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宁
- 作品数:46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南京市2005-2015年学校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南京市2005-2015年学校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掌握学校肺结核发病特点,为政府制定科学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ing average percent change,EAPC)等方法对南京市2005-2015年的学校肺结核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全市共登记报告2 833例学校肺结核患者,其中学生病例2 511人,教师病例322人。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其EAPC值=-10.87%(P<0.001)。各年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始终低于教师发病率。学生肺结核患者确诊平均年龄为(20.41±3.97)岁,教师肺结核患者确诊年龄平均为(41.70±12.19)岁。2月份学校肺结核发病人数最少,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总的来说春季学校肺结核发病人数较多。结论近年来南京市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学校结核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全市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 丁松宁李晨孙照平杨晨谢国祥
- 关键词: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 南京市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水痘认知和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水痘知识认知情况和疫苗接种意愿,为制定健康促进和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对2 963名新入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一年级学生家长水痘知识知晓率为49.63%(95%CI:47.10%~52.26%),8个问题的知晓率在34.52%~97.63%,对水痘的典型临床特征(34.52%)和感染后能持久免疫(42.69%)知晓率最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者(OR=2.09,95%CI:1.87~2.33)、受访者为母亲(OR=1.45,95%CI:1.21~1.73)、年人均收入高者(OR=1.19,95%CI:1.09~1.29)知晓率更高;水痘疫苗接种意愿为94.17%(95%CI:90.67%~97.78%)。结论南京一年级学生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愿较高,有利于开展水痘疫苗扩大免疫工作;但水痘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水痘防治知识宣传。
- 马涛张敏杨步喜谢国祥孙红敏汪君君陈春静林丹李晨丁松宁刘艳
- 关键词:水痘疫苗学生家长
- 南京市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随机抽取1014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居民的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6.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地区、户籍、收入水平是居民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农村地区居民知晓率高于城镇地区(OR=1.65,95%CI:1.12-2.44,P<0.05),外市户籍人群知晓率低于本市户籍人群(OR=0.56,95%CI:0.34-0.91,P<0.05)。城镇人群的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34.84%)低于农村人群(44.62%)(P<0.05)。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中,居民对"核心信息2"知晓率最高(89.94%),对"核心信息4"的知晓率最低(60.65%)。结论南京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仍须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加强结核病防治政策相关核心信息的宣传。要明确重点人群,紧扣受众需求,探索新的知识传播形式。
- 丁松宁李晨杨晨苗瑞芬王荣刘夏许可湛然郝轶
-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问卷调查影响因素
- 南京市某高校1起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某高校结核病疫情开展调查处理,为控制疫情传播提供有效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病例密切接触者及校医,查看校医院门诊登记本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发病分布,查找传染源。实验方法采用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果 2011年1月2日—2011年6月1日,该校共发现6例肺结核病例(1例涂阳,5例涂阴)。网络工程A班1名学生发病,网络工程B班5名学生发病,班级肺结核罹患率分别为2.50%和13.16%。患者均为男性学生。结论本起学校结核病疫情传染源很可能为首发病例。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结核病的防病知识,增强师生自我防护意识,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丁松宁孙照平李晨聂建强刘荣刘夏臧陶影
- 关键词:年轻人流行病学
- 南京市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南京市2020年1月—2022年7月报告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取感染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南京市共报告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360例,63.89%(230/360)为无症状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2.40∶1,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主。58.06%(209/360)的COVID-19病例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和尼日利亚。入境—首次核酸采样阳性的时间间隔中位数(median,M)(P_(25),P_(75))为2(0,6)d,33.06%(119/360)的COVID-19病例在入境当日采样即核酸阳性。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看,48.61%(175/360)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同年龄组的接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3,P=0.044)。是否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Ct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F1ab基因(硕世试剂:Z=-0.223,P=0.824;达安试剂:Z=-0.150,P=0.880);N基因(硕世试剂:Z=-1.024,P=0.306;达安试剂:Z=-0.580,P=0.562)]。结论南京市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以无症状为主,中青年男性居多。作为报告南京市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禄口机场,外防输入仍是其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 赵跃媛马涛周沁易严子康王恒学丁松宁
- 关键词:输入病例
