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风
-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分析975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与分类。方法:收治围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975例,年龄>45岁,不规则阴道流血,排除妊娠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明确。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及HE染色,镜检。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病变组中,61~70岁组中最高(41.3%),其次56~60岁组(34.21%)。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意义(P<0.01)。各年龄组中均以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为主,45~50岁组最高(93.39%)。随着年龄增长,非器质性病变构成比例减少(P<0.01),子宫内膜癌比率增高。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应明确诊断,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后仍以药物治疗为功血一线治疗。
- 刘金风胡培英
- 关键词: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病理分析
- 甘肃省以医院为基础的子宫颈癌及宫颈高度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以医院为基础的浸润性子宫颈癌(ICC)和宫颈高度内瘤变(≥CINII)组织病理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HPV的多型别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预测HPV疫苗在本地区的潜在影响。方法兰州市户籍并常住,2005—2006年间在本院住院诊治,术前未进行任何化学或放射治疗做出诊断的42例ICC或≥CINII的活组织标本。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CICAMS)采用"三明治"技术,由组织病理学专家对HE染色后的切片进行双盲独立阅片,运用PCR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HPV-DNA检测。结果在42例患者中,CINⅡ11例,CINⅢ11例,ICC20例;感染HPV41例,感染率为97.62%;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0.24%,多型别感染率为9.76%。HPV型别分布:HPV-16、58、31、33、52、18、51、59、68、6,其中,HPV-16感染31例,占75.61%,HPV-58感染4例,占9.76%,二者合计为85.37%。在20例ICC患者中,鳞癌17例,其中16例为HPV-16型别单一感染。
- 刘金风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甘肃省2005年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进一步明确孕产妇死亡原因,确定每一例死亡是否可以避免,并找出影响死亡主要因素,提出可行性干预措施。方法:评审采取专家组个案评审形式,以个人家庭、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社会其他各部门的知识、技能、态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审。结论:产科出血为主要死因(45.78%),其中,胎盘滞留发生最高(25.31%);影响因素以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最高(43.90%);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86.56%)。
- 刘金风陈雪珍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
- 宫颈癌的早诊早治探讨被引量:7
- 2007年
- 刘金风
- 关键词:宫颈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高危因素艾滋病毒伴侣HPV
- 18270例已婚妇女普查宫颈情况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对已婚妇女普查宫颈情况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利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方法:对1996,2005年间在我院行宫颈普查的18270例已婚妇女的宫颈情况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生殖道感染中宫颈糜烂发生率最高,平均为30.11%,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好发年龄在25—45岁,占95.4%。宫颈刮片病理:巴氏I-Ⅱ级为95.70%,巴氏Ⅱ-Ⅲ级为4.1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宫颈光滑与糜烂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糜烂与Ⅲ。糜烂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巴氏Ⅳ-V级为0.18%-0.02%,该组人群宫颈糜烂比宫颈光滑的发生率高,差别显著(P〈0.05)。而且,随着宫颈糜烂程度加重,发生率也随之增加(P〈0.05)。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好发因素。但宫颈光滑者亦不排除癌变的危险性。因此,在普查中已婚妇女应常规进行宫颈病理检查,真正起到筛查、防癌的作用。
- 刘金风
- 关键词:妇女病普查宫颈糜烂
- 雄激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的化验检测,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清中的雄激素水平与正常孕妇相比是否显著升高,升高的具体程度。并分析、计算雄激素升高的水平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对雄激素在妊高征的发病机理中起何作用进行探索。方法:设妊高征组(n=60)与对照组(n=60),取其血清,用放射免疫计数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雄激素(睾酮)水平。并将妊高征患者按国际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型,用Spearm an等级相关分析计算出雄激素水平与妊高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雌激素、肾功、血球压积等。结果:妊高征患者的平均雄激素浓度为(1.803±0.552)nmol/L,正常妊娠妇女的雄激素浓度为(1.075±0.478)n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雄激素的浓度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呈密切正相关(R s=0.339,P=0.008)。两组受试者的孕龄、年龄、肾功、血球压积、雌激素浓度、胎儿性别相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极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妊高征的严重程度与血清雄激素的水平呈密切正相关,雄激素可能为妊高征发病的因素之一。
- 李亦宁周敏刘金风
- 关键词:雄激素妊高征发病机理
- 1997—2000年甘肃省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对1997—2000年甘肃省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1.4‰、10.00‰、11.87‰、11.34‰,其变化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围产儿死亡率亦无明显变化,分别为24.15‰、20.27‰、24.37‰、20.45‰。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产母年龄<20岁和≥30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不同性别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一年四季发生率分别为11.89‰、11.50‰、10.96‰、9.90‰,差别有显著性(P<0.01)。前5位出生缺陷排序是神经管缺陷、脑积水、总唇裂、马蹄内翻、多指。建议:(1)普及优生知识。(2)开展育龄妇女服用小剂量叶酸防止神经管缺陷。(3)定期培训,加大产前诊断力度,提高产前诊断水平。(4)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面。(5)加强对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管理。
- 王小玲刘金风
- 关键词:干预措施监测资料分析妇幼保健新生儿
- 甘肃省近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与干预效果评价
- 刘金风郝胜菊陈雪珍刘青许亚莉
- 监测项目填补了该省资料在全国该领域空白,干预措施实施为省内相关领域重大举措。对实施干预后的孕产妇死亡趋势变化进行研究,充分依靠监测结果,结合该省实际,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理性分析重要指标。研究影响该省孕产妇死亡...
- 关键词:
- 关键词:孕产妇干预
- 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HPV型别分布与多重感染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型别分布情况,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预测HPV疫苗的潜在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用TCT、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CC)或高危型癌前病变(≥CINⅡ)并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进行放疗及化疗的组织标本共计112例,运用SPF10-PCR技术进行DNA扩增,再利用DNA酶免疫测定法(DEIA)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利用包括25种型特异性探针的反向杂交线型探针检测技术(LiPA)对HPV阳性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ICC、≥CINⅡ中HPV感染率分别为95.83%、96.37%,HPV型别分布最广的为HPV16型,累计感染分别为75.00%、57.81%;排第2、3位的是HPV18和HPV58,分别为16.67%、26.56%和12.5%、20.31%。两组中2种或2种以上型别混和感染分别为30.43%、38.71%,均有高危型别参与感染。结论:HPV16、18型二价或HPV16、18、6、11型四价疫苗在甘肃省宫颈癌的潜在保护能力较强,达69.56%。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应引起注意。
- 刘金风
- 关键词:宫颈癌
- 184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在青春期,由于患者年龄小,缺乏自我保健及生理常识,加之学习紧张,少数患者担心就诊时医生的询问或检验发现其婚前性行为,而不愿就诊,往往是病程较长,或疾病严重时由家长带领就诊。
- 刘金风
- 关键词: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