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声成像剂领域,一种超声造影剂,由壳膜材料和惰性气体组成,所述壳膜材料包含磷脂和白蛋白材料,所述白蛋白材料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4~3∶4;所述的惰性气体为六氟化硫或全氟丙烷。本...
- 刘学兵尹立雪陈敏
- 超声载HGF阳离子微泡对兔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制备载HGF阳离子微泡联合超声在兔缺血模型中的基因转染,与普通微泡对比促血管新生作用,为寻找更可靠的转染载体提供依据.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超声+普通微泡组,③超声+阳...
- 张清凤刘学兵王胰邓燕李春梅尹立雪
-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阿霉素致兔心肌损伤的早期检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致兔心肌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30只兔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兔ADM总用量分别为0、4、8 mg/kg。采集兔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心肌超声动态图像,将其平分为4个节段,分别为前壁、室间隔、侧壁及下壁。测量4个节段总体舒张期末心内膜下心肌(the subendocardiac myocardium,SCM)、相邻中层心肌(the adjacent middle myocardium,AMM)的平均回声强度值,计算其比值,测量舒张期及收缩期末整体心肌平均回声强度值,比较A、B、C组总体心内膜下心肌及相邻中层心肌平均回声强度值及其比值,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果B组及C组舒张期末总体SCM、AMM平均回声强度值及其比值均大于A组(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末整体心肌平均回声强度值均为C组[(33.48±5.73)dB,(27.11±4.88)dB]〉B组[(23.84±8.83)dB,(17.20±8.21)dB] 〉A组[(14.56±5.89)dB,(9.27±2.58)dB]。B组心肌的病理损害主要为心内膜下心肌细胞空泡变性,C组心肌受损范围增加至中层,心肌受损病理范围C组〉B组。结论ADM早期主要损伤SCM,SCM与AMM平均回声强度比值增大可能是ADM致心肌早期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
- 刘学兵尹立雪张清风陆景汪林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阿霉素心肌损伤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 实时三维超声早期检测阿霉素致兔心力衰竭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时间曲线参数早期诊断阿霉素(ADM)致兔心肌损伤及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周静脉注射ADM 2mg/kg体质量,分别于注射前(A组)、注射后2周(B组)、4周(C组)、6周(D组)进行超声检查,每组兔注射ADM的总剂量为0、4、8、12mg/kg体质量。采用二维超声于左心室长轴切面舒张期末测量左心房、左心室前后径,采用三维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ESV),计算射血分数(EF)。获取17个心肌节段在1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容积-时间变化曲线、左心室整体功能参数成像"饼图",以及左心室16节段不同步参数,包括达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msv16-SD)、最大时间差值(Tmsv16-Dif),及经心动周期的校正值Tmsv16-SD%、Tmsv16-Dif%。超声检查完毕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组间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及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D组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D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B组局限于心内膜下心肌,C组达中层心肌,D组达心外膜下心肌。结论全容积三维超声在心力衰竭早期阶段即可检出兔左心室不同步参数的变化,为检测心肌损伤及早期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刘学兵尹立雪邓燕张清凤陆景
- 关键词:容积-时间曲线心力衰竭阿霉素动物实验
- 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影像特征及可能的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病理及相关辅助检查证实的免疫功能正常PCNSL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将首诊时正确诊断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被误诊的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灶部位、数目、信号、强化类型、瘤周水肿、出血及坏死。结果入选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中病灶呈单发11例(68.75%),呈多发5例(31.25%);入选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共计病灶27个,位于幕上21个(77.78%),位于幕下5例(18.52%),同时累及1例(3.70%);所有病灶呈显著强化,其中显著均匀强化14个(51.85%),不均匀强化13个(48.15%);病灶周围出现中度及以上水肿20个(74.07%);4例患者(25.00%)合并出血,4例患者(25.00%)合并坏死。两组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在病灶的强化方式、出血分级及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常不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病灶强化不均,合并出血、坏死可能是导致其误诊的主要原因。
- 陈玲玲陈玲玲刘学兵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成像
