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菊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鸡大肝和大脾病免疫器官的病理学动态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用人工接种方法观察了鸡大肝和大脾(BLS)病鸡免疫器官的大体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大体变化除脾肿胀外,盲肠扁桃体、胸腺和腔上囊也发生肿胀、出血。组织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脾、盲肠扁桃体、胸腺、腔上囊和哈德尔氏腺除发生变性和坏死外,早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中、后期则出现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等。结果表明,BLS病的早期以体液免疫为主,后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增强,这两种免疫在此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 冉茂菊徐福南杨德吉
- 关键词:免疫器官病理形态学
-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被引量:26
- 1995年
- 用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自四川不同地区的15株毒力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该菌对了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V、新霉素100%敏感,其高敏以上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00%、93.3%、93.3%,可作为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 周廷宣冉茂菊
- 关键词:鸡病大肠杆菌病药物敏感性试验抗菌素
- 一例小鹅瘟病的诊断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邓小红余华冉茂菊何家惠吕立新陶庆园
- 关键词:小鹅瘟症状剖检变化防制
- 四川主要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免疫预防研究(二)——免疫期的测定
- 1996年
- 为探明接种E.coli氢氧化铝多价灭活苗鸡只血清中E.coli抗体消长规律,以及血清抗体与保护率的关系,以便合理制定免疫程序,我们采用试管凝集法对免疫鸡只进行血清中E.coli抗体测定,并对不同免疫期和不同抗体水平的鸡进行同源菌株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抗体凝集价与攻毒保护率的关系是:1:32=90%;≥1:64=100%;1:24=50%。抗体消长规律是:免疫一周后抗体凝集价达1:32,第三周达1:128,第4—6周达最高峰1:190,以后逐渐下降,第15周降至1:24。免疫期为15周,免疫临界线初步拟定在1:24。建议当鸡(特别是种鸡和蛋鸡)血清抗体水平处于免疫临界线时,应适时接种,以有效地预防本病。
- 冉茂菊余广海贾仁勇蒋杰
- 关键词:保护率免疫期
- 鸡大肝和大脾病免疫病理学研究
- 通过对18周龄艾维茵肉种鸡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研究鸡大肝和大脾(BLS)病免疫病理 学动态变化,旨在为探讨BLS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及其免疫预防提供可靠的理论 依据.用免疫金-银法、免疫胶体金细胞化学方法和双抗体夹...
- 冉茂菊
- 关键词:免疫病理学
- 孔雀新城疫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被引量:1
- 2003年
- 刘宇卓李银冉茂菊梅慧张敬峰
- 关键词:孔雀新城疫巴氏杆菌病症状剖检变化
- 鸡大肝和大脾病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大肝和大脾病鸡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根据超微结构的变化,肝和脾是本病的靶器官,有时胰也受到损害。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肝和脾细胞的核周间隙增加,核染色质边移,线粒体浓缩,内质网扩张和空泡化,有时细胞器消失。在自然病例和接种后4周病鸡的肝和脾细胞的内质网池和胞浆中均见有大量病毒颗粒,间质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
- 徐福南谭勋杨德吉郑保纹冉茂菊
- 关键词:超微结构病毒性传染病
- 鸡大肝和大脾病抗原在免疫器官的定位和分布被引量:4
- 2000年
- 用免疫金 银法 (IGSS)和免疫胶体金细胞化学方法 ,对人工感染的大肝和大脾 (BLS)病鸡免疫器官作BLS抗原(BLSAg)定位、分布及其动态研究。结果感染后第 1,7,19周 ,在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法氏囊、红骨髓和哈德尔氏腺组织中均检查到BLSAg ,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网状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的胞浆、内质网、线粒体和一些空泡内。BLSAg阳性淋巴细胞早期主要分布在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T 淋巴细胞区 ,第 7周在胸腺、法氏囊和外周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区。结果初步表明BLS病毒定位于胞浆。机体在抗BLS病毒方面 ,早期以体液免疫为主 ,而中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能不同程度的降低。
- 冉茂菊徐福南洪大蓉
- 关键词:抗原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