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奕忻

作品数:26 被引量:30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土壤
  • 8篇青藏高原
  • 7篇湿地
  • 5篇泥炭地
  • 5篇青藏
  • 4篇植物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甸
  • 3篇植被
  • 3篇青藏高原东缘
  • 3篇草地
  • 3篇城市
  • 2篇冻融交替
  • 2篇养分
  • 2篇沼泽
  • 2篇植物根
  • 2篇植物根际
  • 2篇若尔盖高原
  • 2篇若尔盖湿地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魁北克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四川省龙日种...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26篇何奕忻
  • 18篇陈槐
  • 10篇吴宁
  • 7篇朱单
  • 5篇杨刚
  • 5篇刘建亮
  • 4篇赵川
  • 4篇孙庚
  • 4篇蒋海波
  • 3篇朱求安
  • 3篇仲波
  • 3篇刘琳
  • 2篇高永恒
  • 2篇袁兴中
  • 2篇彭长辉
  • 2篇王艳芬
  • 2篇吴彦
  • 2篇张林
  • 2篇徐俊俊
  • 2篇詹伟

传媒

  • 7篇应用与环境生...
  • 5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溪流型小微湿地沉积物古菌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
2024年
小微湿地广泛分布于河流源头区域,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前对小微湿地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尤其是古菌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尚不清楚。因此,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本研究调查了岷江上游5个海拔梯度(1000、1600、2000、2700和3200 m)溪流型小微湿地的水文特征、水体理化性质、沉积物古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溪流型小微湿地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组成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群落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β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差异显著。距离衰减分析表明,古菌群落的时空分布与海拔梯度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冗余分析证实了溶解性总氮、总氮、溶解性总磷及pH是影响古菌群落结构的主要水体理化因素,浊度和水深是影响古菌群落结构的主要水文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厘清了岷江上游溪流型小微湿地沉积物古菌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揭示了溪流型小微湿地中水文和水体理化性质共同调控沉积物古菌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为理解青藏高原自然小微湿地古菌群落海拔分布的生物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云仲波李娜英李贤祥张慧杨早蒋海波王晓锋杨刚何奕忻
关键词:古菌群落组成水文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被引量:10
2018年
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长时间尺度碳通量的模拟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每千年的面积变化和碳累积速率重新评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并利用泥炭分解模型和碳通量重建模型探讨了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约从15000年开始发育,发育高峰期在12000—10000年和7000—5000年,泥炭累积速率范围为0.22—1.31 mm/a,平均值为0.56 mm/a;碳累积速率范围为13.4—77.2 g C m-2a-1,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3.5 g C m^(-2)a^(-1),3000年至今碳累积速率最高,7000—6000年是碳累积速率次峰值时期;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存量达1.4 Pg(1 Pg=1015g),碳累积输入和碳累积释放分别为5.6 Pg和4.2 Pg;净碳平衡平均值为0.087 Tg (1 Tg=1012g) C/a,峰值出现在11000—10000年为0.295 Pg;在6000—2000年若尔盖泥炭地出现微弱碳源,最大值出现在5000—4000年,约为-0.034 Pg,净碳平衡在15000—11000年和4000年至今呈现上升趋势,而10000—400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碳汇,本研究将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地碳库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刘利娟刘欣蔚鞠佩君朱单薛丹刘建亮刘建亮何奕忻
关键词:碳通量季风
河流CO_2与CH_4排放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7年
河流作为连接海-陆两大碳库的主要通道,其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与甲烷(CH_4)排放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不容小觑.明确河流水体CO_2与CH_4产排过程、时空特征以及控制因素是认识河流生态学功能以及其对变化环境响应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河流CO_2与CH_4排放研究进展,构建河流碳排放动力学概念框架(内源代谢、陆源输入),并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流域尺度综述了河流碳排放时空变异性特征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在理解碳排放动力学概念框架和时空变异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河流CO_2与CH_4动力学控制因子分层框架(内部因子:有机质、温度、营养盐;外部因子:水文、地貌、人类活动),深入探讨了河流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河流碳排放应将纳入区域陆地碳平衡过程,今后研究重点应包括流域尺度上河流CO_2与CH_4内源产生与陆源输入相对贡献的量化研究、不同界面CO_2与CH_4产生与排放过程研究、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数据的补充以及变化环境与人类活动干扰下河流碳排放的响应过程等,为理解河流生态学过程及生态系统功能提供基础,同时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王晓锋袁兴中袁兴中陈槐何奕忻罗珍刘恋
关键词:河流系统碳排放
一种植物全生命周期根际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根际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全生命周期根际信息采集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全生命周期根际信息采集方法,将植物种植在植物根系生长区域内或直接种植在土壤中;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根系通过根系生...
蒋海波刘健亮陈槐赵川何奕忻颜忠峰
文献传递
