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文胜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人民
  • 5篇人民利益
  • 5篇民利
  • 3篇执政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人民利益观
  • 3篇利益观
  • 3篇共产党
  • 3篇国共
  • 2篇邓小平
  • 1篇党的建设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演进
  • 1篇以人为本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安全
  • 1篇意识形态工作
  • 1篇哲学教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素质

机构

  • 1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丁文胜
  • 1篇邱瑞根
  • 1篇文正再
  • 1篇华启和
  • 1篇黎雪源

传媒

  • 8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求实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人民利益维度考证社会和谐的实现
2007年
追求社会和谐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而考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因素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源于人民利益的是否满足以及满足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二是源于政府对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和利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和信任。因此,人民利益的切实满足和有效整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文正再丁文胜晏计生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人民利益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巩固意识形态安全被引量:1
2007年
在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丁文胜邱瑞根黎雪源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安全
论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是邓小平理论本身的价值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基本思路,简言之,是贯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线和价值轴心。
丁文胜朱焕龙
关键词:邓小平人民利益观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基本特色论析被引量:1
2004年
强调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务必坚持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充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了“五个统一”的赋有鲜明特色的人民利益观 ,即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统一 ,先富与共富的统一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
丁文胜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人民利益观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力
为民谋利思想的光辉文献——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2003年
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党必须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做到为民谋利,不但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江泽民所做的十六大报告,从主题到具体内容广泛渗透着的为民谋利思想,是一篇为民谋利思想的光辉文献。
丁文胜
关键词:十六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文化建设
刍议三个层面的哲学教学
2000年
丁文胜
关键词:哲学教学思想政治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
2009年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人民利益观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主体范围逐步扩大、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实现途径更加科学、协调方式日益合理。
丁文胜华启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演进
简述我国在抗震救灾中的光辉形象
2009年
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良好国家形象表现在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执政形象、中国政府逐步提高的工作绩效和中国人民精诚团结的民族精神等方面。
丁文胜
关键词:抗震救灾执政形象工作绩效民族精神社会形象
高校教师理应成为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的首善者被引量:1
2003年
从工作特点分析,高校教师成为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的首善者,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基本途径是:实行自育和他育相结合,提高高校师德认识水平;实行自励和他励相结合,培养高校师德情感;实行自省和监督相结合,磨练高校师德意志;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规范高校师德行为。
丁文胜
关键词:高校教师公民自律他律
切实关注人民利益的三维依据
2007年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需要人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要求,尤其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更需对人民利益予以极大关注。我们从历史必然性、正当合理性和执政合法性三个维度进行考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人民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诉求,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必由之路。
丁文胜
关键词:人民利益历史必然性执政合法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