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笑蒙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术中吸入一氧化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NO)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ASAⅡ或Ⅲ级,年龄35-5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NO组,每组21例。NO组通过肺和氧合器吸入40ppmNO。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CPB前即刻(T1)、CPB开始10min(T2)、开升主动脉前即刻(T3)、开升主动脉后10min(T4)、术毕(T5)、术后12h(T8)和术后24h(T9)取动脉血,行多核粒细胞(PMN)计数。每组随机选取10例病人,分别于T0-5时测定动脉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每组分别于T0、T5、术后4h(T6)、术后8h(T7)测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结果与T0时比较,C组在T1-5,时PMN计数增高,NO组在T3-5时PMN计数增高,两组均在T5时达峰值(P<0.05),C组在T2-5时PMN计数低于NO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在T2-5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增加,且均在T3时达峰值,NO组在T2-5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两组在T5-7时PA-aO2均增加,NO组在T5-6时PA-aO2低于C组(P<0.05),Cdyn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持续吸入NO40ppm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上调,改善术后肺功能。
- 程卫平任笑蒙
- 关键词:吸入一氧化氮炎性反应体外循环病人CD11B表达持续吸入
- 一种快速筛选阳性克隆的方法——反向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被引量:21
- 2002年
- 本实验采用反向Northern印迹杂交 (reverseNorthernblot)技术 ,对经反转录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displayre versetranscriptionalPCR ,DDRT PCR)获得的 5 6个差异片段 (cDNA)进行阳性片段的初步筛选 ,获得 8个候选阳性片段 ,经Northern印迹杂交实验 ,确证 5个阳性片段。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检测和筛选阳性克隆片段的方法 ,并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它不仅可用于各种分离差异片段的方法中差异片段的初步筛选 。
- 刘红任笑蒙陈兰英
- 关键词:阳性克隆基因诊断
- 果蝇组织总RNA的电泳谱型鉴定被引量:15
- 2004年
- 以果蝇成虫为实验材料,用Trizol试剂提取果蝇组织总RNA,通过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及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电泳谱型主要以亮而宽的18S带为主,28S带则很弱,证明了果蝇的电泳谱型与哺乳类动物BNA的不同。本文仅就果蝇总RNA电泳谱型的鉴定结果做一介绍。
- 刘红任笑蒙李君陈兰英
- 关键词:总RNA果蝇RNA提取
- 荧光差异显示PCR分离果蝇七氟醚敏感性相关基因被引量:7
- 2003年
- 吸入麻醉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全身麻醉药 .为深入研究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理 ,以本实验室创建的对七氟醚敏感的果蝇品系 (F PS1 )和耐药 (F PR1 )的果蝇品系为研究模型 ,以野生型黑腹果蝇 (Drosophilamelanogaster)为对照 ,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PCR (fluorescentdifferentialdisplayreversetranscriptional PCR ,fluoroDDRT PCR)方法 ,分离与吸入麻醉药七氟醚敏感性相关的候选基因(EST) .在分离到的 32个差异片段中 ,经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后 ,得到 1个阳性片段 (No .4 1 ) ,其在敏感品系果蝇中表达较高 .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 ,RACE)克隆和拼接获得了 1 75kb的全长cDNA ,该基因位于Chr2R 4 5F3区域内 ,为一已知序列的新基因 .实验结果与前期工作用遗传学定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从而可推测决定七氟醚敏感性的相关基因可能位于果蝇第 2号染色体上 .
- 刘红任笑蒙陈兰英刘进
- 关键词:果蝇麻醉药
- 一氧化氮对人离体多核粒细胞不同状况下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本研究拟观察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气体及其水溶液对人体离体不同状态下多核粒细胞(PMN)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及量-效关系。资料和方法多核粒细胞(PMN)的制备选择30例ASA-Ⅰ级的先天性心脏病行心脏手术的病人,于术前每人取动脉血20ml,肝素钠抗凝(每ml血用肝素钠20U)。采用一步梯度离心沉降法分离人体PMN将所有收集到的PMN加PBS稀释至20ml备用,同时进行细胞计数。 NO气体的制备将NO气体储气瓶(800ppm,氮气平衡,北京氧气厂)与混合气瓶(5%CO_2、95%O_2自行配制)减压后通过微流量表混合。
- 程卫平任笑蒙昌克勤
- 关键词:一氧化氮量效关系
- 弹性蛋白酶肺气肿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B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研究肺气肿发生、发展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B(SP-A、B)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金黄地鼠气道一次性注入弹性蛋白酶,分别于注酶后的7、14、21、30、60和90天处死。动物右肺组织福尔马林灌注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行HE和抗SP-A、B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显微—微机形态定量。左肺液氮冷冻后,保存于-70℃,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甲醛变性胶电泳,转移至尼龙膜。扩增、酶切质粒,并回收、^(32)P标记SP-A、B DNA片断。最后,行Northern Blot,放射自显影后,测定光密度。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注酶7~30天SP-A、B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步降低,其中,30天SP-A、B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由30~90天SP—A、B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回升,但仍低于正常组。2.Northern Blot结果:注酶30天SP-A和B mRNA量明显低于正常组,但是,到达90天后SP-A、B mRNA量基本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肺气肿发病过程中SP-A、B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提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B变化可能参与肺气肿的发生和发展。
- 任笑蒙韩晓男张旭晨陈颖李莉阮英茆
- 关键词:肺气肿基因表达弹性蛋白酶
- 体外循环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对人体多核粒细胞计数和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多核粒细胞(PMN)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杀伤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体外循环术中的PMN激活可累及多脏器功能,是引起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地调节PMN的功能对减少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拟在了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持续应用一氧化氮(NO)对病人全血PMN计数和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
- 程卫平任笑蒙
- 关键词:体外循环一氧化氮
- 果蝇吸入麻醉药麻醉作用相关基因的克隆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吸入麻醉药麻醉作用相关基因或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以野生型黑腹果蝇品系及对吸入麻醉药七氟醚敏感和耐药的黑腹果蝇品系为研究模型,通过反转录差异显示PCR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经Northern印迹杂交确定阳性基因片段,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阳性基因的全长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七氟醚诱导和未诱导的3个品系的果蝇中获得31条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Northern印迹杂交确证3条为差异表达的阳性片段;RACE法克隆了2条全长cDNA,一条为1 000 bp的果蝇钙调蛋白基因(No.38),另一条为4 100 bp的功能未知基因(No.45),分别位于Chr.2 R49A-49B和Chr.3 L7689。结论 :No.38和No.45基因可能参与吸入麻醉药麻醉作用中信号传导和细胞功能的调节,为开展吸人麻醉药作用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 刘红任笑蒙陈兰英刘进
- 关键词:麻醉作用基因果蝇
- 体外循环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对病人术后出血和肺功能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病人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NO)对术后出血和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42例病人被分为对照组(n= 21)和一氧化氮(NO)组(n= 21)。NO组,通过肺和氧合器(CPB中)吸入浓度为40 ppm (1 ppm = 1/106)的NO。回顾性查阅所有病人的术后胸腔和纵隔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及胸肺顺应性(Cdyn )等。 结果:NO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小时和24 小时的胸腔和纵隔引流量分别减少44% 和34% ,术后4~10 小时和10~20小时的血小板计数分别增加了22% 和21% ,术后0~1小时和1~4 小时病人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分别减少了33% 和26% 。 结论:体外循环术中持续吸入浓度为40 ppm 的NO可减少术后出血和改善术后肺功能。
- 程卫平李荣王伟鹏任笑蒙王宇红
- 关键词:一氧化氮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