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术
  • 12篇中耳
  • 9篇外科
  • 8篇畸形
  • 8篇耳畸形
  • 7篇外科手术
  • 6篇中耳畸形
  • 6篇外耳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耳炎
  • 4篇中耳炎
  • 4篇耳廓
  • 4篇耳廓再造
  • 3篇全耳
  • 3篇外耳道
  • 3篇面神经
  • 3篇耳道
  • 3篇闭锁
  • 2篇硬化症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同仁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冷同嘉
  • 8篇戴海江
  • 6篇赵守琴
  • 2篇赵啸天
  • 2篇刘志莹
  • 2篇李新吾
  • 2篇程继龙
  • 2篇郭继周
  • 2篇李霞
  • 1篇倪鑫
  • 1篇汝子杰
  • 1篇张炳熙
  • 1篇王子刚
  • 1篇郭静蓉
  • 1篇高玉红
  • 1篇傅天真
  • 1篇刘元虎
  • 1篇常发慎
  • 1篇王植平
  • 1篇于子龙

传媒

  • 7篇临床耳鼻咽喉...
  • 5篇耳鼻咽喉(头...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国外医学(耳...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美学...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耳...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被引量:9
1992年
激光术的研究和应用是近10年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领域中令人鼓舞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激光的原理生物效应、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周渊冷同嘉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激光疗法
颞骨骨折与面瘫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报告了1988~1998年收治的25例颞骨骨折合并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40岁。颞骨纵行骨折7例,横行骨折4例,耳道-乳突复合性骨折14例。5例保守治疗,行面神经减压术20例,手术采用:经颞迷路上径路1例(颅中窝径路);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5例;迷路径路2例;中耳乳突径路12例(其中面神经隐窝径路9例,开放式手术3例)。15例术后观察6月~6年,面肌功能恢复良好12例,占80%,其中以外耳道-乳突复合性骨折效果佳。外伤时间长,面神经损伤程度重,是面肌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因素。
刘志莹冷同嘉赵啸天
关键词:颞骨骨折面神经麻痹外科手术
外、中耳畸形与鳃裂囊肿被引量:1
2006年
鳃源性耳畸形包括各类外,中耳畸形和鳃裂囊肿畸形,后者约占鳃源性畸形的1%。鳃裂囊肿与源于第2鳃弓神经之面神经解剖关系密切,术后避免误伤已为临床工程师所重视。文献中则罕有报导鳃裂囊肿并有外,中耳畸形者(如外耳道骨性闭锁或外耳道狭窄畸形),
冷同嘉刘元虎李欣陈东
关键词:CLEFT
谈再造耳廓之美被引量:1
1996年
全耳廓再造术属高难度整形外科手术之一,也应视为美容手术范畴,其主要适于先天性耳畸形:如外耳道骨性闭锁、先天性无耳、或后天性外伤性耳廓缺失等。全耳廓再造术的兴起可追朔至 Tanzer(1959)倡导采用6期法术式完成全耳廓再造,但约须经10个月方可形成良好耳廓形象。1980~1983年 Brent 则较系统提出手术改良经验。利用自体软骨被覆游离颞筋膜瓣经二期法进行。
冷同嘉
关键词:耳廓再造整形外科手术
砒霜重度腐蚀中、内耳6例报告
1989年
报告手术治疗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用砒霜治疗致全聋和面瘫(耳部病变呈两大类型:Ⅰ型即肉芽并死骨松动型;Ⅱ型即面、听神经中毒变性及死骨固定型)。均先行根治手术而干耳;5例分别完成耳大神经移植术、舌下-面神经吻合术及面神经减压术。术后全部干耳,面神经等的机能均有明显的恢复。
冷同嘉耿稚萍李新吾郭玉璞
关键词:砒霜中耳内耳中毒
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损部位对气导听力损失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损部位与气导听力损失在语言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70例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慢性中耳炎病人 ,根据术中所见 ,听骨链病损程度依其部位分为 G1:病变位于槌砧关节以前 ;G2 :病变位于砧镫关节以前 ;G3:病变累及全部听骨。将其语言区气导阈值与术中所见听骨链病损程度进行均数的两两比较 ( q检验 )。结果 各组之间在 50 0 Hz和 10 0 0Hz及 G1/ G3在 2 0 0 0 Hz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G1/ G2、G2 / G3在 2 0 0 0 Hz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王少植杨庆文冷同嘉梁凤和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
手术治疗69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4年
报告鼓室硬化症69例的临床资料,45例为镫骨固定型,对42例采用以“倒立Ⅱ型”为主的听骨链重建术(而非多数人采取的Ⅰ期封闭鼓室,Ⅱ期镫骨切除或半规管开窗术)取得37例听力提高(占88.1%)的好效果。随访31例,最长8年,无一例神经聋发生。并就“倒立Ⅱ型”术的方法、优点及手术的体会进行讨论。
戴海江赵啸天冷同嘉
关键词:鼓室硬化症听骨链重建术
全耳廓再造术与听力重建术同步进行被引量:19
1997年
为使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骨性闭锁患者同步取得增进听力并改善耳廓外形一举两得的双重效果,本组158例(160耳)同步完成听力重建及耳廓再造术。结果:听力增进率(20~45dB)132例(133耳),占83.1%。全耳廓再造成活率155例(157耳),占98.2%,耳廓外形优良(解剖轮廓清楚)137耳(85.6%)。认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可获增进听力及良好外耳形态的效果。
冷同嘉
关键词:听力重建术耳廓再造术闭锁
负压引流在同步性全耳再造术后护理的应用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报导我院耳鼻喉科1988~1992年为34例先天性外耳道骨性闭锁患者施行同步性全耳再造术,自身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廓全部成活,外形美观,认为术后负压吸引引流法是成功获得再造耳的立体生理形象的重要手段,强调术后做好负压引流护理,如严密观察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始终保持有效负压吸引状态,负压吸引力控制在32~56Kpa,负压引流时间以5天为宜;在更换负压装置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空气、细菌进入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折断等,对提供再造耳廓的立体生理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孟宪英郭静蓉冷同嘉
关键词:全耳再造术负压引流护理
先天性耳闭锁被引量:3
1992年
就先天性闭锁的发病、诊断、分类、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的近期研究资料进行综述。随着耳显微外科的进展,其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由于其发病遗传因素仍不清楚,畸形病变常很复杂,手术处理仍有很大困难:认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或全耳再造术乃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冷同嘉李新吾
关键词:先天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