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绍清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两岸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型模式——虚拟联盟
- 2017年
- 互联网时期,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探究两岸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型模式—建立两岸高职教育虚拟联盟,对开拓两岸高职教育合作与交流新局面意义深远。
- 陈爱香兰绍清
-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虚拟联盟
- 主体行为选择策略的经济学分析
- 2010年
- 计划与市场做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各行为主体在不同的状态之下,行为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取决于计划与市场二者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行为主体在该比较优势差异下所获得的收益大小。而二者的比较优势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现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没有一种纯粹形式,没有惟一的策略选择,相反,总是市场、计划和传统的融合。
- 兰绍清
- 福建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10年
- 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引发的土地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它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增,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难度。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兰绍清
- 关键词:耕地建设用地
- 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等“多区叠加”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州区域新发展的有利战略机遇。以福州市为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在现有福州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基础上,对标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分析“多区叠加”优势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探索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在高质量赶超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化的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发展路径,协同推进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模式。
- 兰绍清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通过对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解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企业自身的行为选择、市场环境的培育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兰绍清
- 关键词: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
- 生态群落特征对产业集群现象的启示
- 2009年
- 文章从生态群落与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出发,借鉴生态群落发展所特有的"开敞先锋"、"食物链"、"最适密度"3个特点,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实现"规模效应"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生态群落特征对产业集群现象的启示作用。
- 兰绍清
-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群落
- MOOC在线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启示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特点的剖析,引发对高等教育回归的思考,并提出MOOC在线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启示:高等院校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应对MOOC,实现教育公平;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师使命的回归;全社会应运用现代科技大力营造"大教育"氛围,构建学习型社会。
- 兰绍清
-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 从MOOC到SPOC: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理性选择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首先对MOOC和传统教育的特点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其次深入分析了SPOC与MOOC的关系,以及SPOC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指出融合了MOOC与传统教育的SPOC是MOOC实践进程中对MOOC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扬弃,最后明确提出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理性选择是:SPOC。
- 兰绍清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动力的角度出发,阐明了集群成为企业有效组织形式的原理在于它具备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同时从规模经济、交易费用、范围经济、协同效应等角度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阐述。产业集群的群居性促使产业集群具有单个企业所不能拥有的集聚经济效应。企业在既定的条件下要想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产业集群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 兰绍清孙利
-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学
- 虚拟教育联盟——海峡两岸高职在线教育合作的新模式
- 2017年
-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交往工具,是打破海峡两岸高职教育合作与交流瓶颈的重要手段。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虚拟联盟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海峡两岸高职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互访互派的合作模式,极大地融合了联盟成员的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海峡两岸高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兰绍清
- 关键词:虚拟联盟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