季节性雪被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依据自然雪被分布的差异,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中设置3条样带(即深雪、中等厚度雪被和浅雪),于2008年的秋冬过渡期,连续监测各样带中的雪被厚度和土壤温度,并采用原位培养法测定每月的土壤氮素氨化、硝化和矿化速率,以研究不同厚度雪被对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均土温、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分别与雪被厚度极显著相关,二次函数关系拟合较好(R2=0.576,0.685),且根据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与雪被厚度的二次函数关系方程可知,25 cm厚的雪被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绝效果;土壤含水量受雪被厚度和土壤温差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在秋冬过渡期末,浅雪梯度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且雪被下的净氮矿化速率与月均土温、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每月日最低土温均值都分别呈极显著相关,二次函数关系拟合较好(R2=0.589,0.541,0.601).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的雪被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影响显著,从而显著地影响着土壤氮的矿化,深雪更有利于氨化、硝化和氮矿化.
刘琳孙庚吴彦何奕忻吴宁张林徐俊俊
关键词:土壤氮氨化作用矿化作用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牲畜粪便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09年
粪便归还是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粪便分解过程和粪便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牲畜取食格局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牲畜粪便研究的未来趋势。
何奕忻孙庚罗鹏吴宁
关键词:草地粪便生态系统土壤植物
基于CiteSpace的湿地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22年
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影响,全球湿地退化不断加剧,关于湿地恢复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缺乏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的热点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基于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5.5R2及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的文献数据,对湿地恢复领域的发文量、作者群、发文机构、文献共被引、高频关键词及突现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关于湿地恢复研究的发文量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之后发文量均显著提升,国内研究较国外晚了近10年,但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提升较快;(2)国外主要研究机构包括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Florida、University Wisconsin等,均为美国机构,形成了以William JM-John WD、Zedler JB、Jos TA Verhoeven-Leon P M Lamers、Jeffrey WM等核心研究团队;国内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主,形成了崔保山-白军红、吕宪国-姜明-佟守正-薛振山、杨薇-孙涛、李伟-崔丽娟-张曼胤、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张平究等研究团队;国内外湿地恢复研究团队及机构间联系虽较为紧密,但仍待进一步加强;(3)研究期间,湿地恢复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以水环境治理为目的的初期探索阶段、以系统性和功能性恢复为主的湿地恢复过程与评价研究阶段、应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为主的湿地保护与修复阶段,近十年湿地恢复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研究主题更聚焦;(4)国外湿地恢复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水文与水环境恢复、植被恢复与植物群落演替、人工湿地对水污染治理、生态系统管理与评价、生物多样性恢复等,不同阶段研究的热点不同,近十年来气候变化对滨海湿地的影响及恢复措施研究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国内湿地恢复研究主要内容与国外基本一致,研究者在东北平原、三江源、黄
吴胜男王晓锋刘婷婷王继龙袁兴中袁兴中何奕忻
关键词:CITESPACE湿地恢复知识图谱
青藏高原若尔盖泥炭地 CO2通量研究
刘欣蔚詹伟朱单何奕忻陈槐
关键词:泥炭地通量冻融交替
青藏高原东北部5000年来气候变化与若尔盖湿地历史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全球变化背景下古气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多年来的文献记载和自然证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进行重建。并以若尔盖湿地为例,梳理了区域5000 a来气候变化对湿地植被类型、泥炭沼泽发育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文化发展、沼泽发育三者之间可能具有的相互关系。指出青藏高原东北部5000—3000 a B.P.之间气候较为暖湿,其平均温度要高出现在2℃左右;3000 a B.P.至今为气候干冷期,其中1000 a B.P.左右是过去5000 a中最寒冷时期,近1000 a来气温呈缓慢回升趋势。区域的气候变化决定了植被类型,对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沼泽的演替,从而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与早期文明的形成,同时人类的过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泽的分布格局及动态。但气候变化、沼泽发育和文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赖于多因素耦合,其具体机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何奕忻吴宁朱求安陈槐朱单彭长辉杨刚高永恒赵川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若尔盖湿地植被泥炭地
泥炭沼泽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与研究简史被引量:12
2021年
泥炭沼泽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备受关注.关于泥炭沼泽湿地的文献记录可追溯到17世纪末,中国学者对于泥炭沼泽湿地的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对泥炭沼泽湿地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态势和研究范式也随之改变.文章通过对泥炭沼泽研究的专著和文献进行分析,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沼泽湿地研究历史沿革与态势进行了初步整理,主要概括为三个发展时期:自然资源学导向时期、地学导向时期及生态学导向时期.此外,文章还梳理了泥炭沼泽的定义及界定标准,概述了雨养与矿养泥炭沼泽的区别与演变,分析了泥炭沼泽土壤分类现状,探讨了泥炭沼泽面积估算及其不确定性.发现各国对泥炭沼泽的界定标准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差异较大,由矿养泥炭向雨养泥炭演替模式正在突破传统的认知;泥炭地土壤分类趋于细化,泥炭土壤分析方法更加专业;现有泥炭沼泽面积的界定过度依赖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泥炭厚度这两个指标.在泥炭沼泽湿地研究进程中,研究范畴更加宽泛,研究方法日新月异,对泥炭地的认知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
陈槐吴宁王艳芬杨刚杨刚朱单朱单何奕忻高永恒高永恒
关键词:泥炭地湿地沼泽土壤自然资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