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友
- 作品数:111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更多>>
- 论自我
- 2014年
-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一个过程,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自我是一个共相,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名词,同时又为人类社会所规定;自我存在的目的是自我的实现,但不能在自我中实现。自我的本质是精神,每个自我都是一个在与他人不同的环境中展开的精神活动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需设定一崇高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够失败而不气馁,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毅力。自我应当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自我创造的道路上自我是孤独的,除了自我本身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力量;因此对他人不应抱有幻想,他需要的是个人奋斗。所以这个自我又是一个具体的共相,他应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一个自我决断、自我依赖、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 严春友
- 关键词:自我自我实现
- 精神全息重演律被引量:1
- 1986年
-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能进行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这是由于精神全息重演律的存在。一切个体都包含着相同的精神层次,即精神的结构信息是相同的;精神的任一部分包含着精神整体的全部信息,因而可以产生全息共振,相互认识;任一个体精神都简略地重演整体精神的信息波段。
- 严春友王存臻
- 关键词:重演律全息律结构信息
- 他者对可能性的开启
- 2017年
- 他者介入自我的方式是偶然,他者开启了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他者对于自我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他者对于自我起着既解构又建构的作用。自我犹如一个熔炉,将各种外来之物冶炼成自我之构成部分,因而他者的开启作用并未使自我由此变为他者。他者作为异在,对于那个具有强大引力的自我中心起着牵引作用,从而免得发生引力坍缩,使自我变成一个黑洞。他者存在的原因在于视域的有限性和存在的整体性。他者为自我提供了异质的生命营养,是生命活力的来源。他者并非只存在于外部,自我自身也有他者存在。他者是自我召唤而来,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他者。他者是主体性的非主体性存在,是非主体性的主体性存在。
- 严春友
- 关键词:他者自我
- 教师不应是领袖
- 2015年
-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是何等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每个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否则,若是定位不准,就难以成为好的教师.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斯·韦伯回答说:"教师不应是领袖."因为教师与领袖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领袖需要有领导能力、个人魅力、演讲才能、号召力等,从而具有权威,而教师却未必,也不必。
- 严春友
- 关键词:知识结构教育过程咨询者宽容精神布道者
- 怎样理解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 2008年
- “这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在其《谈谈方法》一书中提出来的,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命题。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媒体常常套用这个命题,生出了一些新的说法,比如“我说故我在”、“我唱故我在”、“我吃故我在”之类。这些用法与笛卡尔的原意驴头不对马嘴。这个命题的本意是要确立独立思考的原则,即“我思”的原则,通过独立思考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基础或出发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而这个原则同时也就是理性原则。而某些媒体套用的那些说法所表达的意思似乎正好与之相悖。
- 严春友张春霞
- 关键词:笛卡儿哲学家哲学史笛卡尔
- 进入智慧宫殿的阶梯
- 2010年
- 在国内翻译出版的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中,《智慧之门——宗教与哲学的过去和现在》(英国琳达·史密斯、威廉·瑞珀尔著,张念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本能够将读者引入哲学大道的书。
- 严春友
-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宫殿翻译出版宗教
- 主体性的诞生——以“成名作”与成熟期作品的区别为例
- 2012年
- 在哲学、艺术、科学等思想创造的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如下现象:成名作与成熟期作品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犹如少年与成年的区别,前者大多散发着勃勃生机,有着青春的美感,后者则老成持重。前者实际上是主体性诞生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之时便是一个全新自我的出现;后者则是主体性形成以后的固守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创造力一般会递减。自我的产生实质上是思维核心结构或内核的形成,这个内核一旦形成就会具有顽强的自我肯定性,以至于几乎不再变化。因此造成了如下的状况:一般说来,成名作就是代表作,创作者后期的作品通常不会超越其成名作。
- 严春友
- 关键词: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成名作主体性
-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 2012年
-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日:“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
- 严春友
-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孩子父母
- 语言与存在——罗蒂的语言观之批判
- 2017年
- 在存在的意义上,"语言"是不存在的,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是"意思",而非"语言"(语音和字符)。只有作为对象的时候"语言"才会出现,这样的"语言"只存在于语言研究和学习外语等境况中。语言虽必定存在于语境之中,但它又具有普遍性和独立性,可以超越语境而存在,由此我们才可以读懂前人的著述和听懂其他人的话语。语言的意义和功用是复杂的,不可以单一判断予以定性。在承认语言的游戏性质的同时,也应当承认其再现功能;一方面要承认语言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承认语言单位(字词、音素)的实体性。这样才真正贯穿了解释学的整体性循环:局部意义需要从整体去寻找,而整体的意义就存在于局部之中,局部与整体相互构成和生成。以罗蒂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在批判传统的实体语言观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定了语言的实体性,将局部的意义归结于整体,忽视了局部的独立性,实际上是一种倒过来的还原论。
- 严春友
- 关键词:语言整体性罗蒂
- 多极同一论
- 1998年
- “极”这个词有极端、顶点、限度的意思。但在哲学里的含义略有不同:在这里我们把“极”理解为在一个整体或系统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运动着的要素和力量,这个“极”既表示这些要素和力量,又表示这些要素和力量的运动方向,因此这个“极”所表示的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状态,
- 严春友
- 关键词:敌我矛盾毛泽东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