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发波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9对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 探讨miR-9在缺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采用RT-qPCR检测候选miRNAs的表达情况,比较...
- 单发波李俊霞黄庆愿
- 关键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缺氧诱导
- 文献传递
- 缺氧大鼠心肌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背景与目的: 高原环境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高原环境缺氧以及由缺氧引发的细胞能量产生障碍。维持细胞能量平衡是进入高原后机体一切代偿适应性反应的中心。研究表明,AMP 激活的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 单发波
- 关键词:缺氧糖原葡萄糖转运体
- 文献传递
- miR-9对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 背景和目的:
慢性缺氧所致的持续性肺动脉压升高称之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该病理生理过程是高原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发生的中心环节。在慢性...
- 单发波
- 关键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缺氧MIR-9
- 文献传递
- 急性高原低氧和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高原低氧和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磷酸化AMP激活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高原组大鼠置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中24h,平原组大鼠在舱外饲养。测定大鼠在模拟高原和平原条件下的游泳力竭时间以及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糖原、血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组织中pAMPK/AMPK比值。结果显示,急性低氧可显著缩短大鼠游泳力竭时间。运动力竭时,高原组大鼠骨骼肌剩余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平原组大鼠,而血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平原组大鼠。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模拟高原条件下,运动力竭时,各组大鼠骨骼肌pAMPK/AMPK比值都显著升高,但高原组大鼠骨骼肌pAMPK/AMPK比值明显低于平原组大鼠。以上结果表明,急性高原低氧可显著降低大鼠运动能力,但运动力竭时骨骼肌pAMPK/AMPK比值低于平原条件下水平,提示骨骼肌能量代谢因素可能不是导致进入高原早期运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 杨涛黄庆愿单发波官立彬蔡明春
- 关键词:骨骼肌糖原
- 急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急性缺氧时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状况。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对照组(n=8)和急性缺氧组(n=8)。急性缺氧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的低压舱中。24 h后测定2组大鼠血糖、血乳酸以及心肌组织糖原含量,用心导管技术测定大鼠心脏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AMPK(pAMPK)水平以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急性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右心室功能显著增强,左心室功能无明显变化;血糖含量显著升高[(5.6±0.6)mmol/Lvs(7.5±0.5)mmol/L,P<0.05];左、右心室心肌组织GLUT4表达显著增强,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右心室心肌:(4.78±1.29)mg/gvs(6.55±1.20)mg/g,P<0.05;左心室心肌:(4.15±0.77)mg/gvs(5.73±1.57)mg/g,P<0.05];左、右心室心肌组织AMPK含量无明显变化,但pAMPK含量显著降低,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模拟高原5 000 m急性缺氧静息状态下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说明心肌能量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心肌糖原含量增加可能是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的机制之一。
- 单发波蔡明春徐刚杨涛殷骏黄庆愿
- 关键词:缺氧心肌糖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