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 作品数:4 被引量:237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及其常模的测定被引量:190
- 2012年
- 背景:2008年就我会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与常用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600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与SF-36的信度(Cronbach′α=0.76)相比,CQQC的信度更好(Cronbach’α=0.91),二者的效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4,P<0.01)。目的:公布CQQC,报告CQQC测定的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9所医院的,包括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826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影响。结果:这次CQQC常模测定:(1)正常人平均得分为(93.93±26.53)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6.61±25.84),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8.15±21.85)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级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3.46±21.4),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55.38±18.68)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51±17.16),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19±27.66)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1),正常人生活质量男性得分(96.54±28.15),显著多于女性(89.99±23.35),P<0.001;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01),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三组除部分亚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3级,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外,男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8.72±25.49)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0.78±27.16,P<0.001);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86.53±23.22)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52.64±20.26,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
- 刘江生刘江生刘江生王瑛马琛明王福军涂良珍郭兰王瑛王瑛王瑛王瑛张勇郑伯仁李莉王福军丁家崇洪华山洪华山任爱华郭兰巢毅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康复生活质量
- 平板运动试验与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SPECT心肌显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检测进行比较,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99mTc-MIBI/18F-FDG双核素SPECT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根据99mTc-MIBI/18F-FDG双核素SPECT显像结果判定存活心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心肌存活组与心肌无存活组.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变化,分别计算其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45例患者中24例为心肌存活组(n=24),21例为心肌无存活组(n=21);心肌存活组中87.5%(21/24)Q波延长,75.0%(18/24)QT离散度≤70 ms;Q波延长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7.5%、85.7%和86.7%,QT离散度≤70 ms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5.0%、71.4%和60.0%.结论在陈旧性Q波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指标Q波延长和QT离散度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李琳高宁汤亚明刘建郭涛
- 关键词:存活心肌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梗死
-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就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测定"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8所医院的793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差异。结果:(1)正常人平均得分(常模)为(95.74±23.21)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3.75±23.62),高血压III期患者生活质量(69.06±21.78)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4.67±20.5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5.37±18.62)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36±17.24),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41±27.8)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0);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5),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得分(P<0.05);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2.64±21.87)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6.91±23.13),P=0.000;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70.13±25.66)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68.91±20.44),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组和3人及以上组的得分;自费患者的得分低于医保或公费患者的得分(P<0.05~<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和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 刘江生马琛明涂良珍王瑛郑伯仁王福军洪华山郭兰殷兆芳李鹏虹郑茵翁向群张勇杨胜利李莉林明魁丁家崇郭克峰刘青山任爱华唐海沁巢毅郑直翁志远刘建李筱雯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康复生活质量
- 活动平板试验与双核素SPECT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对比研究
- 2011年
- 目的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SPECT心肌显像与平板运动试验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检测进行比较,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99mTc-MIBI/18F-FDG双核素SPECT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根据99mTc-MIBI/18F-FDG双核素SPECT显像结果判定存活心肌,将患者分为2组,即心肌存活组与心肌无存活组。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变化,分别计算其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45例患者中24例为心肌存活组(n=24),21例为心肌无存活组(n=21);心肌存活组中87.5%(21/24)Q波延长,75.0%(18/24)QT离散度≤70ms;Q波延长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7.5%、85.7%和86.7%,QT离散度≤70ms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5.0%、71.4%和60.0%。结论在陈旧性Q波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指标Q波延长和QT离散度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李琳高宁汤亚明刘建郭涛
- 关键词:存活心肌平板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