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升高被引量:10
- 2007年
- 背景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NO的生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变化及可能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无糖尿病的住院病人56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0例,对照组(26例)为血压正常并无高血压史患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HPLC)测定各患者的血浆ADMA、L精氨酸(L-Arg)含量,比色法测定血糖、肌酐、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尿酸(UA)。结果EH组血浆ADMA浓度[(0.029±0.01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023±0.010)mmol/L,P<0.05]。两组间血浆L-Arg、HDL-C、TC、TG、U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L-Arg浓度与患者年龄、HDL-C、TC、TG、UA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EH患者血浆ADMA浓度升高。
- 王洪巨刘俊史晓俊张恒高大胜蔡鑫包宗明
- 关键词: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L精氨酸原发性高血压
- 射频消融并发血栓和假性股动脉瘤1例
- 2007年
-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2岁,汉族,在职干部,因“阵发性心悸、胸闷20年”于2006-05-19在我院心内科住院。
- 刘俊史晓俊王洪巨
- 关键词:射频消融血栓
- 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不同程度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所有对象(60例)均接受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参照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粥样斑块者为对照组(11例),有粥样斑块者为病例组(49例),并且在病例组根据Gensini积分的高低分为A组(21例,Gensini积分<30分)和B组(28例,Gensini积分≥30分)。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结果病例组血清T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的血清T浓度也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而B组低于A组(P<0.05)。血清HDL-C、TC、TG、UA、Cr、BUN、E2和E2/T在各组间无差异。病例组血清T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286,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浓度显著下降,与CAS程度有关。
- 刘俊王洪巨杨红史晓俊张恒高大胜蔡鑫包宗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睾酮雌二醇
- 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不同亚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病情,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ACS组(88例)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5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对照组(42例)为冠状动脉正常患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HPLC)测定血浆ADMA、L-精氨酸(L-Arg)含量,比色法测定HDL-C、TC、TG和尿酸(UA)。结果:ACS组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18±1.32)∶(3.70±1.32)μg/L,P<0.01],血浆L-Arg/ADMA浓度比低于对照组(1.64±0.60∶2.49±1.79,P<0.01),血浆L-Arg浓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间分析:AMI亚组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60±1.46)∶(3.70±1.32)μg/L,P<0.01]和UAP亚组[(5.60±1.46)∶(4.93±1.22)μg/L,P<0.05],血浆L-Arg/ADMA浓度比值低于对照组[(1.57±0.79)∶(2.49±1.79),P<0.01];UAP亚组血浆ADMA浓度高于对照组[(4.93±1.22)∶(3.70±1.32)μg/L,P<0.01],L-Arg/ADMA浓度比值低于对照组[(1.67±0.45)∶(2.49±1.79),P<0.01];血浆L-Arg浓度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ADMA与HDL-C、TC、TG、U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浆ADMA浓度显著升高,血浆L-Arg/ADMA浓度比值显著降低,ADMA浓度升高是ACS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子。
- 王洪巨刘俊史晓俊张恒高大胜蔡鑫包宗明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个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具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患者血浆中ADMA水平增高,并且与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ADMA成为一个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危险因子。
- 刘俊王洪巨
- 关键词: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动脉粥样硬化
- 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病人97例,经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参照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组为24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实验组为73例动脉粥样硬化者,根据Gensini积分的高低分为3个亚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方法测定血浆ADMA和L-精氨酸含量,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结果实验组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5±1.3)μg/L与(4.4±0.9)μg/L(P<0.01)],ADMA/L-精氨酸低于对照组[(1.6±0.6)与(1.8±0.4)(P<0.05)],而两组间L-精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亚组间分析显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浆ADMA浓度上升。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浆ADMA浓度显著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
- 王洪巨刘俊史晓俊张恒高大胜包宗明蔡鑫
- 关键词: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L-精氨酸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43例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STEA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42例植入支架。结果: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中,手术后获得前向血流TIMI3级42例(97.7%),死亡1例(2.3%)。存活的42例患者术后随访30d,无一例发生再次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急诊PCI治疗STEAMI,成功率高,住院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
- 王洪巨高大胜刘进军史晓俊张恒蔡鑫包宗明马宾吴士礼刘俊
-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
- 雄激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刘俊王洪巨
- 关键词:睾酮雄激素血管内皮细胞
- Tako-Tsubo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Tako-Tsubo综合征表现为一过性心室功能障碍伴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及血液中少量心肌特异性酶的释放。心理应激可能参与其主要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标准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患者通常采用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 刘俊王洪巨
- 关键词:病理生理
- 封堵器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我科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现报道如下.
- 张恒王洪巨蔡鑫包宗明刘俊
- 关键词:封堵器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二叶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