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全波收录系统被引量:3
- 2014年
- 应用分离线圈技术和双向二极管技术,使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死区时间由38ms缩短至18ms,并提高了采集到的信号的幅度。通过结合全波收录系统所需高精度同步、大数据量采集、快速数据回传的特点,以状态机和多线程操作为基础,开发了基于CompactRIO平台的全波收录系统,为地面磁共振参考消噪等多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以为核磁共振含水层精确解释提供有效的全波数据。
- 林婷婷史文龙齐鑫林君
- 关键词:仪器仪表技术地下水信噪比
-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全波接收系统原理样机研制
-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是目前唯一的直接地下水探测方法,通过向100-150米的发射线圈通入一定大小的电流,使地下某一深度含水层中的氢质子发生磁共振跃迁,当发射电流突然关断后,接收线圈就会接收到核磁共振信号,通过对核磁共振...
- 史文龙
- 关键词:地下水信噪比
- 文献传递
- 2D/3D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野外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2D/3D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野外工作方法,其中,计算机通过发射机通讯接口与发射机连接,通过接收机通讯接口与各接收机连接,接收机的使用个数决定于二维或三维探测模式,二维探测模式时使用8个接收机,三维探...
- 林君史文龙林婷婷田宝凤蒋川东
- 文献传递
- 能产生多种磁场的细胞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产生多种磁场的细胞培养装置。通过三组正交亥姆霍兹线圈的设计,及其不同激励方式,能够产生单一轴向稳恒磁场、单一轴向交变磁场、平面旋转磁场以及空间旋转磁场。同时,通过数字控制等手段,能够实现装置内磁感应强度,...
- 林婷婷史文龙
- 文献传递
- 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由计算机配置发射机和各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各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核磁共振测量模式和带参考核磁共振测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每个接收机均可连接一个接收线圈...
- 林婷婷林君史文龙蒋川东万玲齐心
- 文献传递
- 2D/3D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野外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2D/3D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野外工作方法,其中,计算机通过发射机通讯接口与发射机连接,通过接收机通讯接口与各接收机连接,接收机的使用个数决定于二维或三维探测模式,二维探测模式时使用8个接收机,三维探...
- 林君史文龙林婷婷田宝凤蒋川东
- 文献传递
- 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由计算机配置发射机和各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各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核磁共振测量模式和带参考核磁共振测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每个接收机均可连接一个接收线圈...
- 林婷婷林君史文龙蒋川东万玲齐心
- 文献传递
- 能产生多种磁场的细胞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产生多种磁场的细胞培养装置。通过三组正交亥姆霍兹线圈的设计,及其不同激励方式,能够产生单一轴向稳恒磁场、单一轴向交变磁场、平面旋转磁场以及空间旋转磁场。同时,通过数字控制等手段,能够实现装置内磁感应强度,...
- 林婷婷史文龙
- 穿戴式多生理参数记录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的穿戴式多生理参数记录装置。是由穿戴衣和脉搏波测量单元分别与控制盒连接,控制盒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构成。通过对脉搏波传播时间参数进行拟合计算,得到血压值。提供了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监护软件,...
- 刘光达林君郭维凌振宝李肃义王君蔡靖包泽民孙潇宇史文龙
- 文献传递
- 地面磁共振测深分布式探测方法与关键技术被引量:21
- 2013年
-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MRS)因具有对地下水探测定性、定量的特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传统研究中,人们局限于一维探测方法,假设层状含水构造,导致复杂地质环境下难以确定井位、不均匀含水层小水体难以分辨的反演解释瓶颈.针对现有测量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MRS二维分布式探测模式,依据激发场不均匀特性,定义了实际测量中的测线方位角α,推导了分布式接收线圈MRS响应核函数表达式,实现了二维正演计算,探索了α角与探测灵敏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首次将Occam方法用于MRS二维反演解释中,实现了磁共振断层成像MRT(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模型试算中,根据含水层位置以及环境噪声变化的磁共振响应,客观评价了分布式MRS探测适用范围.理论先行可推动仪器完善,本文通过分布式接收单元设计、接收线圈数量和匝数增加与调整、放大器参数自适应设置与矫正,成功研制了地面分布式磁共振探测系统,并进行了野外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基岩裂隙水定位、堤坝渗漏灾害水源评价,喀斯特溶洞含水构造精确探测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 林婷婷蒋川东齐鑫史文龙段清明林君
- 关键词:分布式测量OCCAM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