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昌云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脉闭塞
  • 1篇亚低温
  • 1篇再灌注
  • 1篇中动脉
  • 1篇中动脉闭塞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细胞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皮质
  • 1篇皮质神经
  • 1篇皮质神经元
  • 1篇皮质神经元凋...
  • 1篇葡萄糖剥夺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细胞
  • 1篇小胶质细胞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昌云
  • 1篇陈枝挺
  • 1篇李元霄
  • 1篇蔡国恩
  • 1篇叶钦勇
  • 1篇林汉斌
  • 1篇刘昌云
  • 1篇李元霄
  • 1篇林汉斌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结合珠蛋白和血红蛋白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和血红蛋白(Hb)影响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细胞存活率、极化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BV2细胞构建OGDR细胞模型。OGDR同时加入Hb和(或)Hp进行干预,分为OGDR组(OGDR损伤)、5、10、15、20μmol/L Hb组(OGDR损伤+5、10、15μmol/L Hb)、HP组(OGDR损伤+4μmol/L HP)、Hb+HP组(OGDR损伤+15μmol/L Hb+4μmol/L Hp)和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极化特异性标记几丁质酶样蛋白(CHIL)3、CD206、精氨酸酶(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CD163、CD11b和CD32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蛋白表达。结果常规培养条件下,BV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b、Hp及Hb+Hp进行干预,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DR干预BV2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Hb和(或)4μmol/L Hp进行干预,与OGDR组相比,15、20μmol/L Hb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与15μmol/L Hb组相比,Hb+H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OGDR组和15μmol/L Hb组相比,Hb+Hp组IL-6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4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OGDR组、15μmol/L Hb组和Hb+Hp组蛋白CHIL3、Arg-1、CD163和CD11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206、iNOS和CD32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OGDR组15μmol/L Hb组对比,Hb+Hp组GPX4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Hp和Hb加重了OGDR的BV2细胞的细胞损伤,并促进其向促炎方向激活。
陈枝挺赵振华蔡国恩李元霄李元霄李元霄林汉斌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神经元凋亡及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改良模型,探讨BDNF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CAO改良模型及亚低温干预措施,通过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HE染色、TUNEL染色、BDNF蛋白免疫组...
刘昌云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亚低温凋亡皮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