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晓

作品数:6 被引量:13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三倍体
  • 3篇三倍体湘云鲫
  • 3篇四倍体
  • 3篇倍体
  • 2篇异源
  • 2篇异源四倍体
  • 2篇早期胚胎
  • 2篇早期胚胎发育
  • 2篇胎发
  • 2篇胚胎
  • 2篇二倍体
  • 1篇动物进化
  • 1篇性腺
  • 1篇异源四倍体鲫...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肾细胞
  • 1篇视黄酸
  • 1篇胚胎发育
  • 1篇中枢神经

机构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何晓晓
  • 4篇刘少军
  • 4篇刘筠
  • 2篇周工建
  • 2篇冯浩
  • 2篇张轩杰
  • 2篇刘楚吾
  • 1篇曹运长
  • 1篇胡芳
  • 1篇孙远东
  • 1篇张纯
  • 1篇肖亚梅
  • 1篇李建中
  • 1篇罗琛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Curren...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源视黄酸对草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以 10 - 6 M和 10 - 5 M的视黄酸体外处理草鱼 (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早期胚胎 ,结果发现其影响了胚胎的形态发育 ,影响其中轴器官的形成和神经系统的分化 ,使胚胎前部结构全部或部分缺失 ,由此诱导的神经器官 ,如眼、听囊、嗅囊等缺失或不分化 ,胚胎的尾部缩短 ;同时也减少了色素细胞的形成。并且这种畸形程度随着处理浓度加大 ,时间加长而加剧。但在原肠中期以后处理的胚胎 ,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正常 ,因此说明视黄酸并不抑制原肠作用和随后的神经诱导。它可能是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外胚层的区域性分化。
何晓晓刘楚吾
关键词:视黄酸草鱼胚胎发育畸形中枢神经系统
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染色体减数分裂观察(英文)被引量:14
2005年
用精巢细胞直接制片法观察了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二倍体红鲫、湘江野鲤精母细胞染色体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配对情况 ;作为对照 ,观察了上述四种鱼肾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在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 ,异源四倍体鲫鲤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形成 10 0个二价体 ,没有观察到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 ;三倍体湘云鲫精母细胞形成 5 0个二价体和 5 0个单价体 ;红鲫和湘江野鲤精母细胞分别形成 5 0个二价体。肾细胞检测表明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湘云鲫为 3n =15 0 ;红鲫和湘江野鲤分别为 2n =10 0。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布情况与肾细胞染色体检测结果相吻合。具有四套染色体的异源四倍体鲫鲤在减数分裂中只形成 10 0个二价体 ,而不形成 2 5个四价体或其它形式 ,为产生稳定一致的二倍体配子提供了重要的遗传保障 ,也为人工培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能够世世代代自身繁衍下去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三倍体湘云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二价体、单价体共存 ,同源染色体在配对和分离中出现紊乱 ,导致非整倍体生殖细胞的产生 。
张纯何晓晓刘少军孙远东刘筠
关键词:异源四倍体三倍体红鲫二倍体肾细胞
四倍体湘鲫F_3 F_4、三倍体湘云鲫、湘云鲤及有关二倍体的DNA含量被引量:33
1999年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湘鲫F2 、湘云鲫、湘云鲤、湘鲫F3F4 、湘江野鲤、红鲫、白鲫的红细胞、肌肉细胞中的DNA 含量。结果表明:湘鲫F2 的DNA 含量与白鲫、红鲫、湘江野鲤的DNA 含量很接近,其DNA含量比与1∶1 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 0-05) ;湘云鲫和湘云鲤的DNA含量都是湘江野鲤的DNA含量的1-5 倍,其比值与1-5∶1 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 ;湘鲫F3 和F4 的DNA含量都是湘江野鲤或湘鲫F2 的DNA含量的2 倍,其比值与2∶1 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 .上述结果提供了湘鲫F3 、F4 代为四倍体和湘云鲫及湘云鲤为三倍体的证据。
刘少军冯浩刘筠周工建张轩杰罗琛何晓晓
关键词: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湘云鲤
过量的维生素A对黑斑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retinol),对维持动物正常视觉功能、上皮组织的完整与健全以及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但过量的维生素A能导致畸形胚胎的产生.本文以10-5mol/L和10-4mol/L维生素A处理黑斑蛙(Rananiomaculata)早期胚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畸形,例如小眼头正常、小眼畸头、无眼畸头等;而且随着维生素A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畸形率增高,畸形程度加剧;过量的维生素A也减少了色素细胞的形成,但并不抑制原肠作用及随后的神经诱导,它很可能是直接影响神经外胚层的区域性分化.
刘楚吾何晓晓肖亚梅
关键词:黑斑蛙胚胎发育维生素A早期胚胎
三倍体湘云鲫繁殖季节的性腺结构观察被引量:82
2000年
在繁殖季节解剖 37尾 1龄和 16尾 2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云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精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许多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巢型:该类型性腺的大部分为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低的呈囊状排列的细胞,在这些小细胞中镶嵌着少量初级卵母细胞和体积较大的退化的卵母细胞。(3)脂肪型:该类型的性腺部位仅有两条脂肪组织,既没有卵巢结构,也没有精巢结构。上述三种性腺结构证明三倍体湘云鲫是不育的。
刘少军胡芳周工建张轩杰何晓晓冯浩刘筠
关键词:三倍体性腺繁殖季节
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的形成及四倍体化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9
2001年
对雌雄两性能育并形成群体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 ,DNA含量 ,红细胞大小 ,生殖腺和配子 ,胚胎发育 ,形成机理 ,外形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描述。四倍体鲫鲤经过九代 (F3-F11)的四倍体性的繁殖 ,已形成了一个数目庞大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群体。该四倍体群体在染色体数目、生殖、外形特征等方面都与它们的原始父母本 -二倍体湘江野鲤和红鲫有本质的差别。在遗传特性、稳定传代、生育隔离等方面 ,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为形成一个新的四倍体新种奠定了基础。新的四倍体鱼群体的形成对脊椎动物的进化理论和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少军曹运长何晓晓李建中刘筠
关键词:异源四倍体三倍体脊椎动物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