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开创

作品数:116 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6篇动脉
  • 35篇腔内
  • 35篇静脉
  • 28篇血管
  • 25篇血栓
  • 24篇主动脉
  • 19篇腔内治疗
  • 15篇下肢
  • 12篇血栓形成
  • 12篇病变
  • 11篇深静脉
  • 10篇细胞
  • 10篇慢性
  • 9篇血流
  • 9篇深静脉血栓
  • 9篇深静脉血栓形...
  • 9篇手术
  • 9篇缺血
  • 9篇综合征
  • 8篇覆膜支架

机构

  • 1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唐山市...
  • 1篇新疆克拉玛依...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市梁平区...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116篇叶开创
  • 110篇陆信武
  • 59篇秦金保
  • 50篇李维敏
  • 46篇蒋米尔
  • 45篇殷敏毅
  • 41篇杨心蕊
  • 36篇彭智猷
  • 35篇刘晓兵
  • 26篇张省
  • 24篇施慧华
  • 23篇黄新天
  • 22篇刘光
  • 22篇陆民
  • 14篇赵振
  • 11篇黄英
  • 10篇王新
  • 10篇崔超毅
  • 7篇袁福康
  • 6篇赵海光

传媒

  • 13篇中国血管外科...
  • 8篇血管与腔内血...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血管外科...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临床普外科电...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12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股静脉慢性血栓性闭塞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估经腘静脉穿刺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5例髂股静脉慢性血栓性闭塞的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患者(25条肢体),所有患者经同侧腘静脉穿刺造影,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EAP分级,Villalta评分和慢性静脉疾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25例患者髂股静脉闭塞段完全开通,平均手术时间(75±20)min,CEAP分级较术前明显较低,Villalt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慢性静脉疾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腘静脉穿刺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髂股静脉慢性血栓性闭塞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张雨叶开创秦金宝李华刚陆信武
关键词:腔内治疗
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通过体外转流管建立的临时供血通道,可以简单对主动脉弓行覆膜支架覆盖时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的临时供血,待覆膜...
陆信武秦金保李维敏张省殷敏毅叶开创刘晓兵赵振刘光施慧华崔超毅彭智猷杨心蕊黄新天陆民蒋米尔
文献传递
一种细胞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实验动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细胞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脂肪干细胞(ADSCs)和永生化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物在制备干预及建立血管畸形动物模型的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中将脂肪干细胞(ADSCs)和永生化脐静...
陆信武袁福康秦金保彭智猷叶开创杨心蕊黄丽佳蒋米尔
文献传递
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经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和原发性CVI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而探讨顺行静造影在NIVCS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我科经左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
陆信武叶开创李维敏黄英黄新天陆民蒋米尔
关键词:顺行静脉造影影像诊断支架植入术腔内激光治疗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血管畸形治疗含纳米金棒-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血管畸形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畸形治疗含纳米金棒‑硬化剂及制备方法,由聚桂醇400注射液和纳米金棒组成。聚桂醇400及纳米金棒均进行无菌化处理;将不同浓度的聚桂醇400与不同质量的纳米金棒均匀混合,从...
王新陆信武吴小雨刘晓兵彭智猷叶开创秦金保刘光李维敏
文献传递
累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腔内治疗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累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腔内血栓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腔内血栓清除术治疗的461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累及下腔静脉患者33例,通过多因素分析血栓形成累及下腔静脉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照1∶1匹配的方式比较累及下腔静脉(累及组)和未累及下腔静脉(对照组)患者腔内治疗手术相关结果。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肿瘤(OR=2.851,95%CI=1.145~9.097)、家族史(OR=3.689,95%CI=1.405~9.688)、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4.251,95%CI=1.626~11.117)、滤器置入(OR=3.795,95%CI=1.411~10.210)是血栓形成累及下腔静脉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经1∶1匹配后,累及组需要置管溶栓比例更高(60.6%vs 6.5%,P<0.001),但支架植入率更低(48.5%vs 71.0%,P=0.021);两组患者合并无症状肺栓塞率(15.2%vs 9.7%)、穿刺点并发症率(18.2%vs 12.9%)、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21.2%vs 1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恶性肿瘤、下腔静脉滤器和家族性易栓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尽早给予规范抗凝治疗。血栓形成累及下腔静脉并不影响腔内血栓清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仇鹏彭智猷殷敏毅李维敏陆信武叶开创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下腔静脉腔内治疗
