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梅

作品数:74 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21篇蛋白
  • 21篇肿瘤
  • 12篇膀胱
  • 10篇移行细胞
  • 10篇移行细胞癌
  • 10篇增殖
  • 10篇细胞癌
  • 10篇免疫
  • 10篇病毒
  • 9篇基因
  • 9篇肠癌
  • 8篇血管
  • 8篇预后
  • 8篇胶质
  • 7篇登革病毒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免疫组织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抗体

机构

  • 6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解放军第37...
  • 1篇武胜县中医院

作者

  • 74篇刘丽梅
  • 26篇柳凤轩
  • 19篇阎晓初
  • 12篇于冬梅
  • 11篇安静
  • 11篇郭德玉
  • 11篇段光杰
  • 11篇张恒
  • 11篇陈宗涛
  • 9篇贺光友
  • 8篇周占松
  • 8篇杨忠
  • 7篇田衍平
  • 7篇宋波
  • 7篇杨景
  • 7篇闫晓初
  • 6篇沈俊杰
  • 6篇单娟娟
  • 6篇钱程
  • 6篇徐小峰

传媒

  • 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癌症
  • 4篇免疫学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消化外科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全军第四届病...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和nm2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 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标本选自我院1978-1992年间,手术切除膀胱移行细胞癌55例,男性4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6.6...
于冬梅闫晓初郭德玉柳凤轩刘丽梅
文献传递
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与纤维肉瘤中cyclin D1及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cyclinD1和 p5 3蛋白在实验性大鼠同时性乳腺癌与纤维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改良给药的方法复制大鼠同时性乳腺癌与纤维肉瘤动物模型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yclinD1和p5 3蛋白在乳腺癌、纤维肉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cyclinD1和 p5 3蛋白表达 ,在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中7/ 14有cyclinD1表达 ,8/ 18的乳腺癌与 9/ 14的纤维肉瘤中有cyclinD1的表达 ,7/ 18的乳腺癌与 5 / 14的纤维肉瘤中有p5 3蛋白的过度表达 ;肉瘤旁组织中无cyclinD1和 p5 3蛋白表达。cyclinD1和 p5 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和纤维肉瘤组织学分级有关 ,同时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在大鼠同时性乳腺癌与纤维肉瘤中有cyclinD1和 p5 3蛋白过度表达 ,cyclinD1蛋白可能参与肿瘤发生过程 ,而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张毅姜军韩晓蓉刘丽梅
关键词:CYCLIND1乳腺癌纤维肉瘤DMBA
二甲基苯蒽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周期蛋白D1、p53表达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D1(cyclinD1)、p5 3蛋白在大鼠乳腺癌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12 0只 ,利用二甲基苯蒽 2 0 0mg/kg体重灌胃 ,复制大鼠乳腺癌动物模型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周期蛋白D1、p5 3蛋白在正常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及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cyclinD1、p5 3蛋白表达 ,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中无p5 3蛋白表达 ,在不典型增生Ⅰ级、Ⅱ级、Ⅲ级乳腺组织中分别有 15 %、3 0 %、5 5 %有cyclinD1表达 ,7/9的乳腺癌Ⅰ级有cyclinD1的表达 ,1/4的乳腺癌Ⅱ级中cyclinD1有表达 ,乳腺癌Ⅲ级无表达。p5 3蛋白在乳癌Ⅰ、Ⅱ、Ⅲ级中分别有 1/9、1/4、6/7有过度表达。结论 在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 ,cyclinD1过度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 ,是肿瘤发生中的早期事件 ,而p5 3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 ,是肿瘤发生的晚期事件 ,cyclinD1表达与 p5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张毅姜军韩晓蓉刘丽梅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P53蛋白二甲基苯蒽
4种肿瘤相关抗原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对胆囊癌早期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 10例慢性胆囊炎、10例胆囊腺瘤及 5 0例胆囊癌组织的癌胚抗原 (CEA)、癌相关粘液抗原 (CA5 0 )、钙粘附蛋白E(E C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EA及CA5 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组和胆囊炎组(P<0 .0 5 ) ,而E CD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 ,且伴有转移的胆囊癌E CD表达更低。胆囊癌的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胆囊炎组和腺瘤组 (P<0 .0 1)。CEA及PCNA过度表达者 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P<0 .0 1) ,E CD过度表达者 3年生存率较阴性者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CEA、CA5 0以及PCNA检测可能有助于胆囊腺瘤恶变和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且CEA、PCNA和E
