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珮

作品数:107 被引量:4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6篇糖尿
  • 76篇糖尿病
  • 27篇2型糖尿
  • 27篇2型糖尿病
  • 19篇病患
  • 18篇血管
  • 18篇细胞
  • 16篇胰岛
  • 15篇胰岛素
  • 15篇视网膜
  • 15篇网膜
  • 15篇病变
  • 14篇糖尿病患者
  • 13篇视网膜病
  • 13篇视网膜病变
  • 12篇糖尿病视网膜
  • 12篇糖尿病视网膜...
  • 12篇糖尿病视网膜...
  • 11篇蛋白
  • 11篇肾脏

机构

  • 8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澳大利亚新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天津市内分泌...

作者

  • 107篇于珮
  • 57篇于德民
  • 39篇周赛君
  • 18篇陈睿
  • 15篇李春君
  • 11篇吕琳
  • 11篇马泽军
  • 10篇陈莉明
  • 6篇刘德敏
  • 6篇李明珍
  • 5篇张秋梅
  • 5篇吕春凤
  • 5篇张睿
  • 5篇刘艳
  • 4篇陈思思
  • 4篇邢秋玲
  • 4篇张景云
  • 4篇王彤
  • 3篇陈松
  • 3篇常宝成

传媒

  • 12篇国际内分泌代...
  • 8篇中华糖尿病杂...
  • 7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天津医药
  • 5篇中华医学会糖...
  • 4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师论坛...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25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尿蛋白在30~300mg的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16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40mgqn,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微量白蛋白(UMA)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TG、TC、LDL、UMA、hsCRP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r、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
陈睿陈莉明于珮于德民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蛋白尿C反应蛋白辛伐他汀
还原型beta2-糖蛋白Ⅰ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beta2-glycoprotein 1(beta2-GPI)和还原型beta2-GPI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以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RAW264.7巨噬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以7...
汪玮琳孟振兴于德民于珮
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和结构的荟萃分析
2023年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评估多模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imaging,BOLD)、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脏功能和结构变化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中201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关于BOLD、DWI、DTI成像评估CKD的文献,提取轻度、中度及重度CKD组和健康对照组中R2*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结果汇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汇总BOLD成像,CKD试验组、轻度组、重度组肾皮质R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s,WMD)分别为1.26(95%CI 0.54~1.98,P<0.01)、1.25(95%CI 0.50~2.01,P<0.01)、2.19(95%CI 0.63~3.75,P<0.01)。重度组肾皮质R2*值明显高于轻度组,WMD为1.43(95%CI 0.05~2.81,P=0.043)。汇总DWI成像,CKD试验组及中度组肾皮质、CKD试验组肾髓质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WMD分别为-2.56(95%CI-3.73~-1.41,P<0.01)、-3.41(95%CI-5.52~-1.31,P<0.01)、-3.86(95%CI-6.13~-1.58,P<0.01)。中度组肾皮质ADC值明显低于轻度组,WMD为-0.84(95%CI-1.37~-0.31,P=0.002),重度组肾皮质ADC值低于中度组,WMD为-1.28(95%CI-1.78~-0.78,P=0.04)。汇总比较DTI成像,CKD试验组肾皮质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WMD为-2.22(95%CI-3.94~-0.46,P=0.013),轻度组肾皮质FA值明显高于中度组,WMD为0.99(95%CI 0.26~1.72,P=0.008)。结论BOLD、DWI及DTI成像作为CKD患者一种无创、安全、无需对比剂的方法,为评估CKD患者肾功能及结构改变提供了证据。
马菲尔邵娴刘红岩王彤丹李秋红白瀑飞陈嘉冕阿山江·阿尼琬陈连芹于珮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扩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高糖对RF/6A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血管新生关键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和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组,分别采用MTs法检测RF/6A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以及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Akt的表达以及磷酸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率、管腔形成数以及细胞内Akt及p-Akt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细胞增殖增加15.12%(P<0.05),细胞迁移增加39.24%(P<0.01),管腔形成数增加59.10%(P<0.01),细胞内Akt及p-Akt的表达分别增加27.34%(P<0.05)、25.23%(P<0.05);LY294002组细胞增殖减少17.56%(P<0.05),细胞迁移减少45.71%(P<0.01),管腔形成减少39.08%(P<0.01),Akt及p-Akt的表达量分别减少37.78%(P<0.01)、42.08%(P<0.01);与高糖组相比,LY294002组细胞增殖减少29.06%(P<0.05),细胞迁移减少61.01%(P<0.01),管腔形成减少62.14%(P<0.01);Akt及p-Akt的表达分别减少51.15%(P<0.01)、53.75%(P<0.01)。结论高糖可经上调RF/6A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可拮抗高糖的促RF/6A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
