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晓侠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二人转
  • 3篇文化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对立
  • 1篇寻根
  • 1篇艺名
  • 1篇艺人
  • 1篇异化
  • 1篇游戏
  • 1篇原欲
  • 1篇拯救
  • 1篇指向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 1篇傻子
  • 1篇傻子形象
  • 1篇商业文化
  • 1篇神话
  • 1篇神话原型

机构

  • 6篇广州大学
  • 5篇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11篇卢晓侠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学院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人转中悍妇形象及其地域文化传承被引量:1
2019年
彪悍是二人转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造型上的热辣、土俗和性格上的粗犷、豪迈。在艺术处理上,女演员跳进戏内,会将自身角色化,但跳出戏外则凸显东北化的女性形象,甚至通过"出相"强化这一特征。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植根于东北特定的文化习俗,是东北女性在较少清规戒律的文化氛围中近乎狂欢化生活状态的舞台呈现。究其根本,二人转中的悍妇形象是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偏于一隅从而相对缺乏"教化"的狂欢文化所滋养,也是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
卢晓侠
关键词:二人转悍妇形象地域文化传承
原欲、寻根与启蒙:曹乃谦小说的主题焦虑
2016年
曹乃谦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界遭受非议与其主题的复杂性有关。"原欲"是曹乃谦着力思考的普适性话题,但这一话题被置放于雁北农村的特定时空语境中,因而被误读为试图迎合西方对中国人的文化想象所制造的噱头;"寻根"是曹乃谦创作的重要精神指向,作品对乡土之美的盛赞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乡土文化"前现代性"的关注和批判;"启蒙"是曹乃谦创作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与原欲和寻根的冲突而退却,并最终隐没于作者无声的哀叹中。"原欲""寻根"和"启蒙"在矛盾中相互遮蔽却共生的焦虑状态,使曹乃谦的小说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这也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卢晓侠
关键词:原欲寻根启蒙曹乃谦焦虑
对立、荒诞、拯救:《分成两半的子爵》的结构主义解读被引量:1
2006年
《分成两半的子爵》这部作品充分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设置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用以揭示世界的矛盾、对立和现代人的精神分裂的普遍性。同时,作品通过两个半子爵对立行为的背谬的因果关系的展示,呈现人的生存的荒诞性。但作者面对人类这种生存处境的态度是积极的:以整合弥补人的精神分裂与缺失,以自由选择反抗荒诞。
卢晓侠
关键词:卡尔维诺结构主义
东北民俗喜剧中“傻子”形象的诗学阐释被引量:1
2010年
东北民俗喜剧中的"傻子"形象运用个性化和反常化等方式制造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人们新的审美期待;它的游戏与狂欢特征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的需要;其自嘲品格也唤醒了当代人对自我存在的重新解读。
卢晓侠
关键词:诗学阐释
嫦娥奔月神话原型在文本中的置换与变异被引量:4
2001年
原型理论是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审视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为寻找某些艺术形象的起因提供了线索,也将不同时代人类共同的心理体验贯穿起来。从这一理论出发,木兰、潘金莲两个女性形象的行为与嫦娥奔月神话在深层次上是共通的,木兰、潘金莲对嫦娥具有增值意义。
卢晓侠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嫦娥奔月花木兰潘金莲神话原型
审美守望的困境与商业文化的再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文艺观反思
2006年
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平面化、大众化,提倡艺术对现实的超越、批判和否定而著称,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但这一审美的文化和文艺观与商业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有很大的距离,它在商业与现代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上也存在一些误解。商业消解文化个性、操控大众的能力是有限的,相反它会激活民间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卢晓侠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商业文化
走出异化的怪圈:二人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二人转在火爆的同时也遭遇了与大众文化同质化和自身异化的危机,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被遗弃。主要表现在:晚会化和商业化;以"说"代"唱",以游戏代叙事;表演低俗。作为承载东北族群文化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需重拾失落的核心因子,将大众文化因素"化"入自身,变"同质"为"特质";恢复"讲故事"的传统,综合调动唱、舞等各种表现手段;持守自己的文化情操,以健康引领快乐。
卢晓侠
关键词: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事与游戏:东北民俗喜剧的两个世界
2011年
东北民俗喜剧是东北民俗的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人实现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托。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物种,它不仅"讲故事",而且呈现一个"游戏"的空间,甚至"故事世界"为"游戏世界"颠覆和取代。游戏世界的凸显从根本上取决于东北人追求快乐的独特方式,有其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核。
卢晓侠
关键词:故事游戏
作为“要素”的文学与作为“活动”的文学
2006年
以文学活动中的某一要素来概括文学本质的反映论、作者中心论以及作品中心论等各有自己的理论缺憾,它们都把文学作为静止的、物态化的事物来看待。但文学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文学意义也是在文本与文本、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读者、文本与其生存其间的文化语境以及文本的上下文之间的不断对话中生成的。离开“活动”这一基本界定,文学的意义将无从产生。
卢晓侠
关键词:文学本质
《悲悼》重复叙述的“存在"指向被引量:1
2005年
重复叙述作为文学叙事的基本方式在《悲悼》中表现极为突出。《悲悼》通过意象、人物以及情节的重复叙述突出了“存在”这一意义指向:存在是无数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矛盾所构成的尴尬,但人的本质不是被动地接受尴尬,而是行动与自我选择。
卢晓侠
关键词:《悲悼》自我选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