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鹏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肝移植
  • 7篇器官
  • 7篇供肝
  • 6篇器官捐献
  • 6篇捐献
  • 5篇腹腔
  • 4篇手助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疗效
  • 4篇脑死
  • 4篇脑死亡
  • 3篇套式
  • 3篇牵开器
  • 3篇肿瘤
  • 3篇供肝移植
  • 3篇供体
  • 3篇腹壁
  • 3篇腹腔镜
  • 3篇肝癌

机构

  • 2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甄作均
  • 24篇吴志鹏
  • 18篇陈焕伟
  • 16篇计勇
  • 15篇陈应军
  • 13篇李清汉
  • 12篇邓斐文
  • 9篇王峰杰
  • 8篇李杰原
  • 6篇李梅生
  • 4篇向青锋
  • 2篇李庆生
  • 2篇刘洪珍
  • 2篇范国勇
  • 2篇誉铁鸥
  • 2篇欧伟明
  • 2篇毕方方
  • 2篇方滨
  • 2篇胡刚
  • 2篇毕方方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器官移植
  • 2篇2014中国...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袖套式手助器
长袖套式手助器,包括牵开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一端密封连接在牵开器上的长袖套、可与长袖套另一端及手套连接的环。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避免了辅助手被固定在腹壁上而引起活动受限和容易疲劳,操作更灵活、舒适,也建立...
陈应军甄作均向青锋吴志鹏
脑-心双死亡供肝肝移植:单中心经验
目的 近年来,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日益增多.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是最理想的捐献模式,但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脑死亡立法,新的捐献模式即脑-心双死亡捐献(DBCD)模式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DBCD在临床移植中暂未得...
甄作均李清汉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
改良手助腹腔镜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改良手助腹腔镜手术(MHALS)在腹部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长袖套式手助器施行MHAL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肝癌伴同侧肝内转移2例,左肝癌1例,肝门部神经鞘瘤1例,左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囊肿1例,壶腹部癌1例.利用腹腔镜保护套作为袖套,从开腹切口牵开器中间穿过后,反折保护套包绕牵开器约10 cm.使用时先将牵开器固定在腹壁切口上,袖套远端捆绑固定辅助手的手腕后进行腹腔镜下操作.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HALS.行原位右半肝切除术1例,门静脉右支结扎+左半肝离断术1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腹腔积液、胆红素升高而放弃二期手术出院),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术后肝创面出血,予开腹肝创面缝合止血后治愈),肝门部神经鞘瘤切除术1例,左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切除术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4例辅助切口长度为4 cm,4例辅助切口长度为7 cm.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个月(2~7个月).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左半肝离断术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患者未见肿瘤、结石复发.结论 MHALS在腹部外科应用安全、可行.
陈应军甄作均向青锋邓斐文吴志鹏何尹韬
关键词:肝肿瘤腹部外科手术
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20例临床经验总结-单中心经验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本中心行DCD肝移植的20例病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8岁(38—66);原发病:急性乙肝肝功能衰竭5例,乙...
陈焕伟何尹韬甄作均邓斐文计勇陈应军王峰杰吴志鹏胡健垣李清汉
冷缺血时间对脑-心双死亡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对脑-心双死亡(donation after brain plus cardiac death,DB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评估DBCD供肝肝移植术后1周肝功能的变化,通过与心脏死亡(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肝移植比较,分析CIT与术后1周肝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以及早期肝功能受损程度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DBCD组CIT时间较DCD组明显缩短(4.6±1.8h比7.9±3.7h,P=0.002)。DBCD组术后第1、3天ALT明显低于DCD组(535±227IU/L比864±386IU/L,P=0.026;254±94IU/L比519±165IU/L,P=0.003),相应的DBCD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DCD组(26.7%比57.1%,P=0.03)。CIT时间长短与术后1周肝功能受损程度明显正相关(r2=0.914,P〈O.001),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受损程度则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明显正相关(rs=0.791,P=0.002)。结论DBCD供肝肝移植具有较短的冷缺血时间,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受损程度明显减轻,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也相应减少。DBCD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供肝肝移植治疗模式。
甄作均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邓斐文李杰原王峰杰李清汉
关键词:肝移植冷缺血时间肝功能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8例总结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18例胰体尾良性病变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结果 18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7.0 h,平均(3.14±1.16)h,出血量为50~500 ml,平均(150.00±106.66)ml。术后第3~14天拔管,第4~20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6.74±2.32)d。有2例(11.1%)发生胰瘘,予充分引流及冲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及安全的。
计勇张晓泉谭子贵甄作均陈焕伟吴志鹏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长袖套式手助器
长袖套式手助器,长袖套式手助器,包括牵开器、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一端密封连接在牵开器上的长袖套、可与长袖套另一端及手套连接的环。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避免了辅助手被固定在腹壁上而引起活动受限和容易疲劳,操作更灵...
陈应军甄作均向青锋吴志鹏
文献传递
脑-心双死亡与脑死亡不同器官捐献模式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国内公民逝世后脑-心双死亡(DBCD)与脑死亡(DBD)不同器官捐献模式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共实施的46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人肝移植临床资料,其中D...
甄作均李清汉吴志鹏陈焕伟毕方方计勇
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供肝移植15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IN2D)标准下供肝移植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5年至2012年12月,共实施18例DBCD器官捐献,经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RST)进行供、受者匹配后,共进行肝移植15例,包括1例肝肾联合移植;2例供肝发现严重脂肪肝或恶性肿瘤而未用于肝移植,另1例经CORST分配至其他医院进行了肝移植。收集DBCD供肝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后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受者手术耗时为(5.8±1.4)h,无肝期为(42.6±17.1)min,供肝热缺血时间为(10.7±1.8)min(8~14min),冷缺血时间为(4.6±1.8)h,最长达11h。肝移植后受者接受了0.5~15个月的随访。术后4例(26.7%)受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发生胆道吻合口狭窄、肝动脉夹层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各1例,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因肝移植术中和术后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而死亡。所有受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急性排斥反应、严重感染和肝癌复发,移植肝功能均良好。结论DBCD供肝移植是安全、有效的。
甄作均陈焕伟吴志鹏计勇邓斐文陈应军李杰原李梅生王峰杰李清汉
关键词:脑死亡供者肝移植
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腹部Ⅳ类切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术后采用皮下留置引流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的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关腹方法,未留置皮下引流管。记录患者术前Hb,术前Alb,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术后1、3、7 d Hb和Alb,观察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及细菌培养情况。患者均于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每2周复诊1次,复诊至切口拆线后 3个月。记录拆线后3个月内有无并发症发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的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23例患者纳入研究。65例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Hb分别为(111±15)g/L、(107±18)g/L、(108±13)g/L;58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2±13)g/L、(106±16)g/L、 (106±12)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4,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Alb 分别为30 g/L(26 g/L,32 g/L)、31 g/L(28 g/L,33 g/L)、35 g/L(32 g/L,37 g/L);对照组分别为30 g/L (25 g/L,32 g/L)、32 g/L(29 g/L,33 g/L)、37 g/L(32 g/L,38 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7,P〉0.05)。试验组术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3,P〈0.05)。患者感染均发生在术后4~6 d,感染均只限于皮下组织,未达肌肉层或以下组织,全部敞开引流后行清创缝合,均治愈。患者均未发生再�
李清汉甄作均吴志鹏陈焕伟李梅生陈应军计勇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引流负压吸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