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义乌市科研计划项目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义乌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型受体(AT2R)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将原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低浓度组(0.1μmol/L)、中浓度组(1μmol/L)、高浓度组(10μmol/L),24小时培养后检测趋化因子(MCP)、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观察细胞表面黏附分子(ICAM)的表达。分别在低、中、高浓度组中加入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的替米沙坦,培养24小时,再次检测MCP、VEGF和ICAM的表达。结果随着AngⅡ培养基浓度的升高,MCP、ICAM、VEG F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加入替米沙坦浓度后这3项水平逐渐下降;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加替米沙坦前空白对照组与低浓度组比较,这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入替米沙坦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与MCP、ICAM、VEGF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5、0.438、0.458,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可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
- 龚鸿霞陈雯艾边昶龚俊平楼志兰
-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接诊的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冠脉)注射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脂水平、炎症因子、凋亡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my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TnT(mg/L):1.5±0.5比3.2±1.0,CK(U/L):158.6±17.2比224.1±20.3,CK-MB(U/L):30.5±11.4比44.3±9.7,TC(mmol/L):5.0±0.8比5.6±0.5,LDL-C(mmol/L):2.0±1.0比2.7±1.3,IL-6(mg/L):86.5±15.2比131.4±16.3,hs-CRP(mg/L):4.7±3.3比7.3±3.6,C-myc:(18.2±8.1)%比(23.4±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Bcl-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8.4±12.2)%比(69.3±9.7)%,P<0.05〕。两组均有6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6/46)比13.0%(6/46),P>0.05〕。结论替罗非班冠脉注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抗心肌细胞凋亡。
- 龚鸿霞曹晓亮龚俊平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肌细胞凋亡
- 一种心内科临床抢救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抢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该心内科临床抢救装置,通过底板、气囊、顶板、下固定块和回弹装置等结构的设置,...
- 龚俊平
- C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持续质量改进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讨论C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进行教学质量改进的具体方法,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随机抽取40名内科专业本科学生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应用CBL教学模式,评价并发现其临床能力中存在的不足,并对CBL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良,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内20名学生接受常规教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0名内科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测试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的成绩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可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临床知识及技能水平,因而具有较高的教学推广价值。
- 龚鸿霞骆高江龚俊平陈欣姜昌浩
- 关键词:CBL教学模式临床教学
- 急性砷中毒患者尿砷水平与心率失常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砷中毒主要是由砷的化合物引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三氧化二砷,其毒性也较大,当人口服0.01~0.05 g便可发生急性中毒,致死量为0.06~0.60 g。中毒患者不但会有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外还会引起肝脏、胃肠道、心脏等多脏器的损害,尤其损害心脏是非常危险的,有的会引发心率失常,甚至是恶性心率失常,因此如何评估砷中毒心率失常的发生,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控制对救治砷中毒患者意义重大。
- 龚俊平
- 关键词:心率失常急性砷中毒致死量尿砷工业废水污染
-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抽液仪器,所述抽液仪器的内部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抽液仪器外表面的一侧插接有积液盒,所述传输管的顶部插接...
- 龚俊平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支架新生内膜组织量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175例入住心内科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且均于术后6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剂血管超声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抗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进行测定,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内膜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175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5例患者抗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阳性率48.6%;抗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术前、后最小腔内直径及术后腔径增大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阳性患者术后6个月最小腔内直径明显低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术后6个月腔径减小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阳性患者再狭窄21例占24.7%,阴性患者再狭窄10例占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支架新生内膜增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可能增加内膜增生发生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该类患者需要积极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可能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 龚鸿霞陈雯艾龚俊平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冠状动脉新生内膜增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ARB类药降压,观察4周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NOS)、NO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降压基础上联合ARB类药物,可提高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的舒张作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龚鸿霞陈雯艾边昶龚俊平楼志兰
-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原发性高血压
- 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肝癌术后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肝癌术后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肝癌手术患者,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秩检验方法比较无瘤生存率(DFS),建立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可作为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列线图C-指数为0.645。结论: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于肝癌无瘤生存率具有预测作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提供指导。
- 虞旭东童秀萍龚俊平洪小飞雷鑫明
- 关键词:列线图肝癌
- N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46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冠心病组95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分为0-20分,20-40分和〉40分3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CMIA)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采用免疫透析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SAP组和UAP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NT-pro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0),与hsCRP呈正相关(r=0.194,P=0.019),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42,P=0.018),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r=0.010,P=0.922)。结论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相关,同时也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可以用于反映心肌受损程度,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分析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王晓艳应光荣骆金伟龚鸿霞龚俊平骆高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