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山

作品数:154 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电气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5篇电机
  • 54篇发电
  • 45篇风力
  • 45篇风力发电
  • 42篇发电机
  • 34篇风力发电机
  • 25篇永磁
  • 18篇风电
  • 15篇永磁风力发电...
  • 13篇并网
  • 12篇电压
  • 12篇功率
  • 11篇电网
  • 10篇风电机
  • 10篇风电机组
  • 9篇永磁同步
  • 9篇同步发电机
  • 8篇电磁
  • 8篇调相
  • 8篇调相机

机构

  • 145篇新疆大学
  • 51篇教育部
  • 7篇新疆电力科学...
  • 6篇新疆职业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4篇新疆工程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新疆金风科技...
  • 3篇国网新疆电力...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电力(...
  • 2篇新疆工业高等...
  • 2篇国网新疆电力...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新疆轻工职业...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国网宿迁供电...
  • 1篇北京三兴汽车...

作者

  • 150篇何山
  • 84篇王维庆
  • 33篇程静
  • 27篇袁至
  • 16篇张新燕
  • 14篇陈洁
  • 12篇程志江
  • 8篇王海云
  • 8篇董新胜
  • 8篇黄嵩
  • 7篇樊小朝
  • 7篇江川
  • 6篇闫学勤
  • 6篇王杰
  • 6篇陈先飞
  • 5篇王雪飞
  • 5篇张国贤
  • 5篇陈伟
  • 5篇余金
  • 5篇文龙

传媒

  • 15篇可再生能源
  • 8篇太阳能学报
  • 8篇现代电子技术
  • 7篇计算机仿真
  • 5篇电测与仪表
  • 5篇电子世界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电力系统保护...
  • 4篇安徽大学学报...
  • 4篇电机与控制应...
  • 3篇自动化仪表
  • 3篇电网技术
  • 3篇新疆大学学报...
  • 3篇新疆职业大学...
  • 3篇电网与清洁能...
  • 2篇高压电器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 2篇四川电力技术
  • 2篇电力设备
  • 2篇电力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23篇2023
  • 24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模糊超螺旋滑模观测器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observer, STSMO)转速估计策略中存在的高频抖振和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模糊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观测方法。首先,运用归一化前馈锁相环提取转子位置和转速,避免系统在转速斜坡给定时出现观测误差累积现象。其次,将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与模糊控制器相结合,引入模糊规则对滑模增益进行在线整定,提高系统观测精度及鲁棒性,抑制高频抖振。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所提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所提出的改进模糊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策略下系统整体观测精度高,抖振现象得到抑制。当受到外部负载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时,系统鲁棒性强。
王亚召何山程静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控制器模糊规则
磁致驱动曲线位移执行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致驱动曲线位移执行器,它包括位移装置、位移轨道和磁场产生装置,所述位移装置为磁致变形材料构成的磁致变形元件;所述位移轨道配置在所述位移装置的位移方向两侧,所述位移轨道为任意曲线形轨道;所述磁场产生装置布置...
张国贤陈洁何山汤小蓉
文献传递
双馈风力发电机多种短路故障电磁场仿真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准确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多种故障发生时的电磁特性,为故障预测、结构优化和保护提供方法和数据,针对双馈发电机,给出一种用于多工况运行时多种短路故障发生的分析方法。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发电机全区域模型,计算电磁场,然后用得到的数据编程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出磁密分布频谱。利用该方法对1.5 MW发电机建模,对超同步、亚同步及同步正常运行状态及典型的定子部分绕组匝间及单相短路故障的电磁场计算,并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磁密云图的波形以及频谱图中高次谐波分量等特征量对多种短路故障进行判别,与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区分。
何山王维庆张新燕王海云陈洁董新胜谷雪松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短路电磁场匝间单相
基于改进的RMC-分散式小型风电场并网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分散式小型风力发电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MC(Reduced matrix converter)结构。其特点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之间进行直流并联,母线电压经过含高频变压器的DC-DC结构进行升压。采用直流并联,减少了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电压、频率的影响较小;而DC-DC升压结构代替换流站,较适用于分散式小型风力场。为有效实现发电机的切、并网,设计了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瞬时采样,来判断发电机整流器侧是否连接到直流母线的断路器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一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WM整流器、断路器及含高频变压器的DC-DC仿真模型,并进行了1或2台发电机在母线已并有2、5或8台发电机的情况下切、并直流母线与升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该模型可以实现1或2台的风力发电机切、并直流母线与升压,且7台运行时效果较好。
王银涛何山王维庆董新胜张新燕季洁
关键词:PWM整流器RMC直流升压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电气设备能耗优化综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电气设备能耗优化综合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所述机舱的电子控制器中获取风向调控装置对机舱进行方位移动的历史运行日志,以及获取机舱的历史发电日志,并在历史运行日志中提取运行特征...
王维庆程静何山程志江袁至樊小朝武家辉
基于LSTM-LGB模型的光伏电站辐照强度预测被引量:5
2021年
为提高光伏电站辐照强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简称LSTM)和轻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简称LightGBM)的组合模型.以LightGBM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LSTM模型的一个特征输入,然后采用误差倒数法对以上两种模型的数据进行加权组合,得到组合模型的预测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模型比较,该文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
邱瑞东何山董宁王冉旭董广凯
关键词:光伏电站
风力发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新动态
2014年
近年来采用液压、无刷励磁和高压发电机的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领域受到关注。文章简述了这三大技术的特点,介绍了采用上述系统后发电机性能的变化,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张婷婷张新燕何山宋德旺
关键词:风力发电液压控制无刷励磁高压发电机
磁性槽楔对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介绍了磁性槽楔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磁性槽楔在电机节能方面的原理和实际作用。通过建立金风62型(1.2MW)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场模型,使用导磁性能不同的槽楔进行实际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发电机使用导磁性能较好的磁楔(相对磁导率为3~10)后,不论不带负荷还是带负荷,电机的气隙磁密分布都会较不使用磁楔变得更加均匀,磁密脉动和铁耗减小,气隙系数减小,电机的温升降低,效率得到提高。但同时应考虑到今后应尽可能地增大槽楔的电阻率,以减少槽楔自身的损耗,为永磁风力发电机效率的提高和优化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何山王维庆张新燕黄嵩朱川江李建明
关键词:磁性槽楔气隙磁密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机整机系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张新燕何山王海云程静周培毅段晓田
该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力发电机系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研究工作起止时间:2008年1月-2011年12月,历时4年。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热点,该项目重点关注风力发电机整机系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建...
关键词:
关键词: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含光热电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被引量:1
2023年
综合能源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多能耦合的能源管理系统,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解决传统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中热-电耦合不灵活造成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和奖惩阶梯型碳交易的含光热电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为打破传统热电联产机组的“以热定电”刚性约束,在供能侧构造光热电站、地源热泵和热电联产机组协同运行模型;其次,为进一步降低系统碳排放,在传统碳交易机制基础上引入对碳排放约束能力更强的奖惩阶梯型碳排放机制;然后,结合需求侧柔性电、热负荷的可转移、可削减特性,在能源价格引导下建立相应的综合需求响应机制,构建以运行成本、弃能惩罚成本、碳交易成本和需求响应补偿成本总和最低的优化目标函数;最后,设置不同场景,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和策略对解决热电联供矛盾和实现系统低碳运行的可行性。
王浩袁至李骥王维庆何山
关键词:热电联产地源热泵目标函数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