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富来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农业
  • 3篇气候
  • 2篇梯田
  • 2篇旱灾
  • 2篇风险评估
  • 1篇稻作
  • 1篇稻作技术
  • 1篇夜温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知识
  • 1篇制种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保护
  • 1篇适宜性
  • 1篇双季杂交稻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制种

机构

  • 8篇湖南省气象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湖南省气候中...

作者

  • 8篇刘富来
  • 4篇帅细强
  • 3篇黄晚华
  • 3篇谢佰承
  • 2篇汪扩军
  • 2篇陆魁东
  • 1篇杜东升
  • 1篇段居琦
  • 1篇罗伯良
  • 1篇龙志长
  • 1篇张超
  • 1篇赖顶梅
  • 1篇余学知
  • 1篇屈右铭
  • 1篇赵福华
  • 1篇彭莉莉
  • 1篇袁小康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2006年全...
  • 1篇全国农业气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MaxEnt模型湖南双季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选取了适宜湖南水稻种植分布8个潜在的气候因子和湖南17个双季稻农业气象观测站点位置信息,利用Max Ent模型,构建了湖南杂交水稻潜在种植分布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得出影响湖南水稻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湖南水稻适宜性种植分布区域。结果表明:10-22℃活动积温、4—10月日照时数、稳定通过22℃持续日数、4—10月降水量为影响种植湖南双季杂交稻主导气候因子。并进一步通过得到的主导气候因子,采用Max Ent模型再次进行湖南双季杂交水稻适宜种植性分区,将湖南省双季稻制种植分布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省级层面上利用Max Ent模型筛选影响湖南水稻种植主导气象因子,并对湖南水稻适宜性种植分布做了不同等级划分,为优化湖南双季杂交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一定气象参考依据。
谢佰承杜东升陆魁东段居琦刘富来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
昼夜温差对番茄果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及模拟
2017年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DIF)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18℃(16/34,昼温/夜温,℃,以下同)、-12℃(19/31)、0℃(25/25)、+12℃(31/19)、+18℃(34/16),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干物质分配在果期各阶段的影响,并构建综合了昼夜温差、辐射和热效应的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与零昼夜温差处理相比,+12℃DIF使根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茎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18℃DIF使叶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而使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减少。而负昼夜温差使根、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茎、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不同昼夜温差处理下,根、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指数递减关系,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Logistic模型递增关系,通过拟合昼夜温差值与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到昼夜温差对根、茎、叶、果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影响的模拟模型。经独立试验数据检验表明,模拟效果良好。
袁小康刘富来
关键词:昼夜温差番茄干物质分配
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问题与途径──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紫鹊界梯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系统,是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笔者主要介绍紫鹊界梯田的生态系统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濒危性,详细阐述了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明确当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景观保护以及生态文化的传承是紫鹊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关键问题。最后就当前农业生态保护及现状做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总体的保护思路和途径,为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谢佰承陈耆验刘富来陈标新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生态保护
梯田传统农耕技术知识调查与评估——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以紫鹊界梯田传统的耕作知识和技术为主题,搜集文献资料并开展专题调研。结果表明:紫鹊界梯田传统农业耕作工具的开发使用、合理的农事安排、耕作种植制度和模式的推行以及传统作物栽培技术,如育秧、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旱地穇子栽种等技术,应属保护的农业文化遗产之列。针对紫鹊界传统耕作技术与知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物基因库、完整档案库和传统农业耕作知识与技术博物展览馆、培训传承人等保护方案。
谢佰承陈耆验刘富来陈标新
关键词:传统农业稻作技术
临界温度双低两用不育水稻制种的气候诊断分析与区划被引量:6
2004年
对“临界温度双低两用不育水稻”在湖南制种的适宜性进行了气候诊断分析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临界温度双低两用不育水稻几乎可以在湖南省各市州进行低风险制种,湖南存在大片制种无育性风险且产量较高的区域,且制种安全期较长,便于综合考虑茬口等其它需要。
帅细强汪扩军刘富来
关键词:临界温度不育水稻制种气候
湖南省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本文依据历史灾情资料,对湖南省旱灾的受灾和成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风险评估的统计分析手段,得出基于GIS的湖南省十几年来旱灾的干旱受灾率、变异系数、不同发生面积的发生概率、脆弱度等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采用综合风险评...
黄晚华帅细强刘富来
关键词:风险评估旱灾
文献传递
湖南省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本文依据历史灾情资料,对湖南省旱灾的受灾和成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风险评估的统计分析手段, 得出基于CIS的湖南省十几年来旱灾的干旱受灾率、变异系数、不同发生面积的发生概率、脆弱度等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采用综合风险...
黄晚华帅细强刘富来
关键词:风险评估旱灾
文献传递
湖南农业结构与布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应对技术研究
陆魁东汪扩军帅细强罗伯良张超黄晚华赵福华屈右铭彭莉莉刘富来赖顶梅余学知龙志长
综合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技术,系统地分析了气候要素和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利用当今较先进的奇异谱预测方法,预测了未来5年气候趋势,结合气候变化特征和长期预测,创造性地提出各区域农业应对措施。采用计算机技术和GIS小网络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