- 解剖M型超声在早期心肌缺血左室舒张特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解剖M型超声在早期心肌缺血左室舒张期局部心内膜位移变化特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45例患者根据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分为心肌缺血患者28例(缺血组)及正常者17例(正常组)。采集左室短轴中段动态超声图像,采用解剖M型超声经前间隔-后壁、后间隔-侧壁及前壁-下壁节段3条取样线,分别测量各节段舒张早期速度、幅度及幅度率,计数心内膜面收缩后收缩及短暂舒张延迟的节段数。比较两组舒张变化特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缺血节段舒张早期幅度、幅度率更低(P<0.05),收缩后收缩及短暂舒张延迟更多(P<0.01),两组舒张早期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M型超声可作为一种检测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简便方法,舒张期局部心内膜位移的异常变化可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刘学兵尹立雪邓燕陆景张清凤
- 关键词:舒张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的抗氧化、抗炎作用观察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抗氧化、抗炎的作用。方法:将132例亚急性期VMC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辅酶Q10胶囊,1粒/次,3次/d,饭后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三餐时服用;重症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3次/d。观察组口服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连续治疗8周。监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MB),记录治疗后cTnI,CK-MB的复常率;进行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电图复常率;进行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肌酸磷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和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和IL-35水平。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151,P<0.05);观察组cTnI,CK-MB和心电图复常率分别为82.26%(51/62),90.32%(56/62)和80.65%(50/6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00%(39/60),73.33%(44/60)和63.33%(38/60)(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CK-MB,CPK,HBDH,LDH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LVEF,CI和E/A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0和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FN-γ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亚急性期VMC气阴两虚证患者,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而保护心肌,临床能起到降
- 王晨李仁东刘学兵蒋培都杨青艳杨雪梅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益心舒胶囊抗氧化应激抗炎
-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治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6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所表现类型分别为室性早搏、ST-T改变、QTc延长、房室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窦性心动过速,所占比例分别为92.3%,69.2%,58.5%,43.1%,33.8%,27.7%,24.6%,23.1%,23.1%,15.4%;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中心律失常所占比例分别为40.9%,57.6%,70.0%。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动态心电图表现呈现多样性,且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严重。心功能越差,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就越多。临床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临床实际应用价值高。
- 欧阳征鹏刘学兵王晨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动态心电图
- 上腔静脉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 2022年
- 患者女,25岁,因“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半年,心累1个月”来我院就诊,自述活动后心累,心前区听诊可闻及收缩期Ⅲ级杂音。胸部X片检查:纵隔及双肺均未见明显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房间隔上份近上腔静脉口处可探及细小高速血流信号(图1A),峰值流速1.65 m/s;提示右上腔静脉口梗阻或房间隔修补术后残余漏?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压增高,永存左上腔静脉。
- 刘学兵陈艳李赵欢
- 关键词:永存左上腔静脉房间隔峰值流速肺动脉压残余漏
- 32例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气胸患者(气胸组)的胸片及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同一胸导联的QRS波振幅绝对值变化的差值(以V1及V5为主),计算左侧气胸胸导联最大/最小QRS波振幅绝对值的比值,分析其与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以胸片确定的年龄相当的非气胸患者32例(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气胸组28例(87.5%)出现胸导联QRS波的振幅周期性改变,QRS波振幅平均差值为(0.53±0.20)mV,对照组为(0.07±0.09)m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气胸以SV1或SV2的振幅改变较为显著,且胸导联QRS波呈逆递增及顺钟转位(100%),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与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右侧气胸以RV5的振幅改变较为显著。结论左、右侧气胸有各自的心电图改变特征,可根据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评估左侧气胸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刘学兵林家弟欧阳征鹏
- 关键词:心电图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