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遥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输电
  • 3篇输电塔
  • 2篇安全评估
  • 1篇动态安全
  • 1篇动态安全评估
  • 1篇优化算法
  • 1篇振型
  • 1篇识别方法
  • 1篇特高压
  • 1篇特高压输电
  • 1篇特高压输电塔
  • 1篇桥梁
  • 1篇桥梁钢
  • 1篇组合梁
  • 1篇系杆
  • 1篇系杆拱
  • 1篇系杆拱桥
  • 1篇模态
  • 1篇模态识别
  • 1篇接头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刘遥
  • 4篇杨溥
  • 4篇刘纲
  • 2篇黄宗明
  • 1篇翁尚彬
  • 1篇谢增银
  • 1篇秦阳

传媒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种传感器布点优化算法在系杆拱桥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对三种不同的传感器优化布点算法在系杆拱桥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算法的侧重点及优化效果。首先对三种优化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以一大跨系杆拱桥为背景,研究桥面在三种方法下加速度传感器测点布设的差异,并采用四种评估准则对传感器布置的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采用无量纲化技术将四种评估准则转化为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优化算法对优化效果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传感器的优化布设时,必须对不同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以选取最优算法。
刘纲杨溥刘遥翁尚彬
汉江大跨越输电塔动态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大跨越高压输电塔具有塔体高、跨距大、柔性强等高耸结构和大跨度结构的共同特点,且对地震、风和导线覆冰等环境荷载的反应较为敏感,容易发生极端条件下的动态倒塌破坏,故对其安全状态进行评估,以提前采取补救措施,保证主干电网安全,...
刘遥
关键词:大跨越输电塔安全评估模态识别
文献传递
酒杯型输电塔损伤定位的识别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酒杯型大跨越输电塔结构在塔头节段具有刚度突变的特性,建立了基于模态双指标的损伤定位方法。通过对现有模态指标的对比,提出首先采用振型差指标判断酒杯型输电塔刚度突变处是否损伤,再利用模态柔度改变率指标定位输电塔其他节段的损伤,以克服单一模态指标易误报警的缺陷。分析了模态识别误差、不完备测点和环境因素对模态双指标方法的影响。采用实塔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据环境激励较为准确地识别损伤发生的部位,测试误差、环境等因素对其损伤定位功能的影响较小,为该类塔架结构长期在线健康监测提供了损伤识别的方法支撑。
刘纲杨溥秦阳刘遥
关键词:输电塔刚度突变
特高压输电塔双向动态监测传感器的优化布置被引量:4
2010年
结合三维动态测点优化布置的有效独立法(EFI3)和改进的一维有效独立法,提出同时考虑双向测点优化布置的有效独立法(EFI2)。采用二维空间相互正交方向的节点振型作为输入,根据模态振型最大线性无关性和较大能量分布原则,EFI2法将同时优化双向的测点布置。以某大跨越特高压输电塔为工程背景,运用EFI2法优化其顺导线和横导线向加速度测点布置,并选用两种评估标准分析测点布置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对同时考虑空间二维振动的大跨越特高压输电塔结构,EFI2法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测点布置方案。
杨溥刘遥刘纲黄宗明
关键词:传感器优化布置特高压输电塔健康监测
大型桥梁钢—混接头状态监测及安全评估方法被引量:7
2009年
钢-混凝土结合段(钢混接头)是保证混合结构安全性能最为关键的结构部位,针对大型桥梁PBL剪力键加局部预应力束的钢混接头形式进行了状态监测及安全评估方法研究。分析该类构件的破坏机理,提出了区别于传统的监测参量。研究了PBL剪力键测点布置方案和监测参量的阈值,并考虑了环境、荷载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给局部预应力损失评估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照和对实桥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新监测参量和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对大型桥梁同类关键部位的健康监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刘纲黄宗明杨溥刘遥谢增银
关键词:组合梁PBL剪力键ARX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