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迅

作品数:107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文学
  • 33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9篇美学
  • 27篇文论
  • 20篇国文
  • 19篇中国文论
  • 18篇文学
  • 12篇艺术
  • 10篇当代美学
  • 9篇代文
  • 9篇中国当代美学
  • 8篇中国美学
  • 8篇文化
  • 7篇西方文论
  • 7篇西化
  • 6篇文艺
  • 6篇西方美学
  • 6篇美学研究
  • 6篇民族
  • 6篇跨文化
  • 6篇话语
  • 5篇生态批评

机构

  • 35篇西南师范大学
  • 32篇厦门大学
  • 30篇西南大学
  • 12篇三峡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04篇代迅
  • 1篇廖其发
  • 1篇王建力
  • 1篇徐碧辉
  • 1篇章辉
  • 1篇易连云
  • 1篇靳玉乐
  • 1篇彭修银
  • 1篇彭自强
  • 1篇潘知常
  • 1篇余林
  • 1篇兰英
  • 1篇尤西林
  • 1篇张玉能
  • 1篇宋伟
  • 1篇张守广
  • 1篇袁济喜
  • 1篇刘悦笛
  • 1篇吴洪成
  • 1篇张文

传媒

  • 11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学习与探索
  • 6篇文艺理论研究
  • 6篇西南大学学报...
  • 5篇文艺评论
  • 4篇江西社会科学
  • 4篇学术月刊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东方丛刊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戏剧与影视评...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现东方:西方学界的东方美学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西方学界的东方美学研究,不仅展示了东方美学的独立学术价值,更反映了西方美学发展的内在需求。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探索东方艺术的先行者,西方学者由此探索超越欧洲范围的普适性美学道路。20世纪前期格鲁塞对东方艺术史有过详瞻研究。20世纪中叶美国的《美学与艺术评论》两次推出东方美学专号,认为美学学科需要将东方美学纳入其中,才能建立超越西方地域局限的普遍性美学理论。进入21世纪后,法国汉学家于连从比较美学视角,研究了裸体在中西艺术中的不同境遇。由于美学学科内部知识生产力和文化权力等因素制约,东方美学对于当今西方美学建设尚未发生实质性影响。
代迅
关键词:西方学界东方美学文化权力
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费瑟斯通和李渔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传入中国后,再次引发了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议,其实质是如何处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之间关系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紧密相连,是一种国际现象而且源远流长。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本土孕育的生活美学著作,与费瑟斯通的理论既有相通相近之处,也有后者所没有的丰富内容和不同的理论样态。探究《闲情偶寄》与当今西方美学潮流的关系,为建立不依赖于西方中心的普遍美学理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代迅
关键词:生活美学环境美学
海上丝绸之路:18世纪欧洲美学中国化及其范式革命被引量:2
2023年
长期以来,中西美学关系研究的主流范式是讲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忽视了中国美学对西方的影响。回顾中西美学交流的历史可以看到,17—18世纪,中国风景美学观念随着中国风进入西方,适逢其时地满足了剧烈变化中的西方美学发展的内在需求。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兴起并以对自然风景的重新发现和对异域风情的热衷迷恋为其重要特征,中国风作为遥远的异域审美文化融入其中并起到了重要形塑作用。欧洲美学史由此到达了一个转折点,平衡对称、规则整齐、比例和谐等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古典美学观念受到公开质疑并渐告式微,不规则、非对称、多样性和惊奇感等现代美学观念渐成主流。中西美学交流的历史事实表明,中西美学理论并不存在所谓“不可通约性”之类无法跨越的鸿沟。建立讲述中国美学对西方影响的新的学术范式的时机已趋成熟。
代迅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范式革命
荒野审美意识的逻辑发展被引量:5
2015年
荒野审美意识从自然审美意识中剥离出来并孕育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荒野的审美欣赏源于古代。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艺术实践活动,物感说和"江山之助"的理论总结,在自然审美中包含着荒野审美的丰富内容。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重要新变,就是自觉的同时伴有感伤和怀旧色彩的荒野审美意识开始萌生。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创作及其美学总结成为荒野审美意识的直接理论来源。20世纪的大地伦理学、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学、肯定美学等,推动了荒野审美意识理论建构的逐步完善。荒野审美意识研究是推动中国当代美学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生长点,对于我们更为诗意地栖居于中华大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代迅
