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则焰

作品数:75 被引量:652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9篇土壤
  • 18篇水松
  • 17篇植物
  • 17篇微生物
  • 14篇孑遗植物
  • 13篇群落
  • 12篇土壤微生物
  • 12篇种群
  • 12篇格氏栲
  • 10篇根际
  • 9篇天然林
  • 7篇生态学
  • 7篇林窗
  • 6篇教学
  • 6篇格氏栲天然林
  • 6篇海拔
  • 5篇微生物群落
  • 5篇木麻黄
  • 4篇幼苗
  • 4篇农业

机构

  • 7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药学会

作者

  • 75篇吴则焰
  • 39篇刘金福
  • 27篇林文雄
  • 27篇何中声
  • 26篇洪伟
  • 21篇郑世群
  • 8篇徐道炜
  • 6篇陈婷
  • 6篇陈志芳
  • 6篇吴承祯
  • 6篇付达靓
  • 5篇陈军
  • 5篇魏道智
  • 4篇孙小霞
  • 3篇吴林坤
  • 3篇林义君
  • 3篇熊君
  • 3篇潘东明
  • 3篇李建鹃
  • 3篇方长旬

传媒

  • 5篇生命世界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福建林学院学...
  • 3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遗植物水松保护生物学及其恢复技术研究
水松为稀有的松柏纲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作为古老的活化石植物,水松起源于中生代,经第四纪冰期后残存,现已成为罕见孑遗树种,仅零星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研究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和第四纪...
吴则焰
关键词:水松保护生物学种群数量特征扦插繁殖孑遗植物种质资源
文献传递
木麻黄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4年
为促进木麻黄生长并解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异常问题,本研究从木麻黄根瘤中筛选出具备固氮(N)、产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产生长素(IAA)、产铁载体、产氨气(NH_(3))、溶解磷酸盐等多种功能的8株菌株,其中LB08、LB18、LB19、LB42、LB46、LB63和LB69为类芽孢杆菌,LQ10为布鲁氏菌。菌液浸种试验显示:8株菌株均对木麻黄幼苗生长具有促进效果,其中菌株LB69显著提高了木麻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活力,增幅分别达19.7%和28.3%;菌株LQ10显著提升了根长和根系活力,增幅分别为48.2%和334.4%;菌株LB18和LB42分别对初期芽长和生物量积累具有最显著的促进效果,增长率分别为22.4%和32.8%。此外,浸种后幼苗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的同工酶谱条带数增多,个别条带增强,酶亚型多样性增加,抗逆能力增强。综上,本文所述8株菌株的添加对植物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具有促进效果,有成为生物肥料的潜力。
储薇王炎炎郭玥彭艳晖吴则焰林文雄
关键词:木麻黄促生根际微生物同工酶
福建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与思路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共识,低碳农业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首先分析了低碳农业的内涵,并结合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阐明福建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最后从不同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
骆旭添李忠陈军吴则焰陈婷林文雄
关键词:低碳农业
屏南水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种间竞争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水松天然林种群与伴生树种间的竞争,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作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水松和伴生树种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69.21%和30.79%,说明水松种群在天然林中仍处于支配地位,但研究发现,水松林有逐渐退化减少的趋势。
郑世群刘金福吴则焰付达靓何中声代立春陆继策
关键词:水松种群种间竞争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93
2013年
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还是反映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青冈林和米槠林代表的天然林均明显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代表的人工林,荒地最差.AWC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AWCD值具有较大差异.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各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土壤微生物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呈现天然林高于人工林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从31个因素中提取的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56.3%和30.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方长旬张志兴吴林坤周明明沈荔花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植被类型BIOLOG
时代背景下对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9
2014年
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针对生态学课程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采取团队教学等视角对如何提高生态学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为增强生态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生态学人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熊君吴杏春孙小霞吴则焰魏道智林文雄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水松扦插繁殖体系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构建有效的水松扦插无性繁殖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了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及插穗的选择等因素对水松扦插生根率及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其他激素,浓度为150mg/LABT1处理后生根率最高可达36.94%;不同浸泡时间对插穗生根率影响不同,浸泡2h后生根率最高;泥炭土:珍珠岩(2:1)混合基质条件下,生根率最高,生根性状指标优于其他基质;侧枝及顶芽是影响水松插穗生根率的重要因素;春季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秋季。总结得出水松扦插繁殖的最佳技术组合,生根率可达39.89%,研究结果可为水松种群的保护和人工培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吴则焰刘金福洪伟郑世群何中声张晓萍
关键词:水松基质激素种类扦插生根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种群生命表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率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分析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种群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罗浮栲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存活数随龄级增加呈现递减趋势,Ⅵ龄级后变化幅度较大;亏损率、死亡率和危险率随龄级增加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Ⅴ龄级前的变化幅度较小,Ⅴ龄级之后增长迅速;种群生存率函数值随龄级增加而减少。
黄志森刘金福洪伟付达靓吴则焰代立春
关键词: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
戴云山罗浮栲群落维管植物组成及其地理成分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裸子植物有2科3属3种,被子植物有33科54属97种。群落植物组成上,包含物种多的科和属数量少,而包含物种少的科和属数量多。该群落维管植物在科、属级上以热带成分为主;此外,该群落维管植物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在地理成分上与华南、华中地区联系紧密。可见,戴云山罗浮栲群落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刘金福黄志森付达靓洪伟郑世群陈金英吴则焰
关键词:地理成分
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对戴云山3个海拔(1 000m、1 400m、1 800m)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即1000m>1400m>1800m。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可知,全钾与pH值对5种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全钾与之呈正相关,pH值与之呈负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在3个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变化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肥力大小,因此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揭示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海拔之间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点,分析了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了解森林土壤肥力总体状况、以及戴云山森林土壤的利用、维护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陈志芳刘金福吴则焰
关键词:海拔梯度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