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干燥方法对决明子配方颗粒蒽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决明子配方颗粒蒽醌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决明子提取液分别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方法,以总蒽醌、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3种干燥工艺的影响。对决明子配方颗粒总蒽醌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喷雾干燥配方颗粒的吸湿性和水溶性均优于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而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配方颗粒总蒽醌的含量相近且高于喷雾干燥。结论考虑配方颗粒的特点,选择喷雾干燥作为制备决明子配方颗粒的干燥方法;决明子配方颗粒总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 刘伟民江滨曾元儿叶殷殷陈碧娃
- 关键词:蒽醌真空干燥冷冻干燥
- 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停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设计了分光光度自动分析系统的硬、软件 ,利用汞 ( )对藏红 T-碘化钾体系的催化褪色作用 ,建立了微量汞的催化动力学 -流动注射停流分光光度自动测定方法。Hg( )含量在 0~ 6.0 μg/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 3.5×1 0 -7g/m L,分析频率为 2 0 s/h。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及污水中汞的测定 ,回收率为95.6%和 98.5% ,相对标准偏差为 5.1 %和 4.5% (
- 刘伟民陈晓青徐金华
- 关键词: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藏红T碘化钾污染物分析
- 镉与2-羟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显色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范华均张薇刘伟民杨帆
- 关键词:偶氮苯显色反应氨基苯基三氮烯类试剂羟基磺酸基
- 清浊祛毒丸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清浊祛毒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浊祛毒丸中山茱萸、虎杖、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 ,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可靠 ,专属性强。
- 王涛刘伟民
- 关键词:清浊祛毒丸薄层色谱鉴别山茱萸虎杖
- 决明子总蒽醌的水提和醇提工艺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比较决明子总蒽醌的水提和醇提工艺,确定提取决明子总蒽醌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在水提工艺中考察了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固液比,在醇提工艺中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对决明子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结果总蒽醌的提取量方面醇提效果明显优于水提。在醇提的考察因素中,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对总蒽醌的提取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决明子总蒽醌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倍用量的50%乙醇在80℃下提取2h,提取次数2次。
- 刘伟民江滨曾元儿陈如端林萍娟
- 关键词:决明子总蒽醌正交实验
- 清浊祛毒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
- 2004年
- 目的 测定清浊祛毒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镏—紫外光谱法,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 丹皮酚在1.944~48.6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29%(RSD=1.30%,n=6)。结论 本法可作为清浊祛毒丸质量控制标准。
- 王涛刘伟民
- 关键词:清浊祛毒丸丹皮酚分光光度法
- 不同工艺决明子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药效学比较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喷雾、冷冻、真空)所制的决明子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水煎剂的药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别设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决明子饮片水煎组和配方颗粒的喷雾组、冷冻组、真空组,从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燥结便秘小鼠排便、高血脂小鼠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3个方面考察相同剂量的决明子配方颗粒剂与水煎剂的药效差异。结果:3种配方颗粒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运动(P<0.01),但与水煎剂比较差异不明显;3种颗粒均能明显促进便秘小鼠排便,喷雾组、冷冻组的第一次排黑便时间与水煎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和P<0.05);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喷雾组和冷冻组的血清TC,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冷冻组的TG也明显降低(P<0.05),真空组和水煎组仅能降低TC(P<0.05)。结论:决明子配方颗粒总体药效优于同剂量的传统水煎剂,以冷冻颗粒和喷雾颗粒为佳。
- 陈艳芬刘伟民江滨曾元儿杨超燕邝武锋
- 关键词:决明子水煎剂泻下调脂
- 决明子配方颗粒制备及提取过程动力学研究
- 决明子是临床上具有降脂、降压、通便、明目等功效的常用中药,本论文对其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药理药效、制备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机理进行研究。 (1)本实验首先建立了决明子总蒽醌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方...
- 刘伟民
-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决明子动力学
- 间磺酸基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Cr(Ⅲ)
- 2002年
- 研究了Cr(Ⅲ)与间磺酸基偶氮安替比林(m-SAA)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Cr(Ⅲ)与m-SAA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λ_(max)=62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48×10~4L/(mol·cm),Cr(Ⅲ)的浓度在0~25.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5.9×10^(-3)μg/25 mL。该方法应用于模拟合成水样和环境水样中铬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5%和9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3.9%。
- 刘伟民范华均陈静玲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