阎晓初严粉琴柳凤轩刘丽梅
关键词:胆囊癌癌胚抗原钙粘附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膀胱移行细胞癌CD44和nm2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CD44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两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于冬梅闫晓初郭德玉柳凤轩刘丽梅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CD44蛋白NM2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文献传递
干扰SIRT1表达试剂在制备抑制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公开了干扰SIRT1表达试剂在制备抑制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在肝癌干细胞中抑制SIRT1表达能够显著降低肝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球能力,从而抑制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因此...
钱程刘丽梅刘春刚沈俊杰单娟娟
文献传递
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999年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的表达。结果: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标记指数随病理分级增高和肿瘤体积增大而增高,Ⅰ、Ⅱ、Ⅲ级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PCNA标记指数高表达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 0.01)。结论:PCNA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于冬梅梁智勇柳凤轩闫晓初刘丽梅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肿瘤PCNA预后
P物质对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观察P物质(SP)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施加SP刺激.分别采用^3H—Glutamate掺入和RT—PCR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摄取和转运体GLT-1表达的变化。结果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SP的刺激下^,3H—Glu的摄取逐渐下降,10^-9mol/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10^-6mol/L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在10^9-10^-8mol/L SP作用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10^-6 mol/L SP刺激组GLT-1表达值低于正常对照(P〈0.05、P〈0.01)。结论 高浓度的SP作用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和谷氨酸掺入下降,表明周围慢性疼痛可能通过致病递质SP使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入减少,神经间隙谷氨酸堆积而导致脊髓中枢继发的神经损害。
张恒周占松刘丽梅杨忠宋波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T-1慢性疼痛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诊断及预后的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病理参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CD34、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随访分析。结果 所有DFSP均表达CD34。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局部切除范围与DFSP复发率显著相关。PCNA计数标记指数平均为 4 1 7% ,PCNA高表达组复发率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组。结论 CD34可作为DFSP与纤维肉瘤特异的鉴别诊断指标。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及PCNA表达可作为判断DFSP预后的指标。
李恩林柳凤轩段光杰曹颖刘丽梅阎晓初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诊断复发预后免疫组织化学DFSP
登革病毒及其E蛋白和NS3蛋白对HepG2细胞中GSH水平的影响
2007年
目的通过对登革病毒感染后不同时相点以及稳定表达登革病毒E蛋白和NS3蛋白的HepG2细胞中GSH水平的测定,确定登革病毒感染后细胞内GSH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登革病毒蛋白的表达对HepG2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比色定量检测登革病毒2型感染后不同时相点以及稳定表达登革病毒E蛋白和NS3蛋白的HepG2细胞中GSH水平的变化。结果总体来说,登革病毒2型感染后48h内,HepG2细胞内GSH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感染后的30min、2h和24h细胞内GSH变化最为明显,与模拟感染组和其他时相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稳定表达登革病毒E蛋白和NS3蛋白的HepG2细胞内GSH的水平也均较空质粒对照组降低。结论登革病毒2型感染HepG2细胞,可使细胞内的GSH下降,且呈现阶段性,推测可能与病毒的吸附、穿入、蛋白质合成、释放等过程有关,且登革病毒E蛋白和NS3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也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其GSH水平。
江雯田衍平刘丽梅陈炜陈宗涛高娜徐小峰安静
关键词:登革病毒HEPG2细胞GSH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