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关节
  • 2篇疏松性
  • 2篇切开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螺钉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距骨
  • 2篇距骨颈
  • 2篇距骨颈骨折
  • 2篇可吸收
  • 2篇可吸收螺钉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机构

  • 10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吕涛
  • 6篇贾晓军
  • 5篇陈利新
  • 4篇马少云
  • 3篇李显澎
  • 3篇黄辉春
  • 2篇蒋际钊
  • 2篇莫卫海
  • 1篇张梅刃
  • 1篇黄俐敏
  • 1篇郑芳
  • 1篇卜晗
  • 1篇林苗正
  • 1篇谭方

传媒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吉林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中加入自体血对骨水泥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液相中加入自体血对骨水泥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通过对36只中国大白兔建立股骨髁部骨缺损,应用磷酸钙骨水泥填充组和固化液加入自体血磷酸钙骨水泥填充组,分进行3周,6周,12周,24周组进行样本。通过大体,x线,...
吕涛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自体血生物学特性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5例(50足)Sanders分型II-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0.9%。结论 Sanders分型II-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吕涛陈利新
关键词: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关节镜下治疗与传统张力带治疗横行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与传统张力带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优劣。方法:对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组14例行传统切开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关节镜组6例行关节镜下张力带铜丝内固定;均作1~1.5年随访。结果:关节镜组患者关节面阶梯及术后疼痛、拆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横行髌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术后疗程短,骨折愈合时间快等优点。
吕涛陈利新马少云
关键词:髌骨骨折关节镜疗效分析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Cotton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例失访,优良率达83.33%, 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平均93.67分,合并踝关节脱位者术后Baird-Jackson评分较未合并脱位者低(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但须规范操作、合理选择,伤后合并踝关节脱位是影响三踝骨折疗效的不利因素。
贾晓军马少云莫卫海黄辉春陈利新蒋际钊吕涛李显澎
关键词: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踝关节脱位手术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雌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去势雌鼠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模型进行分组干预,探讨去势雌鼠股骨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疗法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干骨折术后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实施不同阶段、组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不同时段的最粗骨痂直径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6、8周时各组间骨折侧最粗直径与对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骨折侧骨痂最粗直径逐渐增加(第8周〉6周〉2周),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周时,各实验组骨痂最粗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对照组与实验一组骨痂最粗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影像学分析显示骨修复在骨折急性期使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后仍可正常启动,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骨痂呈连续性增长态势,8周后差距逐渐接近;骨质疏松性骨折后使用二磷酸盐类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其骨修复均有正性促进作用,且以全程单独使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对促进骨痂的生长作用最佳。
贾晓军吕涛郑芳黄辉春马少云莫卫海卜晗张梅刃陈举亮黄俐敏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PFNA与DHS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比较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比较PFNA与DHS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与DHS两种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82例,其中PFNA为34例;DHS为48例。从手术时间、切口长短、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半。两组结果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面明显优于DHS。
吕涛贾晓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方法:本组距骨骨折7例,根据hawkins骨折分型均为Ⅲ~Ⅳ型。采取急诊手术(6 h以内)1例,择期手术(骨折后1周左右)6例,男3例,女4例,年龄25~40岁,平均32岁。合并踝关节骨折1例。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术后2周后进行踝关节纵向叩击痛,600次/d,术后一般石膏固定6~8周后进行拆石膏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练习。术后3个月内扶拐非负重行走,4个月后可逐渐练习弃拐行走。骨折线消失可练习上下楼梯及日常生活活动。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2年不等,平均1年。结论: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均达到优良情况。
吕涛贾晓军
关键词:距骨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胫骨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胫骨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切开复位打压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胫骨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18 ~82岁,平均44.5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1例,Ⅲ型2例.术后根据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分析各种可能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影响因素,如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左/右)、骨折Schatzker分型、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胫骨平台塌陷程度(分为≥1 cm和<1 cm)、是否使用锁定钢板、有无使用关节镜、有无关节附件损伤(包括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有无合并其他骨折等.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6~57个月(平均25.6个月)随访.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Schatzker分型、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是否使用锁定钢板、有无使用关节镜、有无关节附件损伤、有无合并其他骨折对于患者术后Lysholm功能评分等级无影响(P> 0.05);而胫骨平台塌陷程度对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影响,且塌陷程度与术后Lysholm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542,P=0.004).结论 对于胫骨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胫骨平台塌陷程度越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差,治疗时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高度.
贾晓军马少云陈利新黄辉春蒋际钊林苗正吕涛李显澎
关键词:膝关节胫骨骨折
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减少期术后并发症方法本组距骨颈骨折10例,根据hawkins骨折分型均为Ⅲ-Ⅳ型。采取急诊手术(六小时以内)1名,择期手术(骨折后1周左右)9名,男6,女4,年龄为25到40之间,平均为3...
吕涛
关键词:距骨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针对原发病治疗骨质疏松与骨折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钙制剂、骨活化剂、骨吸收抑制剂及中药等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相关动物实验的深入研究能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参考。
贾晓军吕涛张茹谭方陈利新李显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动物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