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13例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采用腔内同轴技术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9.1±11.9)min,平均辐射剂量(423.0±188.3)mGy。术后1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其余均无发热、腹痛等,术后平均住院(2.6±1.2)d。平均随访(9.5±5.8)个月,患者无死亡,未见动脉瘤复发、弹簧圈移位、异位栓塞、脾梗死等并发症。结论腔内同轴技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前景。
刘本立彭智猷吴小雨叶开创陆信武
关键词:脾动脉瘤弹簧圈栓塞腔内治疗
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经左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A组+B组)和原发性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CVI)患者(C组)的病例资料,NIVCS患者均经静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A组采用受压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EVLA)治疗,B组和C组均接受EVLA治疗,随访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顺行静脉造影检查共发现91例NIVCS患者(A组39例,B组52例)和554例原发性CVI患者(C组)。随访1~24个月,A组和C组疗效确切,而B组效果欠佳。结论顺行静脉造影诊断NIVCS的特异性高,对NIVCS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即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患者在治疗浅静脉返流的同时常需处理髂静脉的回流障碍。
叶开创陆信武李维敏黄英黄新天陆民蒋米尔
关键词:顺行静脉造影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双标记示踪脂肪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超顺磁氧化纳米铁颗粒(SPIO)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来源的脂肪干细胞(GFP-ADSCs)治疗C57小鼠下肢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取4周龄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消化获取GFP-ADSCs,流式检测其表面的干细胞标记.建立C57BL/6左下肢肌肉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一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注射100μl第3代GFP-ADSCs 1×106个,另一组注射100μl SPIO标记的1×106个GFP-ADSCs,对照组同样部位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3周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示踪SPIO标记GFP-ADSCs在缺血肌肉内的迁移及转归情况,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缺血组织的中SHO标记GFP-ADSCs归巢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IF)和免疫组织化学(IHC)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染色以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1)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大量GFP-ADSCs,并表达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Sca-1[(80.80±0.23)%]和CD44[(77.50 ±0.16)%];(2)SPIO可以有效地标记GFP-ADSCs,在25 mg/L浓度范围内不影响GFP-ADSCs的增殖;(3)SPIO标记的GFP-ADSCs可以被MRI检测到;(4)3周后SPIO标记的GFP-ADSCs治疗组和GFP-ADSCs治疗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4.39±0.76和4.62 ±0.87,新生血管不仅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vWF,同时表达GFP,且微血管密度数显著高于PBS组(2.15±0.53,P<0.05),但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取大量的GFP-ADSCs,其能够促进小鼠下肢缺血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新生,SPIO可以有效的标记GFP-ADSCs,且不影响其增殖,其自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SPIO可以同时动态示踪ADSCs在缺血肌肉内的存活、迁移及归巢情况.
袁福康陆信武秦金保彭智猷叶开创杨心蕊黄丽佳蒋米尔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体内示踪下肢缺血脂肪干细胞
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脾动脉瘤的大小、性状,脾动脉载瘤动脉的直径,动脉瘤所处脾动脉的位置、形状及瘤颈大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栓塞方法。栓塞治疗后患者行脾动脉DSA检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脾脏正常显影,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显影亦无造影剂外溢,则为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半年在门诊各复查CT血管造影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结果14例患者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13例为单发。2个为假性动脉瘤,13个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脾动脉近心端5个,位于中段7个,位于远心端3个。瘤体直径为1.6~7.5cm,平均为3.7cm。14例患者均顺利运用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为动脉瘤开口较大,选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例多发真性动脉瘤患者同时栓塞瘤腔开口远心端和近心端的载瘤动脉,并在瘤腔置入裸支架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载瘤动脉扭曲,且瘤腔开口较大,选用同轴微导管联合球囊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4例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脾梗死;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及低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瘤腔复通及增大。术后6个月,2例患者辅助支架无移位,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脾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袁福康张志华陆信武秦金保叶开创杨心蕊田志龙蒋米尔
关键词:脾动脉瘤介入治疗弹簧圈栓塞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