关键词:物感说浪漫主义肯定美学
学科内涵与话语方式:王朝闻与中国当代美学被引量:3
2015年
国内学界对于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其实质在于对美学学科内涵和话语方式理解的分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奠定了当时对于中国当代美学总体框架的认知模式,王朝闻因未参加这次讨论而难以在其中准确定位,我们应在清除该认知模式中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影响的基础上予以重建。王朝闻熟练地运用逻辑思辨与诗性感悟两种话语方式而以后者为主,这不同于中国当代主流美学通行的话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影响。两种话语方式均跨越中西,利弊兼有,不可偏废。两者之间是可以流动的,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研究王朝闻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关系,有助于破除我们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
代迅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话语方式
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危机与变革被引量:7
2011年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面临深刻危机,发生了剧烈变革,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话语方式的变革。话语方式作为理论思维的工具,比个别文艺观念更为重要和深刻。改变中国文论"述而不作"、"依经立义"的传统及其经验性和点悟性特征,吸取西方文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以丰富自身,强化中国文论对于当今现实文艺生活的提问和解答能力,积极推动已经展开并且尚未完成的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现代转型,对于提升中国文论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向异质文论的辐射能力,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代迅
关键词:中国文论话语方式中国传统文论多元文化语境文艺观念
走出德国古典美学: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被引量:2
2016年
思辨方法、美的艺术哲学、审美乌托邦等德国古典美学的思想方法,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西方一系列艺术运动和艺术潮流,与西方现代美学双向互动,通过对艺术本质的重新诘问,表达了对摹仿说的彻底反叛,解构了美的艺术的传统观念,消解了艺术作品和普通物品之间的传统界限。它们反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进而反对西方古典美学,其实质是西方美学的现代转型。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艺术与美学领域不满求变的思潮日益增长,走出德国古典美学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当代美学正在吸纳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反叛性因素,融合其复杂多元和充满活力的思想资源,绘制新的大美学理论图景,实现从基本版图到总体风貌的全局性变革。
代迅
关键词:德国古典美学中国当代美学时代主题
论中国当前文学转型
<正>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受到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深刻影响。在文学创作领域也与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换言之,这种文学生产模式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模式的投射与变形,即以排除和取消文学市场为前提,以行政方式加以领...
代迅
文献传递
别林斯基的中国面孔——当代文论教科书的三个重要概念
2019年
别林斯基以其"准马列"的崇高地位和对俄国文论的杰出贡献,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产生和定型的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发挥了重要影响。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并未囿于别林斯基,而是根据当代中国学术语境,选择了别林斯基的若干理论概念并进行了大幅度改写,其中某些观点既不符合文艺创作现实,也有悖于别林斯基的本意。"写本质论"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国产的"形象思维论"实质就是想象但删除了想象中的创新性内涵。别林斯基围绕民族性轴心的"人民性"概念被我们转换为阶级性内涵。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中展示的别林斯基乃是其中国面孔。
代迅陈谊
关键词:别林斯基俄苏文论西方文论
文化身份挪移与中国文论的主体建构
2021年
我们习惯于笼统地讲西方文,这往往遮蔽了中国文论.的主体性,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成为“二元对立论”和“全盘西化论”产生的主要认识论根源。我们需要对西方文论概念做进一步的区分,把在西方的西语西方文论和在中国的汉译西方文论区别开来,在西方的西语西方文论是我们无法施加影响、外在于我们的客观存在,在中国的汉译西方文论则完全不是这样。
代迅
关键词:西方文论中国文论全盘西化论认识论根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