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 目的:下颌偏斜对美观及功能影响较大,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是正畸临床的难点。本研究采用锥形束CT三维成像的方法,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双侧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
- 刘俊
- 关键词:下颌偏斜锥形束CT髁状突
- 文献传递
-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下颌骨形态的CBCT研究
- 王密于美清董福生刘俊马文盛
- 关键词:下颌偏斜锥体束CT
- 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成人下颌骨形态的CBCT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用锥体束CT(CBCT)资料分析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下颌骨的形态特征。方法:纳入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的成人患者20例作为偏斜组,个别正常20例为正常组。进行CBCT扫描,用INVIVO 5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两侧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偏斜组中偏斜侧下颌升支长度、体积、下颌骨总长度、体积、下颌体后半部分长度、髁突单位、下颌角与下颌体的单位长度均小于对侧(P<0.05),偏斜侧下颌角的角度大于对侧,其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偏斜组2侧各项的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侧的髁突与下颌升支小于对侧;下颌体的后部轻度不对称;下颌体前半部分两侧基本对称。
- 王密于美清刘俊董福生卢海燕胡骁颖陈文静马文盛
- 关键词:下颌偏斜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髁突形态和位置的锥形束CT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研究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和位置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的成年患者20例(偏斜组)和正常(牙合)成人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锥形束CT头颅扫描和三维影像重建.在髁突最大轴面测量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内外径-正中矢状线交角、最大轴面面积、轴面中心-正中矢状线距.在髁突中心冠状面测量关节内、中、外间隙和髁顶高度.在髁突中心矢状面测量关节前、上、后间隙.在三维重建影像上测量髁突垂直高度和髁突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每组两侧差异.结果 相比偏斜对侧,偏斜组偏斜侧髁突垂直高度小(1.89±1.34) mm、体积小(77.90±51.37) mm3,最大轴面面积小(10.70±5.10) mm2,髁顶高度小(0.63±0.1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后间隙和外间隙分别较偏斜对侧小(0.35±0.10)和(0.58±0.18) mm,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在三维形态和位置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
- 刘俊于美清董福生王密温小萌马文盛
-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骨性III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 目的:下颌偏斜对美观及功能影响较大,骨性Ⅲ类错(骀)伴下颌偏斜畸形是正畸临床的难点。本研究采用锥形束CT三维成像的方法,探讨骨性Ⅲ类错殆伴下颌偏斜成人双侧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
- 刘俊
- 关键词:下颌偏斜髁状突
-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成人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 刘俊马文盛于美清董福生
- 关键词:下颌偏斜锥形束CT髁状突
- 双牙弓前突伴双侧磨牙牙根吸收拔牙矫治一例
- 2013年
- 一、病史
患者。女,20岁。就诊日期:2009年10月。主诉:上下门牙前突。
- 王密李颖辉刘俊马文盛
- 关键词:双牙弓前突拔牙矫治牙根吸收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