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 作品数:22 被引量:8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昆虫标本展翅板收纳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昆虫标本展翅板收纳箱,涉及收纳箱技术领域。包括箱本体,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配有密封盖,所述箱本体的四个侧壁的中线上均开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滑槽,每两个相邻所述滑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昆虫标... 叶小芳 张韦萱 何薇 扈鸿霞 于非 季荣蝗虫微孢子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蝗虫微孢子虫的组合物,由一个引物对和一个探针组成;所述引物对为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引物对;所述探针为序列表... 扈鸿霞 季荣 王晗 樊泰山 于非 段新华文献传递 阿波罗绢蝶种群数量和垂直分布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8 2012年 局部气候变暖可能改变适应低温环境物种的分布格局,迫使该物种向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迁移,导致喜寒的山区物种适生区变小、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 L.1758)属喜寒物种,在国内仅分布于新疆,且天山西部是其主要分布区。根据近40 a阿波罗绢蝶种群数量及垂直分布调查,结合研究区域——天山西部的果子沟山区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函数分析近40 a来阿波罗绢蝶数量与分布对研究区域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的阿波罗绢蝶种群数量明显下降,2010年种群数量不及1981年的50%,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80.4%的阿波罗绢蝶集中分布于1600—2100 m的山区,并有向高海拔迁移趋势;2)近40 a研究区域增温趋势显著,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每10 a增温速率为0.350℃;3)阿波罗绢蝶数量与冬季和春季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79、-0.77,表明越冬期和孵化期温度对阿波罗绢蝶数量有显著影响;4)滑动序列相关分析表明,阿波罗绢蝶数量对冬季和2月份平均温度变化的响应较明显,随着冬季温度及早春2月份温度升高,负相关系数有增加趋势,说明阿波罗绢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适应低温山区环境,冬季温度偏高和早春温度迅速回升都将不有利于阿波罗绢蝶越冬和胚胎发育。 于非 王晗 王绍坤 张强 季荣关键词:气候变暖 天山西部 新疆意大利蝗适生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选取新疆境内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L.)适生区14个气象站1961-2013年月降水量及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趋势分析方法,分南疆地区、天山山区和北疆地区3个气候区对近53a(1961-2013)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北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均显著增加(P<0.05),南疆以夏季增加为主,北疆以冬季增加为主,天山山区年平均降水量高于南、北疆地区,但其53a来变化不显著;(2)3个区域年平均气温均极显著升高(P<0.01),南、北疆地区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天山山区秋季增幅最大;(3)3个区域年平均最高气温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均以秋季升幅最大;各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均极显著升高(P<0.01),南北疆地区冬季增幅最大,天山山区夏季增幅最大,其最低气温增幅高于最高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意大利蝗适生区近53a气候总体呈暖湿趋势,气候格局的显著变化,会导致蝗虫地理分布格局及灾变规律的重大改变。 王晗 于非 扈鸿霞 季荣关键词:降水量 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候变化 意大利蝗 蝗虫微孢子虫对红胫戟纹蝗致病性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采用逐头口服方法感染红胫戟纹蝗,研究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对新疆本地优势蝗虫—红胫戟纹蝗(Dociostaurus kraussi kraussi)室内感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6.5×10个/头的... 扈鸿霞 王晗 于非 王志勇 季荣关键词:蝗虫微孢子虫 呼吸代谢 文献传递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螟一代成虫卵巢发育与虫源性质探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螟一代成虫的虫源性质,为新疆草地螟灾害预测、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卵巢发育进度和有效积温法,结合测报灯诱蛾和野外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研究区域草地螟一代成虫存在种群数量突增突减现象;一代草地螟成虫种群数量较低时,88.77%雌蛾卵巢发育处于Ⅰ级;50.76%的雌蛾卵巢发育处于Ⅱ级;草地螟种群数量突然增加且幅度较大时,60.98%的卵巢发育处于Ⅲ级。自8月中旬草地螟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有平均60.75%的草地螟雌蛾卵巢发育处于Ⅱ级。根据2005~2010年有效积温法则分析推算出阿勒泰哈巴河区域草地螟平均发生1.53代,即不完全2代。【结论】新疆北疆阿勒泰边境区域草地螟灾害是由来自本地虫源和境外虫源地迁入的草地螟共同危害所致。 王晗 穆晨 倪亦非 林俊 于非 吴乐年 徐光青 季荣关键词:草地螟 虫源性质 有效积温 近50a新疆粉红椋鸟栖息地气候演变特征 被引量:6 2013年 新疆是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 L.)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区,对新疆草原蝗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采用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及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粉红椋鸟栖息地近50 a来年均温度与降水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0 a来粉红椋鸟栖息地年均温度为5.65±1.70℃,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温度分别为7.23±1.91℃、20.27±1.78℃、6.24±1.83℃和-11.11±3.89℃;年均降水量为266.23±103.37mm、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分别72.18±36.33 mm、96.12±49.56 mm、62.57±23.74 mm和35.22±17.69 mm;(2)粉红椋鸟栖息地50 a来增温显著(P<0.01),冬季温度增幅最大(0.726℃/10 a),夏季温度增幅小、变异小;年均降水显著上升(P<0.01),冬季降水增幅最大(4.50 mm/1O a),春夏两季降水稳定。 王晗 于非 吴烨 季荣关键词:气候演变 温度 降水 粉红椋鸟 新疆北鲵肠胃炎病例报告 2005年 2000-2001年人工孵化的新疆北鲵幼体,在饲养过程中意外患极严重肠胃疾病,该病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菌,被感染的幼体死亡数达76尾,选用复方磺胺甲午唑治疗,抢救治愈22尾。 王秀玲 于非 陈娟 袁亮关键词:病例报告 肠胃炎 人工孵化 肠胃疾病 饲养过程 死亡数 沙漠绢蒿和冷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沙漠绢蒿和冷蒿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出沙漠绢蒿和冷蒿植物的36种和54种化合物。沙漠绢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醇类(24.71%)和酮类化合物(12.69%),其次是芳香族化合物(8.52%);冷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芳香族化合物(39.04%)、醇类(10.78%)和酮类化合物(6.91%)。 何雪青 徐光青 于非 王晗 张云玲 季荣关键词:蒿属植物 GC/MS 植物源引诱剂 挥发油 短时高温处理对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HSP70蛋白在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的表达定位及33~42℃高温处理对其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卵黄发生前期,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均表达HSP70蛋白,而在卵黄发生期和卵黄发生后期,HSP70蛋白阳性表达位于滤泡细胞;2)在33~42℃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36℃处理组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27℃对照组(P<0.05);42℃处理组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但与27℃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短时高温处理对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推测HSP70蛋白的表达在意大利蝗抵抗短时高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向敏 扈鸿霞 于非 季荣 王晗关键词:意大利蝗 高温胁迫 卵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