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晓斐

作品数:32 被引量:5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切除
  • 9篇护理
  • 8篇肝癌
  • 8篇肝切除
  • 7篇疼痛
  • 7篇外科
  • 7篇康复
  • 6篇术后
  • 6篇速康
  • 6篇切除术
  • 5篇加速康复
  • 5篇肝切除术
  • 4篇手术
  • 4篇康复外科
  • 4篇护士
  • 4篇肝癌患者
  • 4篇癌患者
  • 4篇病房
  • 3篇镇痛
  • 3篇人力资源

机构

  • 26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卫生厅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31篇乔晓斐
  • 15篇荚卫东
  • 11篇宋瑰琦
  • 6篇许戈良
  • 5篇周红
  • 4篇李建生
  • 4篇秦玉霞
  • 3篇王伟娜
  • 3篇张玲
  • 3篇袁秀娟
  • 3篇马金良
  • 2篇余继海
  • 2篇汪梅朵
  • 2篇刘文斌
  • 2篇陈璐
  • 2篇黄璐
  • 2篇葛勇胜
  • 2篇胡传来
  • 2篇江启成
  • 2篇黄家丽

传媒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2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上海护理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保温措施在肝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正>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肝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和苏醒...
荚卫东许戈良乔晓斐
文献传递
肝切除术后疼痛分析
<正>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5例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55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
荚卫东许戈良乔晓斐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拔管相关性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5年1月1日—2007年4月31日我们对安徽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带管患者1 752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752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26例,发生率1.48%;其中经口插管占84.63%;脱管后重新置管18例,占69.23%。结论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对患者紧张烦躁期间的镇静存在认识的误区,约束肢体不应该作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保证措施;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可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宋瑰琦秦玉荣方进乔晓斐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
手术治疗对肝血管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较为困难,利用复发率、生存率、死亡率进行评价肝血管瘤的治疗不够确切,随着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理念提出,通过对...
马金良李建生程炯炯黄晶乔晓斐王伟荚卫东葛勇胜余继海许戈良
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非护理工作时间测量与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测算非护理工作时间,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对全院37个临床科室进行非护理工作时间测算,选取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及占用人力,比较非护理工作时间在内、外科的差异。结果我院每周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共计92 524.67 m in,占总护理时数的6.95%,内、外科非护理工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医院应正视目前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专业工作的现状,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支持系统,根据各级岗位职责对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从而真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宋瑰琦乔晓斐程圣莉江启成胡传来
关键词:人力资源
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在肝切除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在肝切除患者术后加速康复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2014年12月-2015年8月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治疗的患者共5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早期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传统早期活动组),每组均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病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道通气时间。符合正态分析的计量资料以(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7.00±2.27)d,少于对照组(9.36±4.58)d(t=3.090,P=0.003);住院费用实验组(28184.57±8675.65)元,低于对照组(32867.26±10694.11)元(t=2.281,P=0.02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一般并发症发病率低和总体并发症发病率更低;肠道恢复时间实验组(36.56h)早于对照组(45.24h)(均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在肝切除患者术后加速康复锻炼应用中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降低一般并发症发病率,加快肠道功能恢复。
乔晓斐荚卫东万君新韩梅汤倩倩刘凤平周红
关键词:加速康复肝切除术
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引量:44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①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中有6名已离开急救护理岗位,离岗率为5.71%。②22名(34.78%)专科护士担任护士长职务,其中有20名是培训后升为护士长职务的,角色改变率为21.74%。③专科护士在教学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但在急救技能、抢救流程、转运模式、各种规范的修订与完善、院外急救知识培训等高级临床实践方面作用发挥得不明显。④护士缺编、护士未分层次使用、职责不明确是影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⑤经培训后,专科护士查阅文献和科研能力提高。⑥100%专科护士认为需要得到管理层支持和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以促进其核心能力持续养成。结论:发挥专科护士高级临床护理实践作用,科学地使用专科护士,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进行资格再认证,真正使专科护士学有所用,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乔晓斐宋瑰琦秦玉霞袁秀娟
关键词:专科护士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中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20人,进行配对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在教学法基础上联合案例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效果的调查,包括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综合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应用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且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宋瑰琦秦玉霞乔晓斐高萍白璐徐士华黄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本科生
贴合住院患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探讨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更贴合住院患者实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为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内科、外科住院患者共502例,医生按常规开分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应用Barthel指数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和护理分级,并采用生活护理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结果 502例患者中,医嘱护理分级与ADL护理分级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rs=0.209,P<0.01);生活护理需求排序在2种分类方法中差别不大,但ADL护理分级方法比医嘱护理分级法与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一致性程度更高。结论与医嘱护理分级相比,ADL护理级别分类法更能体现住院患者生活护理需求的个性化。
胡成文薛宁宁邓小山乔晓斐宋瑰琦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护理
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绩效的评价被引量:43
2010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绩效。方法根据培训绩效四级评估理论,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08年度安徽省急诊急救培训班34名护士培训前做了培训需求调查,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培训结束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专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实践教师评价。培训18个月后向其所在单位管理者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34名护士培训后自评急诊急救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及急诊急救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士的临床实践评价与其考核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培训18个月后其所在单位管理者反馈:参加过培训的护士临床专科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较前提高。结论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适应急诊急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可有效提高急诊急救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
宋瑰琦秦玉霞袁秀娟乔晓斐牛娟张小红汪梅朵
关键词:急救在职培训教育考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