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3篇单倍体
  • 3篇玉米单倍体
  • 3篇倍体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种质
  • 2篇种质基础
  • 2篇ZEA
  • 1篇单倍体加倍
  • 1篇单倍体诱导
  • 1篇单倍体育种
  • 1篇玉米机械
  • 1篇玉米机械化
  • 1篇玉米机械化收...
  • 1篇玉米品种
  • 1篇玉米育种

机构

  • 5篇丹东农业科学...
  • 4篇辽宁省丹东农...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刘俊
  • 6篇刘旭
  • 5篇尹晓红
  • 4篇李卉
  • 3篇景希强
  • 3篇刘君
  • 3篇刘中杰
  • 2篇丰光
  • 1篇李建生
  • 1篇李妍妍
  • 1篇王亮
  • 1篇陈增齐
  • 1篇刘中杰
  • 1篇杨晶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新农村(黑龙...
  • 1篇第一届全国玉...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因素及发展建议被引量:4
2016年
从玉米品种、种植模式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因素,提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建议,力求推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进程。
尹晓红刘中杰杨晶刘旭刘俊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
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2016年
在整理了自60年代以来"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及其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优良玉米自交系自330、E28和丹340等为代表的丹玉自交系进行简要评述,总结出它们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突出特点。丹玉系列玉米自交系是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刘旭刘中杰刘俊李卉
关键词:杂交种种质基础
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审定品种统计分析
2016年
本文整理了从1948年至今所审定(认定)的“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便于育种者在今后工作中参考。这些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突出特点,因而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
刘旭刘中杰刘俊李卉
关键词:杂交种种质基础
孤雌生殖诱导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系。孤雌生殖诱导是获得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技术在国外各大育种公司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国内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诱导系的选择与繁殖、基础材料的组配、杂交诱导、单倍体子粒的挑选、单倍体植株的种植、单倍体加倍以及双单系的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孤雌生殖诱导系(简称诱导系)产生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流程,同时展望了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前景。
刘俊尹晓红刘君刘旭李卉景希强
关键词:玉米育种单倍体诱导单倍体加倍
不同加倍方法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幼苗为材料,在2-3叶期用0.06%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2.0%的二甲基亚砜(DMSO)通过浸根、滴注心叶和针刺生长点3种不同的方法对单倍体进行人工化学加倍,并对不同加倍方法的加倍率和致...
刘俊尹晓红刘君刘旭李卉景希强
不同加倍方法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幼苗为材料,在23叶期用0.06%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2.0%的二甲基亚砜(DMSO)通过浸根、滴注心叶和针刺生长点3种不同的方法对单倍体进行人工化学加倍,对不同加倍方法的加倍率和致死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生长点的方法加倍效果最好,平均加倍率为23%与其他2种化学加倍方法比较,不仅加倍率显著提高,而且所用的秋水仙素剂量更低。
刘俊尹晓红刘君刘旭李卉景希强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
Doubling Efficiency of Maize Haploid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被引量:2
2016年
Haploid seedlings were inducted from different maize materials.At 2-3-leaf stage,maize haploids were treated with 0.06% colchicine and 2.0% dimethyl sulfoxide(DMSO) by dipping root,dripping heart leaf and acupuncturing growing point,respectively.The doubling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by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ple comparisons.The result showed that growing point acupuncturing method exhibited the highest doubling efficiency with an average doubling rate of 23%,seed-setting rate of 21.4%,and mortality rate of 16.3%.Composed with other two chemical doubling methods,growing point acupuncturing metho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oubling rate of maize haploids with a lower application dose of colchicine.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haploid breeding techniques.
刘俊尹晓红刘中杰李建生
关键词:HAPLOIDCOLCHICINE
水稻细胞壁来源的寡糖激活水稻免疫反应的研究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其中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严重的真菌病害,对稻米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严重影响。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主要保护屏障,...
杨超刘芮刘俊
关键词:水稻寡糖免疫反应
玉米品种丹科2151在辽宁不同地区的种植密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玉米品种丹科2151为材料,在辽宁不同生态气候区域选择6个试点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和倒伏等因素,丹科2151在辽宁东南部及辽西沿海地区合理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辽宁中北部地区为52 500株/hm2,辽西内陆地区为52 500-60 000株/hm2,该结果可为玉米生产提供合理指导。
陈增齐丰光刘俊
关键词:种植密度
控制玉米穗轴直径的基因遗传研究
2016年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M54和D34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测量不同世代群体内穗轴直径。利用盖钧镒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穗轴粗细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次数分布中F2群体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1群体呈多峰分布,其中有两条主峰较为明显,B2群体主要呈多峰分布,其中一条主峰非常明显。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1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主基因遗传率介于62.2%-69.3%之间,多基因遗传率介于20.8%-23.9%之间,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以加性效应为主,该性状具有较高的育种值。
王亮丰光李妍妍刘俊
关键词:穗轴直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