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宏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如何学好《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 2001年
- 刘树宏
- 关键词:《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事法律关系无线电厂
- 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被引量:1
- 2010年
- "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培养大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分析现实问题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等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的统一体,它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贯彻落实针对性,既要注重理解其重大意义,又应该遵循"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贴近教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贯彻落实针对性,是确保"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
- 刘树宏张红峻
- 关键词:大学生
- 应有的放矢地加强和改革“两课”教学
- 2001年
- 刘树宏
- 关键词:逆反心理修养课思想理论教育
- 多维度诠释道德的信仰基础被引量:6
- 2006年
- 从理论的维度来看,信仰作为道德生成的内在基础为个体道德提供精神支撑、价值尺度和恒久动力。从历史的维度来看,道德为获得神圣的价值根基往往自觉地趋向于信仰。从现实的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切实发挥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不仅应为大众提供精神生活层面上的“终级关怀”,而且应提供社会制度层面上的“次级关怀”,更应提供物质生活层面上的“初级关怀”。由此,必须把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 肖立斌刘树宏
- 关键词:道德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
- 维护党中央权威的价值和路径论析——基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理论思考
- 2017年
-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观点,并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维护党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贯强调的重要思想,是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需要,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需要,也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路径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看齐、思想上服从和行动上落实等方面。
- 刘树宏张珍珍
- 关键词:政治纪律政治生活从严治党
-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获得感的实质及提升的原则遵循和逻辑理路被引量:5
- 2022年
-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获得感是一个前沿性问题,其实质主要指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以课程教育教学为主、以“第二课堂”为辅的教育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能够产生的一种正向、积极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深入理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获得感的实质,在理论上遵循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统一、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统一等原则,在实践中遵循知、情、志、行的逻辑理路,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获得感。
- 刘树宏赵玉艳
- 关键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学生逻辑理路
- 论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重点在“大中小学”和“一体化建设”,其实质是对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系统构建。深刻理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质,遵循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相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等原则,从打造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各学段既有序衔接又螺旋上升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打造各要素同向同行的横向教育格局、牢牢占领网络阵地等方面着手,打造虚实相融的教育模式。
- 侯玉童刘树宏
-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
-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选取案例的基本要求
- 2015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选取案例时,要坚持案例主题思想具有先进性、所涉及的人物及其事迹要具有代表性、所选取的案例与教学内容具有契合性,还要有针对性和新颖性。教学中每个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正确理解和使用,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刘树宏
- 关键词:教师教学
-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
- 2016年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主要表现在"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以及既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又要教育人民"学好文化"三个方面,这些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促进作用。
- 刘树宏黄莹
- 关键词: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人民
-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方略研究
- 2018年
-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尤为重视的一项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在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中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关于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将从方略角度来探讨:第一,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首要任务;第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第三,开展群众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战略举措;第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人才保障。
- 秦璐刘树宏
-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