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倩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萼香茶菜甲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体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萼香茶菜甲素(macrocalyxin A,MA)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增殖、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2、4、8μg/mL)MA体外作用于U266细胞,运用细胞计数、PI染色、MTT比色法体外观察MA对U26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形态观察、Annexin V/PI双染色和DNA亚二倍体检测方法研究MA诱导U266细胞凋亡作用;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β1、β1i、β2、β2i、β5、β5i、NF-κB、IκB-α蛋白表达。结果:MA抑制细胞增殖;MA可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瑞氏染色后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AnnexinV+/P I-表达升高;亚G1峰显著增加;在Western免疫印迹中β2、β1i、β5i、NF-κB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降低,而IκB为增高趋势,β1、β2、β2i无明显变化。结论:MA在体外对U266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调亡。
- 冯丽倩周永列吕亚萍夏骏邱莲女石浩
- 关键词:U266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大萼香茶菜甲素A通过抑制蛋白酶体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凋亡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大萼香茶菜甲素A(macrocalyxin A,MA)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蛋白酶体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浓度(2、4、8μg/ml)的MA体外作用于U266细胞,用Hochest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色观察MA诱导U266细胞凋亡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泛素、蛋白酶体19S亚基S6'亚单位和蛋白酶体20S亚基中β1、β1i、β2、β2i、β5、β5i亚单位,以及BAD、BCL-2、FAS、FAS-L、MAPK、PARP、Pro-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M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Hoechst 33258染色的细胞内出现致密颗粒或块状的荧光颗粒,Annexin V+/PI-细胞和总凋亡细胞(Annexin V+/PI-和Annexin V+/PI+)增加;MA可使U266细胞内泛素化水平增高,抑制20S蛋白酶体亚单位β1i、β2、β5i、和19S蛋白酶体泛素识别亚基S6'表达。与此同时,BCL-2、MAPK、PARP、pro-caspase 3表达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高而下调,BAD、FAS、FAS-L、cleaved-caspase 3表达则增加。结论:大萼香茶菜甲素A具有抑制蛋白酶体的作用,线粒体凋亡和死亡受体途径有可能参与MA诱导细胞的凋亡。
- 陆玲娜冯丽倩吕亚萍夏骏邱莲女石浩王卫忠周永列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蛋白酶体
- GFI1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6和M7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急性红白血病(M6)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亚型细胞患者独立生长因子1B(GFI1B)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系初治住院患者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6型10例,M7型4例)作为观察组,GFI1B表达正常者1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GFI1B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GFI1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6患者中缓解6例,GFI1B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4例,GFI1B平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7患者中3例未行化疗,1例化疗后未缓解,未继续监测其GFI1B mRNA表达水平。结论 GFI1B的表达水平反映M6和M7亚型的病情变化,对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潘志兰邢英杰张永梅冯丽倩
- 关键词:急性红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时荧光定量PCR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XXC5基因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XXC5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vaGreen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患者中CXXC5基因表达量。结果结果显示与24例对照相比,94例AML患者CXXC5转录本水平显著降低(P<0.01)。44例(45.8%)AML患者为CXXC5基因低表达,M1/M2/M3亚型患者CXXC5基因的低表达率显著高于M4/M5/M6亚型(P<0.01)。CXXC5基因低表达的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显著长于非低表达者(P<0.01)。结论 CXXC5低表达常见于AML患者中,且对AML预后具有良性影响。
- 潘志兰杨彦张永梅张志敏冯丽倩邢英杰
- 关键词:预后实时定量PCR
-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研究MM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收治的48例MM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中位年龄为58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蛋白尿、溶骨性损害。骨髓液中浆细胞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相关性(P<0.01),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血尿酸与MM肾脏损害有相关关系。结论 MM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浆细胞数量、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尿酸可能与MM肾病发生有关。
- 潘志兰张永梅张志敏杨彦冯丽倩邢英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究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600 mg/d,1次/d,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20 mg/m2,6 h滴完,1次/d,每月持续输注10 d,若白细胞(WBC)<2.03109/L停止输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外周血象变化、ABL1激酶突变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主要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分别为35.70%、85.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6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完全消失时间和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BL1基因突变率为21.42%,对照组患者突变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14%、4.7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14.28%、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能够有效提高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降低ABL1激酶突变率,降低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潘志兰张永梅张志敏杨彦冯丽倩邢英杰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