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鹤立

作品数:48 被引量:326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碳排放
  • 6篇遥感
  • 5篇遥感影像
  • 5篇气候
  • 4篇卫星遥感
  • 4篇卫星遥感影像
  • 4篇居民点
  • 4篇建筑
  • 4篇建筑物
  • 4篇建筑物高度
  • 4篇
  • 3篇植被
  • 3篇植被指数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时间序列
  • 3篇碳排放量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卫星影像
  • 3篇环境监测

机构

  • 42篇河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45篇卢鹤立
  • 33篇刘桂芳
  • 6篇秦耀辰
  • 3篇赵金彩
  • 2篇邵全琴
  • 2篇黄钟
  • 2篇王军邦
  • 2篇陈卓奇
  • 1篇刘纪远
  • 1篇荣培君
  • 1篇李斌
  • 1篇赵志平
  • 1篇刘晓静
  • 1篇王少剑
  • 1篇田广增
  • 1篇吴克宁
  • 1篇方恺
  • 1篇王娜
  • 1篇黄贤金
  • 1篇张丽君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科学发展观与...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SG滤波的森林变化快速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G滤波的森林变化快速识别方法,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加权求和运算得到描述该像元与森林偏离程度的森林特征指数IFZ,利用SG滤波的特性构造降噪循环,重建研究时间范围内IFZ的时间序列数组,根据连续三次SG滤...
卢思齐卢鹤立张传荣刘桂芳
文献传递
嵩山地区旅游地貌资源特点的初步分析
嵩山属于秦岭山系东延部分,自西向东绵亘于偃师、登封、巩义和新密等县市,其主体部分主要在登封市辖域,旅游地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在登封市境。嵩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古称中岳。旅游地貌资源丰富,开发有一定...
刘桂芳卢鹤立
文献传递
一种居民建筑物高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高度确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居民建筑物高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卫星,获取居民建筑物的多视图遥感影像,其中,多视图遥感影像拍摄有待检测居民建筑物和已知高度的居民建筑物集合,已知高度的居民建筑物集合包...
卢鹤立刘桂芳郑辉葛耀鹏王劲草
大数据时代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气候变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积累和发布了越来越多气候变化方面的数据,为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相关数据存量越来越大,存储类型越来越丰富,促使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必然离不开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本文首先对气候变化驱动因素科学数据、气候变化事实科学数据、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科学数据、气候变化未来预估科学数据、气候变化相关经济社会数据五大类别数据共享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数据质量及数据应用的特色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数据背景下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服务管理、市场化运营、商业服务、公众服务、数据出版、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基于模型计算的动态数据共享等进行了展望。最后,总结了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刘桂芳诸云强诸云强冯亚飞刘情夏梦琳张亚星卢鹤立
关键词:大数据共享服务
黄河中下游丘陵-平原过渡区乡镇土地利用相对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黄河中下游丘陵—平原过渡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地利用条件独特.以该区的孟州市为研究样区,从微观尺度出发,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多源数据,考虑空间异质性因素,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和"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指标方案,针对孟州市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统一以某指标全市平均水平作为该指标评价的"阈值",给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相对可持续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评价,指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对障碍因素.获得如下主要结论:孟州市资源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北部较好,西部和南部的丘陵区、黄河滩区较差;生产性空间分布表现为东部平原区生产性强,西部丘陵区生产性弱;稳定性空间分布表现为东部平原区较稳定,西部丘陵区稳定性相对较差,南部黄河滩区最不稳定;保护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部较强,北部,尤其是东部平原人口稠密区较弱;各乡镇土地利用相对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部、南部相对可持续性强,西北部相对可持续性弱;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相对可持续评价值1986年相差0.624,到2004年加大为0.889,两极分化明显.
刘桂芳田广增卢鹤立王娜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镇用地空间信息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源数据的城镇用地空间信息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夜间灯光和植被指数来构造居民定居指数;同时,利用部分区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出城镇用地信息,得到准确的居民点百分比数据;在此两套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定居指数...
卢鹤立刘桂芳
文献传递
近44年来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8
2007年
利用1961-2004年青藏高原97个站点的夏季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累积距平、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年降水量比较少的地区,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例较高,夏季降水与全年降水的相关性也较强;夏季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的最干旱地区,最小的地区是三江源区;夏季降水趋势增加和减少的站点分别为54个和43个,通过较显著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18.6%;在2000m以下的站点中,海拔和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相关度达0.604(显著性0.01);1961-1983年和1984-2004年两个时间段相比,除了3000~3500m海拔范围外,其余海拔范围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都表现为增加;夏季降水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场:高原东南部类型场、高原东北部类型场和三江源类型场,高原东南部类型场和高原东北部类型场表现出南北变化相反的降水特点,分界线大致沿着35oN线;在90%的置信概率下,三种类型场分别表现出5.33年、21.33年和2.17年的潜在周期;4500m以上海拔范围的站点夏季降水周期通过很显著检验(!=0.01),站点海拔和降水周期存在-0.626的高相关度;在三江源地区,3500m以上的站点夏季降水周期随海拔升高而减小,3500m以下的夏季降水周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
卢鹤立邵全琴刘纪远王军邦陈卓奇
关键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降水类型降水周期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翻转课堂建设——以现代地图学研究进展课程为例
2023年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愈加密切。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习的灵活性,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线下面对面授课与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以现代地图学研究进展课程为例,从课程的特殊性和育人要求出发,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等问题。
卢鹤立刘桂芳刘桂芳江猛秦明周潘敏讷
浅谈网络在现代地图教学中的作用
2012年
文章从网络的全球性、便捷性及信息共享性等方面探讨了网络在现代地图教学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卢鹤立刘桂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新乡县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2012年
新乡县位于华北平原的中西部,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改道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受黄河作用的深刻影响,地貌、土壤、水文等要素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不同的组合形成了区域内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背景。本区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是河南省重要的粮棉产地,长期的农业生产建设和高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随着乡镇企业、交通事业和建筑事业等蓬勃兴起,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单位耕地面积上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增加,由此产生的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使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活动,林业活动,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使用,以及其他活动等是新乡县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卢鹤立刘桂芳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