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Caveolin-3、Myogenin、MyoD在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损伤过程的时程表达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引起骨骼肌损伤过程中Caveolin-3、Myogenin和MyoD的作用,以雄性Wiste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下坡跑运动,坡度为-16°,跑速16 m/s,分别在力竭后即刻、6、12、24、48 h和4、7 d时取材。腓肠肌进行HE染色,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RT-PCR法测定Caveolin-3、Myoge-nin、MyoD mRNA的表达。结果:骨骼肌形态学变化在损伤后24 h、48 h最严重;血清肌酸激酶在6、12、24、48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6 h表达最高;Caveolin-3、MyoD和Myogenin mRNA均表现在先升高,后下降,其中MyoD mRNA在运动后12 h达到峰值,Caveolin-3和Myogenin mRNA在24 h达到峰值。结论:Caveolin-3、Myogenin、MyoD均参与到骨骼肌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变化特点可能与三者在肌发生过程及肌损伤修复过程所起作用不同有关。 苏艳红 齐鸷 周越 邹伟 张青 吴争关键词:MYOD MYOGENIN 骨骼肌损伤 力竭运动 变异苋菜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本研究以营养生长期长20-30d的变异型野生反枝苋的茎叶为材料,成功地诱导了愈伤组织,并使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建立起无性系。实验证明,MS+BA0.5+NAA1.5mg/L是诱导反枝苋愈伤组织的理想基:MS+BA0.2+NAA0.1mg/L是颗粒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2是反枝苋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 杨烁 韩丹女 吴争 邹翠霞 姜长阳关键词:反枝苋 愈伤组织 无性系 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微损伤过程中Caveolin-3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程Caveolin-3 mRNA的变化及其在运动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6 h、12 h、24 h、48 h、4 d、7 d组,每组6只。运动组进行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采用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NO、腓肠肌细胞膜Na+-K+-ATP酶、细胞内游离钙浓度,RT-PCR测定Caveolin-3 mRNA表达。结果:形态学结果(HE)显示,力竭运动后24 h、48 h时骨骼肌损伤最严重;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和6 h时血清NO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12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4 h、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4 d和7 d时与对照组无差异;力竭运动后即刻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h、12 h、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8 h时虽有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d和7 d恢复正常;在运动后即刻、6 h、12 h时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后虽下降,但24 h、48 h、4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 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力竭运动后6、12、24、48 h骨骼肌Caveolin-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 d恢复正常。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造成细胞膜Na+-K+-ATP酶和细胞内游离钙代谢改变,Caveolin-3在骨骼肌微损伤过程中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可能与骨骼肌微损伤及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苏艳红 张青 邹伟 齐鸷 吴争关键词:骨骼肌损伤 细胞膜 Caveolin-1在人乳腺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症通路激活中的作用初探 乳腺炎是妇女产褥期的高发疾病,长期危害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导致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病菌的侵入。乳腺上皮细胞作为防御病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发挥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病菌侵入后,其胞内的内毒素释放出来首先与乳腺... 吴争关键词:CAVEOLIN-1 炎症反应 信号转导 人乳腺MCF10A细胞系K^+通道的表达和特性及其与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6 2010年 近年来发现,K+通道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化密切相关,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室前期报道了K+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能够抑制人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本文则进一步检测几种电压门控K+通道(voltage-gatedK+channel,Kv)在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的表达,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初步研究了该细胞K+通道的特性,观察K+通道阻断剂对细胞增殖以及信号通路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CF10A细胞均有Kv1.1、Kv1.2、Kv1.3和Kv1.5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Kv1.5表达量明显高于乳腺癌细胞MCF7。全细胞膜片钳钳制细胞于-60mV,给予持续时间800ms、范围从-60mV到+60mV的去极化刺激电压,步幅为10mV,然后给予持续150ms的-60mV的刺激,刺激频率为1Hz,可记录到一种跨膜电流,该电流具有电压依赖、外向整流的特性,并且能被Kv通道阻断剂4-AP阻断,证实该细胞膜存在Kv通道。此外,4-AP阻断K+通道10min后,与增殖相关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ERK1/2蛋白活性增强而p38蛋白活性减弱;5mmol/L4-AP处理细胞48h后,MCF10A的生长抑制率为25.29%。以上结果提示,在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细胞膜上存在不同亚型的Kv通道,该通道可被4-AP阻断,并且4-AP能够抑制MCF10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不同成员的活性调节有关。 刘佳 封爽 张磊 吴争 陈茜 程为 王世强 邹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与乳腺癌易感性 被引量:1 2010年 乳腺癌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肿瘤之一,致癌因素诱发的DNA损伤信号被传送到多个效应因子,最终导致细胞坏死和癌变。其中,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编码的ATM蛋白激酶是DNA损伤应答的主要调控因子,其通过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底物来应对DNA损伤,这在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TM基因突变后,导致损伤DNA不能得到正确修复,最终加速了乳腺癌的转化和增殖。随着对ATM基因结构、功能及乳腺癌易感性机制研究的深入,ATM基因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以下就ATM基因突变、多态性和甲基化等几个方面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概述。 张楠 车鉴 白松 吴争 崔玉影 邹伟关键词:ATM基因 乳腺癌 多态性 甲基化 Gaveolin-1在人乳腺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症通路激活中的作用初探 乳腺炎是妇女产褥期的高发疾病,长期危害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导致乳腺炎的主要因为之一就是病菌的侵入。乳腺上皮细胞作为防御病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发挥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病菌侵入后,其胞内的内毒素释放出来首先与乳腺... 吴争关键词:CAVEOLIN-1 TOLL样受体4 乳腺炎 炎症反应 信号转导 文献传递 脂多糖激活人乳腺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反应 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严重危害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其中引起乳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就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乳腺同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一样,是最先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部位,因此,泌乳期的乳腺和胃肠... 吴争 邹伟文献传递 胞膜窖与钾离子通道 被引量:1 2011年 胞膜窖(caveolae)是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凹陷小窝,参与细胞内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近年研究表明,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钙离子激活的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和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等多种钾离子通道家族成员的功能调节与胞膜窖有关.本文概括介绍了胞膜窖和钾离子通道调节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争 刘佳 张楠 崔玉影 邹伟关键词:窖蛋白 钾离子通道 信号转导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中NADH脱氢酶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七鳃鳗隶属于圆口纲,是一类因营半寄生生活而引发机体显著特化的动物。由于其一般结构甚为原始,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代表着动物已进入有头、有雏形脊椎骨,但还无上、下颌这一发展水平,故在进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现存的一类最原始的无... 吴争 刘佳 张楠 李庆伟 邹伟关键词:NADH脱氢酶 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