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士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族群崇拜与巴■舞蹈研究
- 2016年
- 巴■族群,以舞蹈语言为认同介质,以发型服饰为象征符号,以祭祀仪式为情感归属,演绎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巴■舞蹈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英雄崇拜意识,无论是舞蹈场景、形式还是内容等方面均有宗教意识的渗透。
- 向士敏
- 关键词:族群舞蹈
- 论巴■苗族原生态舞蹈的社会功能被引量:1
- 2016年
- 巴[身小](读lāng)是古老而淳朴的苗族支系,称蒙正(又叫撒苗,即遗留下来的苗族)。他们居住在贵州紫云县的西北端,正如其名一样,罕为人知,甚至"[身小]"字在《辞海》中也无法查找,因为它是巴[身小]苗族自己造的会意字。这个以"竹王"为崇拜对象的民族,多年来生活在封闭的大山深处,虽属苗族,但其生活习俗以及舞蹈、音乐、服饰等文化形式与其他苗族支系相去甚远。
- 彭学艳向士敏
- 关键词:舞蹈学原生态舞蹈社会功能巴人
- 析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被引量:1
- 2001年
- 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剖析材料作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在写作思路上大体可以分为:引述材料、分析材料、举例论证、引申发挥、归纳总结等五个相关联的步骤,这也是材料作文的写作结构脉络。理清这条脉络,对于我们学习材料作文的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向士敏
- 关键词:材料作文引申
- 黑色幽默与美国的人文精神——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引量:3
- 2000年
- 在根本不存在却又无所不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圈套里,尤索林等人制造荒唐,又被荒唐窒息。战争毁灭了人们对“自由世界”的信仰,存在主义思潮又吻合了民众的荒谬感与空虚感,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混乱,美国文学向世界推出了“黑色幽默”:以轻松泻染沉重,以幽默陈述悲哀,以嘲笑倾诉愤怒。开创了欧美讽刺小说创作的新格局。
- 向士敏
- 关键词:黑色幽默存在主义人文精神圈套
- 从小说到电影剧本的呈示手段
- 2000年
- 小说这一无限的文学语言艺术,一经改编成电影剧本,由于得到视觉造型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文学语言转换成可供拍摄的声画场面,让观众眼见其人其景,耳听其言其声,如身临其境。连贯性是电影剧本的灵魂,它运用人物在连续画面中的形体动作,向观众展现其所思所想,从而扣动观众的心弦。近些年来,色彩也成了导演、编剧表达情感、思想的一种意象。张艺谋在影片画面用色上的强烈对比性,每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不能不是小说到电影呈示手段的重大突破。
- 向士敏
- 关键词:视觉造型连贯性意象
- 巴[身小]文化内涵探析
- 2011年
- 巴身小文化内涵深厚、自成体系,其浓郁的夜郎情结、对竹王的执着崇拜、显著的迁徙文化特色、强烈的生存繁衍意识、明显的部落文化遗存以及特殊的传承方式,为我们用本土观念重新诠释文化现象开启了新的视角。
- 王健红向士敏彭学艳余虹
- 关键词:文化
- 巴(身小)舞蹈解读被引量:3
- 2010年
- 闭塞的环境,完好地保存了巴(身小)舞蹈的原生态。舞蹈是巴(身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巴(身小)人顽强生存精神的表现、是巴(身小)人沟通外界愿望的表达、是巴(身小)人"身、心、灵"的结合、是解读巴(身小)文化的密码。巴(身小)舞蹈显示了一个内敛而不张扬族群的精神内涵。
- 彭学艳向士敏王健红余虹
- 关键词:舞蹈文化
- 烘云托月,妙趣天然——文学与绘画审美视觉探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烘云托月作为国画技法,影响着绘画与文学创作。它使中国画一直坚守和张扬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使中国文学始终魅力无穷,匠心独具。文学与绘画在审美感受上,有许多关联性——强调"情"与"意"的结合,物象与心象的共鸣,巧用烘托点染的艺术手法,对物象、人像、意境大肆渲染、对比、夸张,使物象特点得到鲜明的表现,使艺术家的情感得到淋漓的抒发。艺术作品要做到浑厚华滋,就必须注重个性与精神的写意笔墨,物象美、意境美、形式美,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
- 向士敏
- 关键词:烘云托月物象人像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