周赛君于珮于德民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胰岛素经VEGF-A/VEGFR2途径促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
目的 探讨人胰岛素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1nmol/L、100 nmol/L的人胰岛素处理RF/6A细胞,探讨胰岛素对RF/6A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管腔形成等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血...
周赛君于珮于德民
醛糖还原酶基因突变、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于德民于珮刘德敏汪玮琳李明珍张景云张亚文张秋梅李春君韩丽萍李晶周赛君
当前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即使严格控制糖尿病(DM)患者糖脂代谢的紊乱,仍然无法完全阻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发生和发展,提示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DCC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脑血管、肾脏等...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醛糖还原酶
高糖通过miR-192调控CAV-1/EGF影响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miR-192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并分为6组:正糖(NG,5.6 mmol/L葡萄糖)组、高糖(HG,25 mmol/L葡萄糖)组、正糖加miR-192模拟物(NG+mimics)组、高糖加miR-192模拟物(HG+mimics)组、正糖加miR-192抑制剂(NG+inhibitor)组、高糖加miR-192抑制剂(HG+inhibitor)组。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miR-192、小窝蛋白1(CAV-1)、表皮生长因子(EGF)、1型胶原蛋白(COLⅠ)、纤连蛋白(FN)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增殖率和划痕愈合率增加,EGF、FN、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CAV-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在NG组和HG组分别加入miR-192 inhibitor后,细胞增殖率和划痕愈合率减少,EGF、FN、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CAV-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HG组加入miR-192 inhibitor变化更加明显。在NG组和HG组分别加入miR-192 mimics后,细胞增殖率和划痕愈合率增加,EGF、FN、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CAV-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高糖通过miR-192-CAV-1-EGF途径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细胞外基质的形成。
吴玮熙刘帅辉周赛君刘红岩张睿于珮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增殖小窝蛋白1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降糖药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门诊新诊断的空腹血糖(FBG)≥12mmol.L-1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的12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分别给予NPH联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和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FBG、餐后血糖(2hPBG)、HbA1C、腰臀围及体重的变化,以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NPH组下降更明显(P<0.01)。NPH联合口服药组FBG、2hPBG、HbA1C分别由(14.3±2.1)mmol.L-1、(18.6±3.8)mmol.L-1、(11.5±2.1)%降至(6.3±1.1)mmol.L-1、(8.2±1.7)mmol.L-1、(6.6±1.6)%,均P<0.01;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FBG、2hPBG、HbA1C分别由(14.1±2.1)mmol.L-1、(18.4±3.7)mmol.L-1、(11.3±2.1)%降至(7.1±1.7)mmol.L-1、(9.1±2.0)mmol.L-1、(7.7±1.3)%,均P<0.01。NPH联合口服药组体重由(65.2±11.7)kg增加至(66.1±10.9)kg;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体重由(66.0±11.6)kg增加至(67.8±10.8)kg(P=0.01)。NPH用量平均(9±3.6)U.d-1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17±3.3)U.d-1(P=0.0001)。NPH联合口服药组HbA1C达标率(87.5%)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73.4%),P=0.045。NPH联合口服药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组(P=0.042)。结论:与预混胰岛素组相比,NPH联合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更好,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的影响小,低血糖风险低。
冯美俊于珮周赛君李春君吕琳陈睿于德民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肾脏疾病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原因。本文结合第57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科学年会相关热点,对DKD流行病学现状、目前DKD防治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予以概述,对DKD风险预测模型的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DKD临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丁大法丁大法于珮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
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研究
<正>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6年7月—2007年5月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8.5±12)岁。糖尿病按1999年WHO标准诊断,排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感染、酮症、应激状...
周赛君于德民常宝成于珮王群虎郑妙艳王颖王新莉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