- 江苏省南京市一起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效果评估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调查南京市一起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和评估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的免疫效果。方法确定病例定义并完成病例搜索,收集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记录、流行病学史、水痘免疫史等资料,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和罹患率差异。收集罹患率较高班级全部幼儿的水痘免疫史和水痘患病史,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的幼儿间罹患率差异,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以及不同接种时间间隔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共收集61例水痘病例,幼儿罹患率10.87%(59/543)显著高于教职工2.94%(2/68)(χ^(2)=4.22,P=0.040)。首发病例为一名教职工,发病后仍在岗工作,未被学校常规健康监测发现,也未进行主动报告;其请病假后,校方未采取干预措施。疫情持续2个月,累计发生5代病例,代间距中位数15 d。不同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8,P<0.001)。突破性病例8例(13.11%)均仅接种1剂VarV,接种VarV至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4.11年。结果显示,疫苗保护效果为65%(95%置信区间:24%~84%);1剂次疫苗接种年限>3年其保护效果下降。结论本次报道为一起首发病例为教职工的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未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教室布局拥挤、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及1剂次疫苗接种年限长是疫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 汪君君陈云花邢光红马涛丁松宁何敏刘慧慧顾润晖赵宏婷彭质斌
- 关键词:水痘疾病暴发疫苗效果
- 南京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存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存现状,为麻风治愈存活者预防畸残及康复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麻风村内外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开展现况研究。结果南京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352例,其中麻风村内治愈存活者47例,麻风村外治愈存活者305例。男女性别比为2.55∶1。南京市治愈存活者总体趋势偏老龄化,平均年龄(71.05±6.34)岁。治愈存活者文化程度普通偏低,农民占67.05%,单身比例38.35%,2级畸残率45.74%。麻风村内治愈存活者和麻风村外治愈存活者在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人均年收入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P<0.001;χ^2=23.79,P<0.001;χ^2=84.09,P<0.001;χ^2=36.77,P<0.001)。182例拥有新农合,114例拥有城镇居民医保。麻风病确诊时限越久,判愈时间越长,治愈存活者的畸残级别越严重(χ^2=30.24,P<0.001;χ^2=35.73,P<0.001),劳动能力越弱(χ^2=35.27,P<0.001;χ^2=11.77,P<0.001)。结论南京市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生存质量有待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有关团体应从诊断能力、医疗保险、畸残康复、人文关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
- 许可丁松宁李晨王荣苗瑞芳
- 关键词:麻风病
- 南京市2011—2019年≥65岁老年肺结核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南京市≥65岁老年人肺结核病例特征,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1—2019年登记的现住址为南京市的≥65岁老年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9年南京市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76.61/10万,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30.05%,但老年病例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老年肺结核男女比例3.12∶1,病例数以65~69岁年龄组最多,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以80~84岁组(164.88/10万)最高,女性以85岁及以上组(40.88/10万)最高。农民(40.36%)和离退休人员(39.85%)位居老年患者职业前2位,老年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地区分布上,高淳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154.87/10万),中心城区报告发病率较低。病原学阳性率、就诊延迟率呈上升趋势(均P<0.01)。结论南京市老年结核病防控应关注老年男性及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村地区,加强主动筛查、治疗管理和医疗保障,加大健康宣教,减少就诊延迟。
- 王荣杨晨苗瑞芬许可丁松宁李晨
-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人
- 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影响因素,为降低MDR-TB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6649例MDR-TB可疑者进行筛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系统查询患者一般信息,通过电子病历和电话调查跟踪患者治疗管理情况。描述279例MDR-TB和6370例非MDR-TB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1∶1匹配筛选出279例非MDR-TB。采用配对资料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DR-TB的影响因素。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史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史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OR=2.39,95%CI:1.46~3.93,P<0.001;OR=3.90,95%CI:2.45~6.21,P<0.001),初治患者、规律服药是MDR-TB发生的保护因素(OR=1.55,95%CI:1.02~2.34,P=0.038;OR=2.63,95%CI:1.69~4.07,P<0.001)。结论MDR-TB对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极大,临床医疗机构和CDC要加强协作,提高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管理率,从而控制MDR-TB的传播。
- 许可丁松宁杨晨王荣苗瑞芬张大卫张洪英李晨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结核病影响因素
- COVID-19疫情分析报告框架和指标及Rstudio软件应用研究
- 2023年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防控先后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和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等3个阶段[1]。防控策略和措施要结合疫情形势和规模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专业的疫情分析和研判是行政决策的技术支撑[2-4]。
- 马涛王恒学徐园园汪君君赵跃媛张大卫伍蓉孙思萌丁松宁范华锋丁洁
- 关键词:疫情防控疫情分析疫情形势行政决策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