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
-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昌一次降雹过程的催化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13年4月29日西昌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根据碘化银的催化时间、催化高度、催化用量和催化方式开展一系列防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催化位置及催化方式,可以达到最佳防雹效果;通过对催化例和未催化例的冰雹形成机制对比分析得出,在播撒碘化银后,激发了"有利竞争",雹块不能长大;霰胚的减少及冰雹碰并云水的减少,导致降雹减少。
- 郑飒飒刘东升邹勇余芳
- 关键词:人工防雹AGI数值模拟
- 2009年四川省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被引量:2
- 2010年
-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干旱背景,在概述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反演产品分析了催化作业的物理响应证据,介绍了区域雨量对比的效果评估方法,计算了每次作业的增雨效果,分析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对抗春、夏旱和增加水库蓄水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郝克俊刘东升王维佳余芳徐精忠郭守峰
- 关键词:飞机人工增雨
- 四川霾时空分布及气象要素分析
- 2022年
- 选取2016~2019年四川地区156个站点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和温度资料,分析了霾的时空变化和对应的大气参数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霾天气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发生较少,盆地发生较多。从季节变化来看,霾天气在冬季多发,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从日变化来看,霾在白天的发生次数远高于夜间,11~21时为高发阶段,03~08时为低发阶段;10~12时成霾最多,01~07时和23时成霾较少;20时和23时消霾最多,06~09时消霾最少;90%的霾在8 h内消散。结合气象要素分析,霾发生次数在气温介于7~14℃时最多;根据能见度划分的轻微霾和轻度霾发生次数较多,重度霾发生次数较少;霾发生次数在相对湿度介于2%~33%时最低,在其介于34%~79%时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
- 余芳李慧晶任超
- 关键词:日变化能见度相对湿度
- 四川盆地一次西风槽和台风共同作用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国家自动站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FY4A红外云图云顶温度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一次少见的西风槽和台风共同作用下的区域暴雨过程。结果显示:(1)本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西风槽和台风,二者在四川盆地形成有利锋生的变形场。(2)变形场中心位置乐山市产生了区域性大暴雨,盆地东部处于锋生区,致使雨带向东移动。(3)台风为此次过程贡献了大量水汽。西风槽和地形作用促使雨带大致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4)西风槽后冷空气和台风外围偏东气流产生地面辐合线,是乐山MCS触发的重要因素。
- 周懿郭云云余芳
- 关键词:台风变形场MCS
- 多普勒雷达拼图在四川省飞机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是即要保证作业安全、也要保证作业科学的工作,而多普勒雷达具有实时监测强的特点,并且多部雷达拼图具有比单部雷达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现如今多普勒雷达拼图还没有应用于我省飞机人工增雨的业务运行中,因此急需把多普勒...
- 田泽彬张世林余芳刘东升
- 关键词:C/S模式飞机人工增雨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推进措施及成效被引量:3
- 2011年
- 从规范管理、稳定作业人员队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作业服务能力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推进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 余芳郝克俊张世林刘东升任富建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 2009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抗春旱效益评估
- 本文介绍了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益的一种评估方法—区域雨量对比法,介绍了该方法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应用:根据催化剂播撒路径、作业层风速风向等因子确定影响范围并计算出影响面积S;统计并计算作业后4小时影响区雨量R′...
- 余芳刘东升何奇瑾刘晓璐王维佳张世林
- 关键词:人工增雨抗旱
- 文献传递
- 2009年四川省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 2009年,四川先后分别有87、118、48个县(市、区)出现了春、夏、伏旱。为缓解旱情危害,增加工程蓄水,保障2010年小春作物栽插用水,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启动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目前,一般采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数...
- 郝克俊刘东升王维佳余芳徐精忠郭守峰
- 关键词:人工增雨飞机雨量
- 四川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消时间被引量:9
- 2021年
- 利用四川省153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时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根据水平能见度将雾分为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四个等级,分析了四川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持续时间及生消时间,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雾在冬季最多,夏季最少,特强浓雾在4~9月比较罕见;各等级雾均在后半夜到早上(03~09时)最为频发,午后到晚上最少,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几乎不会在午后到晚上(13~20时)发生;四川盆地是雾的多发区,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雾较少,四川大部地区没有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发生;四川大雾和浓雾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3h;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一旦形成,便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消散;成雾时间主要在夜间到日出前,消雾时间主要在日出后。
- 李慧晶余芳余芳周琴郑飒飒
- 关键词:能见度大雾浓雾
- 催化效应的雷达回波变化统计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利用四川省2010年度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统计每次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面积、回波高度、垂直累积液水含量等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适宜作业云系的一些雷达回波统计特征和催化影响的物理效应,得到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和效益评估提供了客观证据,对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余芳刘东升张世林刘志王维佳
- 关键词:人工增雨雷达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