧化硅水溶胶中的吸附行为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水溶性阳离子聚氨酯 -脲 -胺乙酸盐 (PUUA)在球形、单分散的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液中的吸附行为 .PUUA分子链在稀溶液中呈较舒展的构象 ,分子尺寸小于纳米氧化硅的粒径 .PUUA通过vanderWaals作用力和氢键吸附在氧化硅表面 .在稳定吸附后 ,等温吸附线呈线性上升 ,且没有极限值 .吸附量随纳米氧化硅粒径的增大、胶粒表面电荷的减少和电解质乙酸钠加入量的变化均以相同的斜率线性下降 .PUUA分子量增加 ,吸附量增加 ,且分子量大的PUUA优先吸附于氧化硅胶粒表面 .静电吸引是PUUA吸附至氧化硅溶胶粒表面的主要作用力 .PUUA在氧化硅胶粒上的吸附使体系表观粘度下降 ,敏化作用使体系呈假塑性 。
袁荞龙王得宁吴树森应圣康
关键词:水溶性等温吸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